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公路自行车是一种长距离的周期性耐力项目。耐力素质特别是有氧耐力对于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尤其重要。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含铁蛋白质,在体内参与氧气的运输和体液酸碱平衡的调节。血红蛋白的水平会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携氧能力,而携氧能力对公路自行车运动员来说非常重要,因此,血红蛋白水平的状况是公路自行车运动员的重要检测指标。一般在青少年运动员由业余训练转入专业训练的量以及强度变化的时期,或者训练  相似文献   

2.
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良 《山西体育科技》2007,27(2):40-42,5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收集了有关专家对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力量训练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多年的训练经验,从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的角度对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下肢的踏蹬动作、肌肉类型和训练方法进行了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分析探讨,旨在通过提高力量训练的科学有效训练,提高公路自行车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3.
选取18名辽宁省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FMS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设计功能性动作纠正训练方法,最后分析8周纠正训练后运动员FMS测试结果变化情况,旨在为公路自行车运动员预防运动损伤和改善运动表现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在纠正训练前FMS总分低于14分,存在损伤高风险;其中深蹲、肩部灵活性和躯干旋转稳定性三项测试得分偏低,躯干稳定俯卧撑得分最高。主要存在问题为踝关节背屈灵活性不足,下肢后侧肌肉紧张伸展性差,肩部灵活性差,多个维度上整体核心区域的稳定性控制能力和身体协调性一般。针对公路自行车运动员FMS测试结果制定功能性纠正训练方案,纠正训练干预后,公路自行车运动员FMS总分有显著提高,且得分高于14分,损伤风险降低;有效提高了运动员的灵活性、稳定性和神经肌肉控制能力,改善了运动员的动作质量,降低了运动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我国优秀男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无氧能力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解我国优秀男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无氧能力的特征,本研究采用Wingate无氧试验法对10名现役国家男子公路自行车队队员进行了无氧能力测试。研究发现我国优秀男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无氧能力偏低,提示应重视无氧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2005年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追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5年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大赛的概况、特点、比赛结果进行追述,了解世界优秀自行车运动员的出色表现,找出中国运动员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青少年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应掌握的各种弯道技术,以及在比赛中的运用时机。提出了弯道前的制动技术和弯道中的压车技术,以及驶出弯道时所采用的技、战术等问题,并加以分析、研究和探讨,指出了青年少年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弯道技术基础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行车运动     
G872.314.7.HL006 9905440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应用糖原填充法的现场观察[HL.中,A]/周琴璐,吴向军,高伟∥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997年11月18-20日.-92(BJ)自行车运动∥优秀运动员∥碳水化合物∥糖原∥补充∥血糖∥公路对北京市优秀运动队的营养调查表明,许多项目运动员存在碳水化合物摄入过低的问题,为此,对长距离自行车运动员进行了糖原填充实验。受试者为健将级自行车运动员20—27岁男子5名、20—31岁女子6名。对比观察不使用糖原填充法两个时期中运动员的有关指标的反应。有关实施糖原填充法的指标:摄入三种热源  相似文献   

8.
<正> 随着在中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学校体育教材趋于多样化,并与终身体育接轨。许多学校都开始组建自行车队或开设自行车训练课,本文就开展学校公路自行车训练的问题,谈一些意见,仅供参考。 一、自行车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 自行车运动与其它体育运动项目一样,必须要求运动员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自行车运动     
G872.32 9800661公路自行车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刊,中,A]/周强∥体育科技信息.-1997.-17(1).-46-49表3(DW)公路自行车∥力量训练∥训练计划∥训练法G884.014.2 9800662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The physiologyassessment of physical function in elite men  相似文献   

10.
优秀男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男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对12名我国男子优秀公路自行车运动员进行专项体能测试.采用递增负荷进行VO2max和通气无氧阈测试,运用wingate方案进行无氧能力测试,采用等速力量测试仪对运动员膝关节力量进行测试.研究结果:我国优秀公路自行车运动员VO2 max为4.97±0.60 L·min-1,通气无氧阈为3.92 L·min-1,相当于VO2 max的78.88%;平均无氧功率为820.17±113.22 W,无氧功峰值功率为1 209.75±280.8 W.膝关节肌群力量与无氧能力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r=0.577~0.844,P<0.05或P<0.01),膝关节向心60°/s伸肌峰值力矩与VOzmax呈高度显著相关(r=0.633,P<0.05).  相似文献   

11.
以 2 0 0 3年第 2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比赛成绩资料为样本 ,运用相关分析、离差比较、聚类分析等研究方法 ,研究了自行车公路竞赛技术 ,探讨了公路竞赛技术和组队比赛的策略问题。结果表明 ,环湖赛的比赛成绩与赛道难度有关 ;运动队的团体成绩不是仅靠个别优秀运动员 ,而取决于队内运动员成绩的差异。中国队要在环湖赛中取得良好成绩 ,建议最好采用每人每赛段争先 1km的比赛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最大吸氧量是评定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重要指标。周期性耐力项目的运动成绩和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该指标不仅可用于评定训练水平,还可作为选拔运动员的重要指标。为了解我国自行车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我们对不同等级、不同项目的自行车运动员进行了最大吸氧量的测定。对象与方法测定对象:参加第三届全运会的男子公路  相似文献   

13.
公路自行车项目运动强度大,坡陡弯道多,速度快,路面复杂,是较容易发生外伤的运动项目。为保证第三届全运会自行车比赛的顺利进行,我们对参加比赛的工7个省市代表队184名运动员进行了体格检查,并对比赛中发生的外伤进行了急救和观察。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公路自行车运动,现将收集的资料予以总结,供运动员、教练、有关人员和运动医学工作者参考。资料分析 (一)一般资料: 自75年8月26日至9月6日共检查运动员184人,计男运动员93人,女运动员91人。其中,除一部分人从事本项运动才1~2月,一部分人记载不详外,有外伤史的共114人,其中男运动员56人,女运动员58人。  相似文献   

14.
对11名15岁的男子青少年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和10名同性别同年龄段的普通青少年进行膳食调查和氮平衡测定,初步分析男子青少年公路自行车运动员的营养状况和蛋白质摄入量。结果发现,运动员组和对照组均存在能量摄入不足;脂肪摄入比例正常,但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失调,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偏低;钙、镁、铁、锌、铜、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E和总纤维素摄入不足。运动员组蛋白质摄入量在每日每公斤体重1.6g以上时可以保持正氮平衡。  相似文献   

15.
当今的国际体坛,自行车运动无疑是一项拥有悠久历史和深远社会影响的竞技运动。在欧美人的心目中,自行车运动与足球、网球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职业运动。从1995年开始,随着一年一度的健牌“环中国”自行车大赛的成功举行,自行车公路比赛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所喜爱。每年大批世界优秀职业自行车运动员云集华夏,在古老的“自行车王国”里,掀起一股自行车热潮。  相似文献   

16.
<正> 世界自行车运动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近几年更是突飞猛进,纪录不断被刷新,成绩日新月异。仅在一九八○年奥运会,赛车场自行车比赛就有10个队45人先后打破世界纪录;一九八一年在布拉格举行的世界自行车锦标赛中,东德队在男子100公里团体赛中以1小时59分16秒的好成绩夺得金牌,从以上成绩来看,赛车场自行车比赛平均时速已达到50至57公里;公路自行车比赛平均时速也已超过50公里,相比之下,我国自行车运动水平差距很大,不论是赛车场或公路自行车比赛,我国运动员比世界先进水平的平均时速约低6至7公里。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自行车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行车运动越来越重视。无论场地项目还是山地项目,都是以公路训练为基础。然而在公路训练中技术训练是主要因素,骑行姿势的好坏直接影响训练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掌握正确的骑行姿势更为重要。那么如何掌握正确的骑行姿势技术呢?下面我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应用生化指标监控自行车运动员赛前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赛前两周内对5名公路自行车女运动员在不同训练负荷下的不同血清尿素氮与血红蛋白变化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训练负荷降低的情况下,血清尿素氮水平显著性降低,而血红蛋白水平并未显著性提高.对于公路自行车的项目特点,在赛前训练中,血清尿素氮比血红蛋白在监测运动疲劳时更为有效,同时还要注意两者变化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自行车运动     
G872.314.5 9902896对我国自行车运动员运动损伤及其规律的研究=Study on China cyclists' sport injuriesand it's regulation[刊,中,I]/杨少锋,姚鸿恩∥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11(1).-78-83表8参25(XG)自行车运动∥损伤∥调查∥预防调查研究了我国近20个省(市)自行车运动队共365名场地和公路自行车运动员,自七运会后至1997年7月期间的运动损伤情况,对运动损伤的患病率、损伤种类和受伤部位的构成比特点、急性运动损伤的致伤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适合我国自行车运动实践的预防和减少损伤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上海市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在10运会前一年的比赛、训练情况进行连续追踪,应用SRM训练系统对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情况进行分析,对SRM训练系统在自行车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1)使用SRM训练系统可以监测自行车运动员比赛或训练中的实时情况,通过功率、速度以及频率等指标,可以反映自行车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变化情况。(2)自行车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取决于专项力量的大小,而不是绝对力量的高低。(3)自行车运动员的专项力量是在自行车运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高频率的踏蹬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