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先后顺序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当氧化剂得电子的能力愈强.还原剂失电子的能力也愈强时,则“两强”之间更易发生电子转移.该氧化还原反应优先进行。一般来说.几种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作用时,还原性强的还原剂优先被氧化;反之,几种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作用时.氧化性强的氧化剂优先被还原。  相似文献   

2.
氧化还原反应贯穿于中学化学教学始终,是众多化学知识的灵魂所在,也是历年各地高考试题中的热点问题.考试大纲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提出明确的要求: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掌握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笔者认为新课改下应从4个方面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相似文献   

3.
正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不仅是电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之一,现就如何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小结如下:一、原电池工作原理原电池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区别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电子转移不是通过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有效碰撞完成的,而是还原剂在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通过外电路输送到正极上,氧化剂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从  相似文献   

4.
氧化还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2005年理科综合考试大纲化学部分明确规定“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掌握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2005年高考化学卷和理综卷,对氧化还原的知识进行了重点考查,本简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马荣棣 《承德师专学报》2003,23(2):110-110,118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参加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的微粒间发生了电子转移或电子对偏移,因而出现了氧化数的变化,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利用氧化数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方法简便,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6.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重要的知识点,它与元素化合物、离子反应、有机化学、电化学等都有较强的联系,也是每年高考必考的重点内容.在复习时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一、守恒思想要牢记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还原剂失电子,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即电子得失守恒.利用电子得失守恒可以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计算.二、转移方法灵活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电子转移有两种  相似文献   

7.
<正>一、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判别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还原剂在反应中被还原B.失去电子越多的还原剂,还原性越强C.氧化还原反应中,某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此元素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D.氧化汞加强热的分解反应中,氧化汞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还原性强弱与失电子能力有关,而与失电子多  相似文献   

8.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由于教材分散叙述并较简略,致使学生在解题时出现各种情况。本文拟就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看法。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共轭关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从还原剂获得电子而被还原,还原剂则将电子转移给氧化剂而被氧  相似文献   

9.
孙琮和 《中国教师》2010,(Z1):362-362
<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特征为化合价的变化。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时,必然有电子的转移,且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即电子守恒。根据这一原理,既可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又可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快速计算。在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计算中,分析问题的着眼点,解决问题的落脚点,都是——电子守恒。因此,灵活应用电子守恒,能达到速解,巧解,事半功倍之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许多氧化还原反应中,经常同时存在着两种还原剂(或氧化剂)和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发生反应时,还原性较强的还原剂先与氧化剂发生反应,氧化剂过剩时再继续与还原性较弱的还原剂发生反应,这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顺序问题频频出现在各类考试当中,并逐步成为考试命题的热点,现在笔者对此类问题进行总结,选析一些试题供大家参考。考查内容:多种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氧化性强的物质先发生反应,氧化性弱的物质后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12.
《考试大纲》要求: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掌握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正确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一直都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高考的重点,难点,它贯穿于中学化学始终。只有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应用自如。下面对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举例说明如下。一、升高与降低共存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升必有降。该规律主要判断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以及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成分等。1.判断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例1下列加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Fe2+→…  相似文献   

13.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本质特征,通过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对立统一性寻找判定产物规律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4.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本质特征,通过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对立统一性寻找判定产物规律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案情在《氧化还原反应》一节的教学中,笔者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即通过复习初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为例,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然后让学生发现这些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指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并指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再通过元素化合价变化,导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继而从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在讲解  相似文献   

16.
<正>在化学的学习当中,氧化还原反应一直都是重点知识,同时也是难点知识.在高一的化学教材中,提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而后又相继列举了一些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方法.本文就对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的重要意义氧化还原反应贯穿于高中教材的始末,它是学生更好地掌握其他化学知识的基础.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判断电子如何发生转移,能够找出反应物中的还原剂以及氧化剂,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判断某些反应是否能正常进行.下面,就让我们探讨一下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孙运利 《新高考》2006,(9):25-30
一、叙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结构1.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氧化剂l司时存在同时产生·还原剂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与应用(l)守恒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电子得、失总数相等。应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2)强弱律: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反应生成弱氧化剂与弱还原剂。同一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应用: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亦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3)价…  相似文献   

18.
一、稳定的是“氧化还原”基础2 0 0 4年教育部颁布的考试说明指出“理解氧化和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 .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 .”据此 ,2 0 0 4年的高考题中主要考查了与氧化还原的基础相关的知识 ,这与历年的考试题都是相同的 ,反映了其一定的稳定性 .主要考点如下 :1.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判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例 1】  (北京理综卷第 12题 )从矿物学资料查得 ,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 :14CuSO4 5FeS2 12H2 O =7Cu2 S 5FeSO4 1…  相似文献   

19.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被氧化、被还原等的计算,只要抓住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的关系,问题就可得到解决.所以在解这类题时,不必配平整个氧化还原方程式,只需依据电子得失守恒,局部配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计量数或只配平氧化剂与还原剂间的计量数.……  相似文献   

20.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被氧化、被还原等的计算,只要抓住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的关系,问题就可得到解决.所以在解这类题时,不必配平整个氧化还原方程式,只需依据电子得失守恒,局部配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计量数或只配平氧化剂与还原剂间的计量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