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年高考结束,师生都有各自的感受.一方面老师认为高考试题好,试题易于人手,运算量相应减少,大约110分的恭本题都是日常训练的常见题,但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却认为难,该拿的分拿不到.为何高中三年做了成千上万道数学题,而高考的二十一道题做不好呢?显然我们的“夯实基础”没有转化高考的分数,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每年高考结束,师生都有各自感受.一方面老师认为高考试题好,试题易入手,运算量相应减少,大约110分的基本题都是日常训练的常见题,但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却认为难,该拿的分拿不到.为何高中三年做了成千上万道数学题,而高考的二十余题做不好呢?显然我们的“夯实基础”没有转化为高考的分数,原因是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2005年高考数学试题没有出现偏题、怪题,都是考查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知识,得到广大一线老师们的好评.但高考之后,老师都说:题不偏、不怪,难度不大;学生也说,感觉还可以吧!当分数下来之后,老师困惑:怎么考的?!学生更是伤心委曲:怎么也应该比这分数高吧?问题出在哪儿?仍然是基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方法)不过关.基础的缺陷造成了容易题  相似文献   

4.
王勇 《地理教育》2010,(7):60-61
一、深研“两纲一题”,把握复习方向在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教师应深刻领会“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考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认真解读双基;深入研究高考真题,总结试卷特点,探讨命题走向,明确复习方向。“两纲一题”是学科教学的基本遵循,是应考复习的指挥棒,更是抓好基础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99高考试题的设计继承和发扬了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所形成的“立意鲜明、取材讲究、形式多样、难点分散、层次分明”等优点,并有创新和发展,增强了考试的活力.具体而言,今年高考数学的客观题有以下特点:1.数量结构变革试题由’98高考中的15道题变为14道题,由’98高考中的65分变为60分.这样做,即降低了整卷试题的数量,又有利于减少客观题的弊端,也贴进了学生实际学习水平,更回应了削减客观题、加大主观试题的考查力度的呼声,只是步子迈得稍小了点.2.淡化运算,突出能力第(1)~(6)及第(11)题不用…  相似文献   

6.
会欣赏才会分享.老师对学生的欣赏会使学生心灵舒展愉快放飞,学生对老师的欣赏会让老师精神鼓舞不辍耕耘.教师和学生对高考试题的欣赏,能够把握教学的重点,感悟考试的热点,分享考试的快乐.2009年的高考数学出现了不少新题、“亮题”,这些“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让人深思,值得欣赏.  相似文献   

7.
填空题是高考中基本题型之一,《2008年数学考试说明》关于考试题型作了明确说明“必做题部分由填空和解答题两种题型组成,其中填空题14小题,约70分.”(上海卷12题48分);它具有题小、量大、灵活多样、结构简单、知识覆盖面宽、概念性强、运算量不大、不需要解题过程、能力要求较高等特点.在取材上侧重于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师生为高考复习辛勤劳累,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收效,原因在哪里?提高复习效率的途径是什么?下面仅就几个侧面谈点认识和做法。一、落实“读破一卷”,打下牢固基础“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总复习中大都停在口头上:阅读、使用课本或浮光掠影,或完全撇开课本。根本原因是认为课本对高考不管用,只有多做“高难动作”、坚持“大运动量”,考试才能夺高分。实际情况又怎样呢?历年来的高考物理试题,并未回避课本,直接来自现行教材中的课文、例题、习题或其衍生题,多达39分,最少也有32分。另外,要重视传统题型,这类普遍熟悉的试题,每年也占30多分。可是,这两类题的得分率远不如人意,一般均不到50%。“读破一卷”的第一步,是对着课本目录回忆每节的知识点,作出简扼笔记,再根据错记漏记知识进行针对  相似文献   

9.
高考数学客观题包括12道选择题和4道填空题,分别占60分和16分.高考数学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由客观题决定,即“成也客观题,败也客观题”.要解好高考客观题,除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外,还要掌握一些常见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下面将一些常用的方法归类总结。  相似文献   

10.
高考结束后,即将升人高三的王小明同学手执’97高考试题、答案、评分标准编汇一书,找他的化学老师,师生两人围绕化学试卷的31题进行了一番对话.现将对话辑录如下(以下用生、师代表学生和老师)生:老师,一提到高考,我们这些明年将要参加考试的学生总认为试题深奥,可是统观’97化学试卷除未学的以外,基本都是似曾相识的题目.师:这几年高考化学试题非常注重教材,可谓是源于教材,注重“双基”,强调能力.31题内容来自高一所学部分,但在解答上对考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要求考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且须有清晰的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1.
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Ⅱ首先是保持了相对稳定。如题型结构继续保持选择题(单项选择)和非选择题两大基本题型;历史选择题为12题48分,非选择题单科题1题32分,综合题一题历史部分20分:坚持基础考查与思维能力考查相结合;基本不将“实质”、“本质”、“根本原因”等词汇用于选择题中;难度系数变化不是太大;适当关注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关心时事;问答题材料化等。  相似文献   

12.
中考考前总复习的基本原则是,“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纲”即教学大纲,“本”即现用教材。同时。注意系统归纳,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基础,抓中档。做好心理调适。轻松应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高考,必须研究“两纲”(《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即“考纲”)“一题”(全国高考试题),尤其是要研究“考纲”。因为它既是大纲在高考中的具体体现,又是高考复习命题的依据。抓住它,就抓住了根本和关键。高考《语文考...  相似文献   

14.
高考数学,用时只有120分钟,题量有20多道题,平均每小题用时不到5分钟.可见,数学高考是有意控制计算量,特别是客观题(选择题与填空题),宜以巧取胜,运算与推理相结合,以快制胜.要夺取佳绩,除了掌握好“三基”(基础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懂得正确的解题策略也十分重要,必须掌握一般的思维方式和规律(即通性能法),并能灵活运用一些典型的方法技巧去进行探索与尝试、选择与组合,同时还应注意掌握一些必要的解题技巧.兹以2007年全国各地的数学高考为例,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解题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95高考试卷再看“恒法”解题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河南省鹤壁市第二中学(458000)戴晓平95高考试卷中的计算题所占的分值达52分,约占总分值150分的1/3.而这些计算题当中,有许多可用“恒法””即快速又准确地解出.1.试卷中第17题(3分)[解题...  相似文献   

16.
吴彤 《数学教学》2014,(8):29-31
1.命题要求 2013年12月,笔者组织并参加了南京市、盐城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的数学命题工作.这次命题工作,笔者的任务之一是编拟第18题(解析几何题),编拟试题前笔者草拟了一个考查要求:(1)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运算;(2)试题要有较高的区分度,能区分出不同层次的学生;(3)设计3小题,逐步提升难度,第(3)小题要突出考查学生的能力.最终定稿的这道解析几何题,从阅卷统计的情况看,该题的难度系数、区分度都在合理的范围内,有较高的信度.为此,笔者将这道题的设计思路、设计意图、评分标准等整理成文,与同行们交流、切磋,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2009年高考是浙江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的首次高考.新高考也确实给人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让人感觉非常的“清新自然”,其中让本人印象最深刻的当属理科卷第21题(满分15分)(一道集椭圆方程、二次函数型抛物线的切线以及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试题).此题让人眼前一亮,颇具探究味道,  相似文献   

18.
数学客观题在高考数学试卷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份量,能较好、较快的解客观题,可使我们在高考中夺取好成绩.那么如何解好数学客观题呢?我想第一是“准”,第二是“快”,第三是“巧”.“准”的前提是概念、性质要正确;“快”的基础是内容熟悉、运算熟练;“巧”的形成是合理跳步、巧妙转化.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兰溪市第三中学戴胜旗老师通过对2006年多份全国高考文综卷中历史试题的分析,认为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人文性,即加强文化史考查、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如全国文综卷Ⅰ的第37题中华文明题、全国文综(北京)卷第37题“18世纪以来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题、全国文综(天津)卷第37题“书籍翻译与中西文化交流题”等。作为高考命题的这一变化无疑是对中学历史教学的一种正确的导向,既利于改变文化史在高考和历史教学中的边缘地位,适应加强文化建设和科教兴国的时代要求,也利于发挥历史在教育中起到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作用。人文性使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虽然在纸笔为主要形式的高考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难以考查,但却可以通过考试进行引导。通过答题进行体验。  相似文献   

20.
《中国考试》2004,(11):105-111
《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中学教学的指南,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2004年湖北卷,从考点到题型,从结构到权重.无一不是遵循“两纲”要求设计的。与2003年全国卷相比.2004年湖北卷减少了一道词语题,增加了一道标点符号题;减少了一道文言文的选择题,增加了一道文言翻译题;Ⅰ卷由45分减至42分,Ⅱ卷由105分增至108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