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丞 《中国教师》2013,(5):44-47
<正>《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在谈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时指出:"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义务教育阶段校长和教师,建立合理的校长、教师流动和交流制度,完善鼓励优秀教师和校长到薄弱学校工作的政策措施。"实现师资均衡配置,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一环,而  相似文献   

2.
《陕西教育》2014,(3):46-46
日前,我省五部门联合就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出台意见。意见要求,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率先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资源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3.
《广西教育》2014,(44):9-9
正问:为何要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答: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师资源配置是关键。目前,我国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义务教育师资水平总体上仍存在明显差距,已经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突出问题。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加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校长教师补充配备,破解择校难题,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作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进一步提升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级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于更好更公平教育的强烈呼声和要求,多措并举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教育部提出要通过加快建立校长教师交流制度的目标、扩大范围、创新方法、强化激励、建立制度等五项措施,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率先实现县域内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公平,整体提升教育质量。该消息迅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作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重要举措,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如何推进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6.
言论     
正我们要促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落实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的校长教师交流意见和配套工作措施,力争3至5年,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率先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资源均衡配置。建立"县管校用"义务教育教师的管理制度,把教师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这样就为校长和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提供了一个制度保障。———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2013年12月5日答记者问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区域内实行城乡教师交流制度,特别是选派优质学校的教师到农村及薄弱学校交流任教,对实现教育均衡是一项有现实意义的制度.做好了这项工作,对促进城乡教育相对均衡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意义已是不言而喻.其实打开2008年国家教育督导报告,我们早已发现这样的内容:“边远地区学校的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工作环境艰苦、个人发展机会少,造成骨干教师流失.”写实的数字可谓让人忧虑,因此现今不少地方采取用“城乡交流”等有效方式来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尽管这些属于被动和短期的行政行为,但无疑对提升教师整体水平、促进薄弱学校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怎样使这些交流教师的心在一个时期内扎扎实实地留在所到学校,更是一篇亟待做好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正(记者潘中原)2014年秋季新学期开学之际,宜丰县校际同盟内60名城乡教师交流、24名初中教师到小学支教、20名中小学校长轮岗等工作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且校长交流面达50%,这是该县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宜丰县自2011年秋季在小学阶段开始全面实施"建立教育同盟,加强教师交流,促进均衡发展"改革实践活动以来,目前该项活动已推广至全县初中学校。宜丰县文教局结合各校的不同特点,将全县城乡小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一些地方教育基础相对薄弱,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实现均衡发展任务艰巨。为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提高薄弱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教育部将出台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意见,指导地方推动校长教师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10.
<正>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为了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缩小义务教育教师在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势在必行。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通过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方式,实现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有利于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有利于义务教育学校共同发展,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决定》提出的校长教师交流具有顶层设计的宏观引领作用,对于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为促进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校长交流制度已成为国家意志。如何让校长交流更为顺畅,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流动的校长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日,教育部提出要通过加快建立校长教师交流制度的目标、扩大范围、创新方法、强化激励、建立制度等五项措施,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率先实现县域内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公平,整体提升教育质量。该消息迅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校长教师交流和城乡学校协调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1月25日,马鞍山市在含山县召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暨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现场会。省教育厅基教处、师资处、教育宣传中心等单位负责人应邀参加会议。马鞍山市副市长王  相似文献   

14.
《天津教育》2014,(8):16-17
全国教育部4月9日召开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经验交流视频会,就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部署。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出席会议并讲话,对加快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改革工作做出部署。  相似文献   

15.
正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加强边远贫困地区乡村学校教师补充配备的重要举措,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立城乡教师队伍一体化发展机制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城市择校难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追求教育公平的直接体现。我国十分注重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两会上,均衡配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话题引起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有政协委员提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应完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调动名校的优质师资去薄弱学校任教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天津教育》2014,(17):1-1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师资源配置是关键。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按照率先实现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8.
资讯     
《教育科学论坛》2013,(7):80-80
教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要素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近日在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现场会上强调,教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要素。要通过改善待遇、培养培训。加强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要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健全城乡校长、教师定期交流的制度,加大城镇学校校长、教师对口支援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对口支援薄弱学校的力度。要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多策并举.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长期从教,真正让优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从根本上消除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深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国教育报》2013年6月3日)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参考》2014,(19):77-77
正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按照率先实现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经征得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同意,就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意见。一是加快实现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工作目标,二是合理确定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人  相似文献   

20.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10):136-136
<正>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文件,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副校长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满两届后,原则上应交流;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达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年限的专任教师均应交流轮岗。这份《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提出,用3至5年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以达到师资资源的均衡配置。根据中央部署,我国到2020年,将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实行公办学校校长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