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进出口业务操作》是我院工商管理系国际商务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如何更好地使学生掌握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具备从事进出口业务实际操作的专业能力,使学生毕业以后更好地适应外贸业务员、货代员等外贸岗位,对于国际商务专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这一理念,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一、教学改革与设计改革的思路是打破了传统的"教材导向"的书本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王芳  汪伟 《中国科技纵横》2010,(18):127-127,97
软件测试专业主要面向软件测试员/测试工程师岗位,培养测试工作一线需要的,具有一定理论知识、较强逻辑思维能力,掌握软件开发、测试工作所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知识,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胜任软件测试、软件技术服务及相关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文从划分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等方面对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展开讨论,提出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结合高职培养目标与医药商品营业员(中药)及中药调剂员国家职业标准,面向岗位需求,从课程目标及内容的选定、教材改革、理论和实践课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中药知识与应用技能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4.
王琼  赵斌 《科教文汇》2009,(9):87-87
结合高职培养目标与医药商品营业员(中药)及中药调剂员国家职业标准,面向岗位需求,从课程目标及内容的选定、教材改革、理论和实践课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中药知识与应用技能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和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岗位对数控人才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然而原有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明显落后于企业职业岗位的技能发展要求,致使技校毕业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与企业实际岗位能力脱节,因此对传统的课程需要进行改革。文章结合数控加工专业课程设置现状,探讨数控加工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6.
现今,高职教育大力提倡"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公共基础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如何转变传统"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切实增强学生的就业和工作能力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职业岗位能力出发,确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思路和教学内容,将职业岗位实例、岗前培训实例引入课堂,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8)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岗位必须掌握的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多、实践操作技能要求高。本文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以岗位核心能力为导向构建课程内容的学习项目,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课程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开展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活动,以过程性考核改革课程评价方式,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周丽娜  李世彬 《科技风》2023,(17):38-40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是教学改革的应然选择。深入分析现阶段西部高职院校“PLC控制技术”课程教学现状,针对学生岗位能力不足、职业素养不强,创新创业能力欠缺问题,应用实用教育理论,提出以真实项目搭建教学载体,以岗位能力要求和企业设计制造调试标准为引领,提升学生岗位能力,并将课程在生产过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深入挖掘,融入教学内容,以新技术学习为导向,加强课中创新思维训练,课下创业实践交流展示,改革措施落实在“PLC控制技术”课程实施过程和考核评价之中,明显提升了学生岗位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及职业素养,被省内机电一体化大师工作室兄弟院校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而高职学生就业岗位更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本文试从我国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网络课程设置的现状着手,提出项目式教学对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的提高进行分析,阐述了课程必须以关注学生职业能力为主要依据,提出了如何运用项目式教学的几点恩考。  相似文献   

10.
在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进行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需求,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以岗位能力为主线并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通过采用"课证融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与实践脱节现象,提升了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相似文献   

11.
曲怡颖  甄杰  任浩 《软科学》2012,(1):11-15,24
通过研究创新集群内声誉对企业间合作活动的协调作用,提出声誉、知识生产能力、知识转移能力、创新绩效4项要素的理论模型,并以218家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认为知识生产能力和知识转移能力对创新绩效有直接显著正向影响;声誉对知识生产能力和知识转移能力有直接显著正向影响,并由此对创新绩效有间接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从企业的双元创新模式选择出发,探究双元创新行为在知识场活性的中介作用下对于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构建的影响。同时基于不同领导人调节焦点对于双元创新行为的选择偏好,探究其对双元创新与知识产权能力构建的调节作用。对378家不同行业和地区的企业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对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具有倒U型影响,且均对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具有正向影响,但探索式创新对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具有负面影响而开发式创新为正面影响。知识场活跃度和开放度在探索式创新与知识产权能力及开发式创新与知识产权能力的路径中均起到中介作用,但作用的方式不同。促进型调节焦点对探索式创新与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对探索式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能力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防御型调节焦点在开发式创新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管理能力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开发式创新与知识产权运用能力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理论研究大数据能力的概念内涵和维度。同时,利用来自广东省内118家集团企业作为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大数据能力与集团管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能力能够对集团管控产生影响,其中资源整合能力对战略管控、财务管控和文化管控的影响均存在显著正向关系,而深度分析能力对财务管控存在显性负向影响,对战略管控和文化管控不存在显著影响,实时洞察与预测能力对战略管控、财务管控和文化管控均不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知识吸收能力自1990年提出以来,其定义、内涵与构成维度等内容一直都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但并没有形成共识。从人体消化吸收的视角来探讨和分析知识吸收能力,对其重新进行定义,在Zahra和George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吸收能力的5个维度,即知识获取能力、消化能力、转化能力、利用能力和知识清除能力,并构建了知识吸收能力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其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李泽红  董锁成  汤尚颖 《资源科学》2008,30(9):1336-1342
对比区域相对资源人口与经济承载力理论值与实际人口和经济量,有助于了解案例区相对于参照区的发展状态,并能为合理调控案例区人口和经济规模以及确定其未来开发策略提供指导性认识.相对资源承载力测算普遍采用加权线性和模型,其弊端主要在于过多的权重选择和对不同类型资源之间匹配关系的忽视影响了测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基于此对传统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几何相对资源承栽力模型,并利用新模型,以全国为参照区,对湖北省1978年~2006年相对资源承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目前湖北省正处于人口超载,经济发展不足的阶段,经济发展不足制约了对人口的容纳能力,未来应成为国家重点开发的省份和经济活动集聚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以创业拼凑理论为基础,采用中国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吸收能力、创业拼凑和创新绩效的关系,探讨了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吸收能力与创业拼凑和创新绩效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企业员工社会责任(善待员工)正向调节吸收能力与创业拼凑的关系,企业员工社会责任承担水平越高,吸收能力与创业拼凑的正向关系越强。(3)创业拼凑在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最后为企业管理者实践提出了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能力及能力计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叶祥 《预测》2003,22(1):78-80,74
本文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分别研究了宏观和微观两种情况下,生产过程中各因素对生产能力的贡献,以及它们综合作用的效果,进而形成生产能力的定义,明确了提高生产能力必须处理的两个关键问题,最后用基于优先等级的方法来解决CIMS下能力需求计划的制定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于需求使用多种产能或者该产能具有多种属性的收益管理问题,统一称之为多维产能收益管理问题。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定义多维产能收益管理问题,构造其基本研究框架并对其作简要分析,以期能推进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曹鹏  陈迪  李健 《科学学研究》2009,27(11):1742-1748
基于长三角制造业企业调查问卷,分析企业创新网络机理,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网络能力与企业创新网络、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能力的形成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企业内部资源要素对网络能力、创新网络和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学习能力对网络能力、创新网络和创新绩效的影响不大;网络能力对资源内部要素、学习能力与创新网络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企业内部资源要素和学习能力通过网络能力影响创新网络和创新绩效,资源内部要素和学习能力是网络能力形成的来源。  相似文献   

20.
吴立珺  吴泽斌 《资源科学》2021,43(7):1479-1491
宅基地使用权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用益特权,具有浓厚的福利性质,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家庭的整体福利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从家庭风险承载力的视角探讨了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家庭福利水平的门槛效应,利用2014—2016年CFPS中的3450户样本数据,构建以农户家庭风险承载力为门限变量的门限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①宅基地退出与农户家庭福利水平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家庭福利水平的影响程度与影响方向取决于农户家庭风险承载力的大小;②家庭风险承载力存在双重门限效应。家庭风险承载力越强,宅基地退出越能促进农户家庭福利水平的提高;家庭风险承载力较弱时,宅基地退出后其家庭福利水平有所降低;③家庭风险承载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拥有宅基地面积大小、宅基地退出补偿金额对农户家庭福利水平的提升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风险承载力是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影响家庭福利水平的重要门限变量,政府应以家庭风险承载力作为推动中国农村宅基地有序退出的重要决策因素、政策制定应充分考虑不同农户家庭风险承载力的差异而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