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张丽兰 《科教文汇》2009,(7):268-268
歌唱发声的呼吸方法有锁骨呼吸法、胸式呼吸法、腹武呼吸法和胸腹武联合呼吸法。其中胸腹式呼吸法是一种最完善、最科学的呼吸方法。  相似文献   

2.
白净 《科学中国人》2014,(3S):32-32
本篇论文主要分析了在萨克斯演奏中呼吸的重要性,以及呼吸的几种方法,和它们之间的利弊,现如今普遍采用胸腹式呼吸法,在文中主要介绍了这种呼吸方法和它的练习方法,以及呼气也就是发音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丹 《科教文汇》2007,(12S):208-208,215
呼吸是歌唱技巧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歌唱发声的动力。文章分别从歌唱呼吸的重要性、歌唱呼吸的吸与呼、歌唱呼吸的训练、歌唱呼吸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四个方面来探讨歌唱的呼吸问题。  相似文献   

4.
呼吸是歌唱技巧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歌唱发声的动力.文章分别从歌唱呼吸的重要性、歌唱呼吸的吸与呼、歌唱呼吸的训练、歌唱呼吸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四个方面来探讨歌唱的呼吸问题.  相似文献   

5.
歌唱与呼吸     
孙旻 《中国科技信息》2005,(11):164-164
呼吸是人们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歌唱的动力和基础。歌唱中的呼吸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它要比生活中的呼吸夸张,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是人的本能,是下意识的,比较平静,气吸得少而浅,呼气也不需要有意识地控制。而歌唱时的呼吸则要求吸得快、吸得深、吸得多,呼吸要呼得慢,呼得平稳,要有严格的控制。要想唱得好的声音,必须要有好的,即合理的呼吸方法予以支持。良好的呼吸为歌唱提供了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条件,有人讲:“歌唱就是呼吸”,古人也有“善歌必先善调其气,氤氲自脐问处”的说法,从古到今,从事歌唱的人都很重视呼吸。我国的戏曲在训练过程…  相似文献   

6.
尚璇 《科教文汇》2008,(4):106-106
呼吸在声乐演唱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声音的高低、强弱、音质的好坏,歌唱时感情的表达,声音的把握都和气息的运用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了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方法,就可以增加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的支持力。能够使用正确的呼吸方法进行歌唱是极其重要的,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歌唱的质量,不正确的呼吸会给歌唱带来障碍。呼吸的运用是声乐专业最重要的基本功,是一切方法和技巧的基础,是发展歌唱能力的起点,更是艺术表现的主要手段之一。从不同侧面对呼吸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阐明了歌唱中呼吸的重要性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魏军敏 《科教文汇》2009,(13):252-252
呼吸是歌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发声的自然,准确、音准、音质的优美和歌唱时感情表达与呼吸有很大关系,良好的呼吸是正确揭示歌曲音乐形象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歌唱呼吸发展进程的分析指出,正确的歌唱呼吸,是获得美好音色的基础,也是衡量歌唱方法的重要标准之一.美声唱法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歌唱呼吸方法的改进史.演唱者只有充分的了解歌唱的呼吸,才能更好的掌握歌唱的呼吸.  相似文献   

10.
呼吸在歌唱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呼吸是发声的动力和基础。当我们想发出一个高质量的、年轻的、漂亮的声音时是离不开正确的发声的。然而正确发声的方法的关键就是正确的呼吸运用。  相似文献   

11.
金香玉 《科教文汇》2014,(11):124-125
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学习声乐这门课时,因他们已经完全变声,所以主要学习科学发声技巧及中外艺术歌曲的演唱,也就是说先学习理论再结合实际演唱。毕业后面临的教学对象却是还未变声六岁前的学龄前儿童,主要以教授儿歌演唱为主。所以他们毕业后在幼儿园教授学龄前儿童声乐(唱歌)时,应考虑到教育对象的实际年龄和接受能力、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不能让他们将所学的演唱方法生搬硬套。在多年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及幼儿园的实践中,发现很多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教授学龄前儿童声乐(唱歌)的时候,不考虑学龄前儿童身心特点,出现以“音”取人、忽略对学生嗓子的保护、忽略音乐表现力等误区。通过对这些误区的分析,本文简要提出了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采用丰富的讲授形式(其中包括了视听结合、听讲结合、听唱结合)这两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龄前儿童声乐教学的成效,为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儿童声乐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黄燕 《科教文汇》2012,(4):143-144
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对声乐演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声乐学习与演唱中,不仅要提高演唱的技能技巧,更要加强对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为此,本文从歌唱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影响歌唱的心理因素、如何培养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描述了歌唱心理与声乐学习、演唱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唐文滔 《科教文汇》2011,(13):143-144
青歌赛结束后,各界音乐人士都对民族声乐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其中,"质疑"也不容忽视,民族参赛者是"千人一声"、"千人一面"。这都值得我们每一个民族"音乐人"去反省和思考。笔者针对此现象进行透析,说明戏曲演唱与表演在民族声乐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及戏曲的学习是让民族声乐艺术走向百花齐放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4.
邢方方 《科教文汇》2012,(35):147-148
美声唱法中的女高音声部在各类艺术作品演唱和歌剧中是必不可少的声部,其声音明亮纤细、高亢柔美.女高音声部具有科学化演唱和音质音色上的共性,同时具有类型化和演唱风格上的个性.正确认识美声唱法女高音的共性与个性,并对由此带来的声乐教学中的启示加以总结将大大有利于声乐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只有在科学化的求同存异中,才能达到声音风格上的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15.
吕淼 《科教文汇》2013,(20):112-113
声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演唱者内心情感的一门艺术,需要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的共同配合来完成。其中,心理因素对声乐演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演唱成功的前提,因此,合理地运用歌唱心理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对一些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希望能帮助声乐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认知、分析和学习能力,并把加强歌唱技巧的练习、注重舞台表演的实践作为培养良好歌唱心理的必经之路,从而有利于歌唱者增强演唱信心、丰富演唱经验,发挥心理活动的积极作用,并掌握科学的演唱方法,培养演唱的能力和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刘可英 《科教文汇》2012,(13):156-157
声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演唱技术方面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演唱才能。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声乐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演唱才能。第一,分析作品的音乐特点;第二,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及演唱风格;第三,运用创造性思维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  相似文献   

17.
唐天英 《科教文汇》2013,(14):131-131,139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歌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本文笔者从小学生歌唱曲目的选择、歌唱曲目的训练以及歌唱环境的设计三个方面来提升学生对歌曲的感情和歌唱声音,唱出孩子们的天籁之音。  相似文献   

18.
陶月兰 《科教文汇》2011,(26):167-167,204
表演既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如歌唱表演可以培养学生自信勇敢地通过歌唱传达个人情感;欣赏教学表演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动画设置,并结合情境教学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理解音乐作品的深刻含义;实践与创作表演是相对重要的环节,可以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表现能力与创作能力。总之,有表演是上好一堂完美音乐课的必备要素,缺之不可。  相似文献   

19.
钱莲萍 《科教文汇》2011,(5):153-155
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教学也正从以前的边缘地位逐步向遵循音乐听觉艺术感知规律的中心地位迈进,音乐教师应架设好音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20.
蒋娟全 《科教文汇》2011,(19):140-142
"零陵花鼓"是湖南省六大花鼓戏之一,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自然的原生态唱腔以及丰富的表演技法均具有独特的美学应用价值。把"零陵花鼓戏"自然的原生态唱腔以及特有的表演技法等借鉴到民族声乐教学实践中,使其能在音乐创新教育领域中得到充分运用与传承,形成具有民族性、独特性的民族声乐教育特色,从而对凸显地方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办学特色以及教学改革创新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也可拓宽"零陵花鼓戏"的传承途径,继而达到传承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