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经看过一则轻松小语:"当你已经拥有六个苹果的时候,你会把它通通吃掉呢?还是把其中五个苹果送给朋友一起分享?" 如果你把六个苹果通通吃掉,那只有你一个人吃到苹果的香味,你也只能吃到一种苹果的味道;如果你把其中五个苹果拿出来与五个朋友一起分享,那么就会有五个人分享到这苹果的香味,同时你也换来五个珍贵的友谊.改天您可能从他...  相似文献   

2.
他如清风伴你左右,你知道他的存在,但你却不会觉得受到朋友之累。他在最恰当的距离关注你,关键时刻他会给予你关怀与帮助。如同微风拂面,舒适而适度。  相似文献   

3.
《新闻世界》2006,(4):57-58
这些地方,是一种梦想。极,顶点;尽头。致,情趣。不知道行走在这样一些散落在世界角落的小地方算不算一种极致。——除了极致,想不出别的词来赞叹它们。当我们遐想时,我们在向往中心生极致;当“极致”和地球上的这些名字连在一起时,生出来的也就是梦想引导的旅程。 这些是你最值得挥霍时间和金钱的地方;是你积攒了一生拼死都要去体验一次的地方;是我们千与千寻,奉献给你的一份足够诱惑又足够炫酷的名录。[编按]  相似文献   

4.
读者之声     
我是一个高中学生,也是贵刊读者,可并不知道《新闻与写作》发行这么广,拥有这么多热心的读者朋友。贵刊今年第7期刊登了我的几段文字,没料到却驾起天南地北友谊的桥梁,我已收到几十封读者朋友的来信。  相似文献   

5.
爱伦堡在他的创作经验谈中说:形容词或强化词如用得不当,效果适得其反。“我爱你”和“我很爱你”,哪一句话更能打动姑娘的心? 看来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很多人不懂这层道理,以为加一个“很”字,这“爱”就“盖了帽”了,其实,发自内心的声音,是无需多加形容的,过多的形容就失却了真挚,同时也就失却了力量。这道理还可引伸开来说。前不久去鼋头渚,万顷一碧的太湖,使人想起“鲙新鲈,斟美酒,起悲歌”。正神往间,一回头却见一泓清水中,浮现着一条水泥塑成的龙。龙  相似文献   

6.
聘用朋友有什么不好?很多人不理解。是啊。在你取得成功的时候,有朋友和你分享喜悦:在你苦恼的时候.有朋友听你诉说:在你遇到困难时.是朋友向你伸出援助之手。为什么不能聘用朋友?我们的回答是.当朋友变成了你的员工.当你变成了朋友的上司,那么。这种关系就会增加你的管理难度.因为.当朋友有了错误时.你碍于面子而不愿批评他,结果.其他的员工便以此为榜样.他们会说.同样的错误。你为什么不批评某某而专门批评我。在这种背景下.你又怎么能让你的部下心服口服?你的事业又怎么可能获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7.
真情的墓园     
在我看来,诗人说的“一人”,就像基督教中“圣三位一体”:诗人,画家,友谊。这是世界上最高贵的友谊,是人类曾经拥有、却又失去了的美好情感。  相似文献   

8.
《北京档案》2007,(6):45-45
1、给你一个“幸福的大脑”把你的目标写在纸上或向朋友宣布,比如希望一年后能拥有一辆设备齐全的CAMPING CAR,目标会成为。记忆”保存在你的大脑里,当它们被提及时,会再次通过“海马”(大脑两个颞叶上细长弯曲的凸起)加强记忆,这个目标就更加容易被实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作为一个普通人尚且不能缺少朋友,作为新闻传播者、时代望哨的记者更不能缺少朋友。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信息渠道,无数通道纵横交织便会编织成一张巨大的信息网络,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洞幽烛微,而,人民日报著名记者商恺曾谈到,要当一个好记者须做到四个“万”,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人友,拜万人师。”这其中“交万人友”至关重要。那么,作为党报记者该怎样交朋友?与谁交朋友?当你拥有众多朋友时你将会得到什么?河南日报驻平顶山市记者站站长聂世超用他20多年的记者生涯对这一串问题作…  相似文献   

10.
传播学情境中的彩铃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项国雄  万燕 《传媒观察》2005,(11):42-44
“One,我不能接电话;two,我有个好办法;three,将你要说的话精简一下,然后发短信吧;four,怎么你还没挂;five,我看着电话直犯傻,哦,你的执著彻底感动我啦,我现在就来接电话。”当你拨打朋友的手机,听到手机里传出这样的话来的时候,你可千万别以为是对方在和你说话.因为这是一项新的业务,称之为彩铃,它改变了人们以往等电话时的单调,使你能够在音乐中享受等待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高波 《出版参考》2004,(5):40-40
你是你自己的朋友吗?很可能你已经极大地疏忽了的那位朋友正是你的自我。结交朋友、建立友谊的第一步,是认识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晓得你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12.
一位画家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挂了幅画:偌大的白纸上只在中间偏左的地方有块黑渍。有人不解,问之,画家答道:“黑渍是痛苦,白纸是快乐;许多人只看到了痛苦却并未看到快乐。”有人不以为然反问道:“既然如此,何不把黑渍去掉?”画家答道:“没有痛苦,也就无所谓快乐。” 多么豁达的画家,多么深刻的哲理啊! 当人们每日来往穿梭于都市的灯红酒绿中,为金钱、权利。地位、欲望而奔波的时候,当人们睁着日渐蒙尘的双眼、戴着痛苦的有色镜观察快乐的彩虹的时候,他们是否还拥有一份画家似的恬谈的心境? 且让我告诉你另一个故事:在昔日…  相似文献   

13.
孤独的感觉     
千树 《档案管理》2005,(2):95-95
人本质上都是孤独的。在一些最关键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人都无法帮你,朋友满天下也去除不了孤独的感觉。到头来,当你在生命的尽头,亲朋好友围着你泪眼相看时,你反而更加孤独地面对黑暗的终点。整个人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无边无沿又静悄悄的宇宙之中,人类在地球这只孤舟中虽然折  相似文献   

14.
热情与灵感     
一位青年记者去农村采访回来,写了一篇感情真挚、很有文采的目击短新闻。要说这篇稿子的内容,的确很简单,也很平凡。写的是一位农民帮助患病邻居抢时播种的事。这样一件看似平凡的事,记者却写得娓娓动听,十分感人。当问及他的采访体会,他说了这样一句语:“只要对生活充满热情,不冷漠,新闻本身就会给你以灵感。”新闻就是要写得使读者感兴趣。而要让读者感兴趣,记者首先对自己要写的事件和事实感兴趣。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拿到普鲁斯特、纪德、萨特、加缪原版的法文书,当你对图书封面上那些大名鼎鼎的名字顶礼膜拜时,要是足够细心,在封面下方你会注意到另一个名字:加斯东·伽利玛。1908年,法国一群与前辈格格不入却又才华横溢的文艺青年,操办了一份刊物《新法兰西杂志》,灵魂人物是安德烈·纪德。两年后,杂志虽没盈利,但内容质量已有很大提升,而且颇有声望。为了延续  相似文献   

16.
聘用朋友有什么不好?很多人不理解.是啊,在你取得成功的时候,有朋友和你分享喜悦;在你苦恼的时候,有朋友听你诉说;在你遇到困难时,是朋友向你伸出援助之手.为什么不能聘用朋友?我们的回答是,当朋友变成了你的员工,当你变成了朋友的上司,那么,这种关系就会增加你的管理难度,因为,当朋友有了错误时,你碍于面子而不愿批评他,结果,其他的员工便以此为榜样,他们会说,同样的错误,你为什么不批评某某而专门批评我.在这种背景下,你又怎么能让你的部下心服口服?你的事业又怎么可能获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7.
和朋友一起逛街,去超市购物,去公园散步,步行去上学,坐地铁去上班,这样的生活你觉得幸福吗?人类真的登上过月球吗?假如有人告诉你,恐龙从来没有出现在地球上,世界上并不存在科学或是文学,我们也不需要这些东西,你会相信他吗?你知道什么人被称为“被剥夺了洗澡和理发权利的人”吗?当有人从你身边经过,只是因为他穿了长外套,你会紧张吗?你会认为他将随时掏出自动武器向你射击吗?你对陌生异性微笑过吗?你愿意他们看到你的笑容吗?这些问题似乎不值一提,无论回答“是”还是“不是”,回答的人大概都会在前面加上“当然”两个字。就像我们当然热爱和平,每个人当然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男女当然平等,每个人当然拥有恋爱的自由和信仰的自由,就像我们拥有逛街和吃冰激凌的自由一样简单。  相似文献   

18.
海滨 《新闻天地》2005,(2):14-16
“我一直相信不懈的努力会带来成功。这几年我认真地思考着,痛苦着,觉悟着;我以家人的亲情,朋友的友谊,以大自然和书本赋予的力量小心地看护着自己的心,幸好,它一直就在那儿,没有操作。”  相似文献   

19.
每天早晨,当你路过街边的报刊亭时,那里都会摆放着几十种"新鲜出炉"的报纸。你会不假思索的放下零钱,拿走那份你每天都看的报纸,这一幕场景也许你已重复了许多年,但是,你是否认真的想过,你拿起的为什么是这一份而不是那一份报纸呢?仅仅是你的习惯使然吗?我们知道,习惯是日积月累的产物,那么是什么使你养成的这个习惯呢?仅仅是这份报纸的内容吗?  相似文献   

20.
待人原谅你的敌人吧,因为那是最令他们恼火的事。选择敌人,要比选择朋友更加小心。名誉真想办成一件事,就别管事成后谁会得到荣誉。我们的名字是标签,贴在生前做过的事情的玻璃瓶子上。自尊是自律的源头,能对自己说“不”的人是最尊重自己的人。信任消失后,人们才开始使用誓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