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笔是一家新闻期刊的主编,编稿之余常动笔写稿,这就可能在接触诸多作的同时,也接触了不少兄弟新闻期刊的编。  相似文献   

2.
范以锦 《青年记者》2006,(16):23-24
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传统媒体的报业特别是报业集团,要实施结构、业务和竞争战略的变革。[编按]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报业经济特点的重大变化报业经济是指以办报为主体所进行的生产、经营、交换、消费、分配的运作过程及其相关的各生产经营要素的结构。强调以办报为主体,并不排除多种经营,只是为了突出报业经济的特征,强调办好报是报业经济的主要目的。如果报社非报业的多种经营成分占据了生产经营的主导地位,这样经济结构的性质就很难用报业经济一词  相似文献   

4.
记者“写稿”,编辑“把关”,这是新闻从业人员最为平常的工作。但是,就像我们通常所说的那样,记者写稿容易,写“好稿”难;同样,编辑编稿容易,“把好关”却难。编辑稿件远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只是简单的勾勾抹抹、删删改改,而是编辑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综合体现。作为一名广播新闻编辑不仅要把好有形的“文字、音响”关,更要把好无形的“政治”关。  相似文献   

5.
《新闻前哨》2006,(1):7-7
本刊讯 经湖北省新闻工作协会与新闻前哨主管单位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研究决定:增补曹山旭同志为新闻前哨编委。曹山旭同志现任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编务总监、楚天都市报总编辑。  相似文献   

6.
沈彦 《青年记者》2005,(10):59-60
中国近代报刊上的社会新闻,被称为“里巷中事”、“琐闻”,源于当时不少报馆采访社会新闻的记不通墨不会写稿,只因在下层社会混得熟,能得到一些奇闻异事而被雇佣,他们到处打探采集,收集来的信息五花八门,然后告知编辑,由其写稿编发。随着我国现代报业的发展,以都市报为代表的各类报刊均以社会新闻为“招牌”,期望赢得更多的读。然而此时的社会新闻已非彼时的“琐闻”、“里巷中事”,除了继续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体现接近性、人情味以外,更以其广泛的社会性体现了时代特征。但另一方面,琐闻也并未消失,在许多报纸的社会新闻版中,它作为其中一个种类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7.
广东是改革开发的前沿,也是中国报业空前发达的地区。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发展了报纸,也锤炼了随着报业不断发展的新闻漫画。  相似文献   

8.
新闻,是向读者报告最新发生的事实的,用鲜活素材写稿应该是不言自明的。提出多用鲜活素材写稿,是因为确实存在用不鲜活的素材、或者不会用鲜活素材写稿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闻导刊》2009,(4):14-14
新闻数据库是全新的多媒体采编数据库平台,它不仅包括已传播的新闻成品构成的史料型数据资源,还包括待发和待编的新闻数据资源,报社所有新闻资源都要放在一个采编数据大平台上整合和共享,其形态应包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所谓待编稿库就是新闻素材库,一个报社或报业集团内所有报刊的记者采写的稿子,按不同类别,分别存人待编稿库。这样就形成一个大编辑部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马洁 《中国传媒科技》2012,(16):126-127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报业就是个例子.一方面,在主导的报纸之外,报业必须不断寻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报业也要在报纸的出品上,不断求新、求变.不管是提供观点的深度性,或是具备现代传播素质的可欣赏性,新闻图片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又一次得到重视.因此,如何引导新闻图片的版面价值达到最大化,使报纸出品质量更高,读者更喜欢阅读,这毋庸置疑都成为当下报业们共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从事新闻工作7年有余,从采访记者到责任编辑,其中感悟最多的是:作为一名地市报的采编人员,一定要坚持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要带着责任和感情写稿、编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多个报业集团在新闻资源共享方面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深化了中国报业的体制创新,开辟了纸媒发展的新局面。但如何实现新闻图片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放大图片资源的叠加效应,仍然是报业集团值得研究重视的新课题。本文试图从报业集团内媒体间共享新闻图片资源、降低采编运行成本、提升报纸的影响力方面作分析概述,以期能对报业集团新闻图片资源发挥更大的传播效应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李明杰  张灿 《出版广角》2019,(15):45-47
目前,报业通过融合与资源共享等系列措施实现了生产优势与传播优势的无缝对接;通过平台共建实现了专业需求与大众需求的无缝对接;通过开拓市场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全面接轨。未来,报业将不断革新,发挥新闻图片的视觉魅力,强化传播效果,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4.
业余通讯员写稿,没人 给题目,全凭自己在生活的 海洋中捕捞,因而常常拉空 网。特别是初学写作的通讯 员,更是常为写稿难见报而 苦恼。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 究各家报刊的特点,根据各 家报刊的特殊要求和需要 写稿。下面结合个人实践, 谈谈通讯员采访写稿需要 注意的几点体会。 一是要善于发现“亮 点” 所谓亮点,就是通常所 说的“闪光点”。其实,基层 通讯员生活工作在第一线, 发现亮点的机会要比专职 记者多一些。关键问题是, 我们通讯员的新闻触角,也 就是新闻敏感性要特别强, 不能麻木不仁、视而不见, 更不能有所意识,而坐…  相似文献   

15.
石增海 《新闻知识》2001,(10):51-52
我是一家县级电视台的编辑,除了组编本台记者的稿子,组编全县15个乡镇40多名通讯员的稿子也是我的一项重要工作。七年来的编稿体验,使我认识到,农村通讯员生活工作在最基层,他们情况熟,感觉广,占有得天独厚的报道优势,农村新闻主要依靠他们得到及时准确的反映。但由于农村通讯员没受过专业训练,在文化水平、新闻敏感性和政策理论水平等方面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现状,表现在写稿方面,写基层成绩的“表扬稿”多,报道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的活动多,报道会议多,而反映普通群众的创造与贡献、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乡土风味…  相似文献   

16.
有位名人说过:会不会写稿请看报,会不会编报请看报。由此可见,看报评报是学习写稿和编报的一种好方法,是提高报纸质量的有效途径。看报不仅要看自己编的报,还要看兄弟单位交流的报纸,评报也不仅是要评自己编的报纸,还要评论兄弟单  相似文献   

17.
总编辑写稿与办报泸州日报总编辑章正超当总编不是一份轻松的差事。编稿、审稿、做思想工作、抓编辑部的管理……每天都是“两眼一睁忙到黑灯”。然而,如果总编辑还能抽出时间写稿,那就是一件幸事,因为总编写稿对办报很有好处。首先,总编辑写稿有利于发挥编辑部的凝聚...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报业集团的成功之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舟 《新闻记者》2003,(2):40-42
如何处理国内报业集团的事业单位性质与企业化经营之间的矛盾,亦即报业集团的政治属性与商业经营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前些年,笔者在新加坡报业控股任职期间,经常参加接待一些国内大报的考察代表团。不少客人羡慕新加坡报业集团的人才高素质、生产高效率、管理现代化的特色,同时也感叹学不了,因为国内缺乏类似的环境,企业化发展被报纸的“事业化性质”捆  相似文献   

19.
自动化新闻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业的重要应用.写稿机器人和新闻记者作为自动化新闻生产中的主体,正在形成一种新型的协同机制,"人机联姻"概念应运而生.厘清和发挥好写稿机器人和新闻记者的各自优势,在强化两者不同职能分工的同时,促进主体间的双向理解、建立人机合作的"新闻把关"机制,是实现"人机联姻"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丁敏华  邱扬 《新闻前哨》2001,(11):32-33
一、新闻信息技术是现代报业发展的生产力 回顾我国报业的发展历程:报业从“铅与火”,走进了“光与电”,丢掉“笔与纸”,跨入到今天的网络时代,报业的三次大发展证明,只有技术革新和发展,才能推动报业的发展和前进。 现代报业的生产特点是:新闻采访、编辑网络化,新闻摄影数字化;新闻产品的发行和传送方式的趋势是无纸、无人化。这就意味着电子新闻信息技术、多媒体传播技术在报业的生存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现代报业的发展更离不开新闻技术的进步。 依据现代报业发展的特点以及报业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有许多新技术、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