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端棻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近代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为推动变法维新、发展中国近代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应大力弘扬其爱国忧民、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人文精神,加强对其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为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是广东新会人,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他的妻子李蕙仙是近代贵州人,梁启超也因此成为近代贵州人的女婿。由于种种特殊原因,梁启超与近代贵州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对贵州近代一些历史人物,如李端棻、严修、吴嘉瑞、乐嘉藻等都曾产生过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是广东新会人,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他的妻子李蕙仙是近代贵州人,梁启超也因此成为近代贵州人的女婿。由于种种特殊原因,梁启超与近代贵州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对贵州近代一些历史人物,如李端棻、严修、吴嘉瑞、乐嘉藻等都曾产生过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马宗荣,从贵州走向全国的著名社会教育家,他继承了李端棻近代教育发展的思想,通过对美、英、德、日等国社会教育的考察,结合中国实际,把他的社会教育思想建立在全民基础之上,主张教育机会均等和全民的、全面的、终身的教育理念,阐述了社会教育的概念、特点、主客体、必要性、可能性等,成为中国近代社会教育理论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5.
石胜昌 《安顺学院学报》2012,(6):108-110,117
李端棻是中国近代史上贵州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改革思想具体表现在教育和政治改革两个方面,他以崭新的政治姿态和思维方式,尝试着将维新的思想播撒在贵州这片土地上,掀开了贵州近代史上新的一页。他的一生有相当多的时光是在教育岗位上度过的,并发表过大量精辟见解的论述,开拓了贵州近代教育思想的新思路,是贵州近代教育的先驱。  相似文献   

6.
胡鹏林 《华章》2007,(8):104
1896年至1911年,在李端棻、梁启超、张百熙和张之洞等人的倡议下,晚清政府先后颁行了<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和<奏定大学堂章程>,亦即"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文学学科在两个学制之中开始建制,自此之后成为大学基本学科之一.  相似文献   

7.
李端棻对中国以及贵州教育的贡献是:最早提出改革中国封建教育的方案,在戊戍变法中,改革科举,废除八股取士,设立学堂,提倡西学,开办京师大学堂等等,晚年在贵州继续鼓吹改革,传播启蒙思潮,发展新学。在中国的近代教育中,从理论到实践,都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李端棻的教育思想是与时俱进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知识的积累,他不断完善自己对教育的认识。教育目的由“御侮”演变为“救时”和“穷理”;教学内容由以四书五经为主西学为辅演变为以格致、实用之学为本,生动展现了有识知识分子主动融入近代社会,并紧跟时代发展的勇气和智慧。  相似文献   

9.
试述张之洞对外洋近代学制的认识过程孟旭张之洞对近代中国教育的最大贡献是主持制定了“癸卯学制”,变革了持续两千年的封建教育制度,大力加速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进程。而张之洞对外洋学制的认识过程不仅为他建立新学制奠定了思想基础,也反映了中国近代教育的一段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端棻作为帝党领军人物,积极参加戊戌变法的整个过程,变法失败后,惨遭后党迫害。斗争策略的失误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张之洞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重要奠基人。他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为指导,锐志兴革教育,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由他主持制定的我国近代第一部在全国颁行的学制——“癸卯学制”就充分体现了他的“中体西用”的思想。“中体西用”的提出与建立新学制的设想张之洞生活在中国社会动荡变革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学制的产生与发展,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中国近代三部学制的交替出现,既是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列不同阶段的重要标志,同时又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实际进程先后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因而,认真研究中国近代学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探寻其发展轨迹,总结中国学制近代化的历史经验教训,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中国人学习和了解西方教育制度,最初主要是经  相似文献   

13.
吴汝纶是我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者之一,尤其是他的日本教育考察对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清末新学制的建立产生了直接影响;主张"兼包新旧",对我国近代教育观念的更新具有积极意义;主动延聘外国教习,对近代中国师范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模仿西方的系统学制,它的指导思想是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论。张之洞徒袭西方近代教育制度之皮毛,力图将中国近代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设防于纲常之屏障中,他那“永不悖经义”的教育思想,实质上是阻碍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最后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15.
张百熙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之一。在恢复京师大学堂及系统构建近代学制的过程中,他逐步认识到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围绕教学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实践,他的一些教学管理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学管理工作仍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郑观应(1842——1922),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维新派思想家。他的“商战论”、“议院论”为人们所熟知,但作为他整个维新改良思想有机组成部分的教育启蒙思想,却鲜有论及。实际上,他较早地积极倡导学“西学”,并提出“西学”内容;他对科举制弊端予以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他积极提倡女子教育;最为突出的是他最早将“自救”纳入学校范围,积极倡导近代学制。他对中国近代学制的设立,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学制是教育发展的制度上的保证,中国近代学制的频繁出台,昭示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艰难演进历程。透过学制这扇窗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的曲折轨迹。  相似文献   

18.
《癸卯学制》百年简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0 4年 1月 13日颁行的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系统———《癸卯学制》 ,迄今为止 ,面世整整 10 0周年。《癸卯学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该学制的颁行使中国教育终于融入世界教育发展大潮之中。  相似文献   

19.
李泰棻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为学著作等身,为宦颇有传奇色彩,为学为宦互为表里。他曾经在原张家口师范专科学校工作3年有余。通过对李泰棻从教、从政、从戎、治学等方面的深入挖掘认为,李泰棻本质上是中国传统文人,其精神世界里蕴涵着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士为知己者死的忠义思想和远离政治的隐士情节。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由于学术界批判改良主义渐进论的影响,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中对梁启超教育思想的评价与他对中国近代教育开创性的杰出贡献是极不相称的。本文从下述几个方面阐明梁启超对近代中国教育的主要贡献:成功地推动废除八股;倡导成立各类学校;首先提供近代学制的蓝本;首倡教育当定宗旨;系统设计了近代学校管理制度;编译近代教材;首创近代学校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育思想及成就,家庭教育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