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生命体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体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理念。所谓生命体育是指全人教育的一种形式,包括对生命健康的关注,也包括通过体育活动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培养和健康生命价值的提升。通过对学生生命体育的教育,激发学生在体育  相似文献   

2.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赋予体育课程全新的理念,体育课也随之转变为体育与健康课,顺着课程改革的潮流,充分利用学校体育教学的独特优势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已成为体育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体育教学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面对21世纪教学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身心健康的人才是新教育的目标,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体育新课标对初中课堂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首先要坚持健康第一,其次是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最后是尊重个体差异,使每位学生都能受益。但长期以来受到智育教育高于体育教育狭隘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中学生身体素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如何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依靠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来改善教学、创新体育教学,笔者作了如下尝试:一、明确创新,转变理念新课程倡导师生建立平等的朋友交流关系,从而实现  相似文献   

4.
席书军 《文教资料》2006,(2):99-100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课程功能、目标、结构、内容、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有了重大创新与突破,明确提出了新的课程基本理念:“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全面发展每一个学生,体现出当今体育教育以人为本,关注了体育运动中的人的新特点、新趋势。现在全国各地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新课程改革,然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能否顺利贯彻实施,这是我们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一、体育教学环境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目前体育教育的现状是,大家都在轰轰烈烈地大谈特谈体育教育改革,体育教学的…  相似文献   

5.
体育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体育课的现状如何?体育新课程在教学方面应有哪些体现?本人认为,体育新课程在教学方面应坚持"学生为主,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以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一个人获得充分发展和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期,也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培养的重要时期。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育教学要求教育者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从培养意志力的内涵、分析当前体育教育意志力培养的不足、意志力培养的方法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扩大试验阶段,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师范院校应该与时俱进,主动应对,努力为这次改革服务,培养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新型教师。针对新课程中改革力度较大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师范院校体育教学应该作出积极的应对。■一、深化认识,更新观念。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决定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师范学校体育主动应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首要一环,就是必须更新体育教师的课程理念。要抛弃落后的传统体育教育观念,加强理论学习,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的内涵。传统的学校体育在健康观、学生观、发展观上都存在…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下,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提出"坚持以健康为第一,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理念.遵循这一理念,我们的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则必须与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区别开来.如何坚持小学的体育教育教学以培养学生品运动兴趣,形成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为主,进而在此基础上起着良好的育人作用呢?笔者以为我们的小学体育教学,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创新我们的教学方法.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教育系统大规模新课程改革下,无论是课程模式、基本理念目标,还是学习内容方式与评价,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体育课改称为体育健康课。体育健康学习的思想就是健康第一,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感受到快乐,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身心上得到全面的健康发展。加强感情教育是提高体育健康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落实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重视感情教育不仅能提高体育健康学习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也是很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程改革主要是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模式进行改革,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改正和补充。新课程标准也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拿体育教学来说,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都有明确的指示,文化知识不再是初中阶段教育教学的核心,体育教学的改革更是突出了健康的重要性,坚持"健康为首,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原则,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篮球作为深受广大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许多教师存在着这样的认识误区:体育教学只要将教材上的体育知识传授给学生,完成规定的技能训练就可以了.这种教学理念是片面的,是不符合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新课程要求初中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基础体育与健康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体育与卫生知识,进行各种体育技能训练,形成体育能力,同时还要在教育教学活动当中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和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使学生养成终生体育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多年从事初中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学中除了开展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之外,还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教学,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与健康教育(新课程名称,即过去的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上,因为只有如此,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的价值才能得以充分体现。那么,新课程背景下与健康教育的教学如何创新呢?  相似文献   

13.
朱峰 《成才之路》2010,(23):36-37
随着《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提升,作为一位体育教师应结合体育新课改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等新的基本理念,在体育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4.
<正>一、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依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由此可见,在新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二、高中体育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1.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5.
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思想的指导下,初中体育教学更加关注"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从体育游戏教学的视角出发,对初中体育教学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育者更新教育观念,突出面向新世纪,创新新生活的课程理念和坚持健康第一,培养体育兴趣的快乐体育理念。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努力建立与新课程理念相吻合的新型师生关系,即平等对话,关爱真诚,合作学习,健康纯洁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王美平 《孩子天地》2016,(4):195-196
体育教育影响着21世纪建设人才的素质,中学的体育教育承载着强健体格、培养健全人格的重任。然而当前我国中学体育教育却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制约着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强健体格的塑造。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理念,中学的体育教育改革,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加大体育教育投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将体育教育的功能不断完善、深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国各地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体育新课程改革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而目前我国体育教学衔接失衡严重,造成了"还债补偿"式的教学现状,从小学到大学的体育教学并无实质性推进。本文主要通过解读当前体育教学现状,分析衔接失衡的原因,探索有效衔接补偿机制的构建,力求创建高效体育课堂。  相似文献   

19.
沈勇 《教师》2013,(16):109-109
个性化教育的理念贯穿在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已经成为小学体育乃至整个教育的最新理念。注重个体差异,发挥学生学习能动性将作为新内容逐步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念不断深入课堂,培养学生树立"健康体育,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完善的品德修养以及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这对体育教学工作者至关重要。一、在教学工作中的体会1.转变教育理念,迎接新的挑战(1)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课改的指导思想: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学习是经验的重组和重新理解的过程,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建构自主的知识活动,使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等得以发挥,情操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