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办第一所新闻学校1946年2月,为适应解放区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新华社华中总分社在江苏淮阴创办了专门培养新闻干部的华中新闻专科学校(见图1),这是新华社历史上创办的第一所新闻学校.华中总分社社长范长江兼任华中新专校长(1946年5月范长江调往南京后,由恽逸群接任校长),包之静任副校长,谢冰岩任教育长.专业分编(辑)通(讯)、电务、经理三科,学习时间为6个月.  相似文献   

2.
《论人民的报纸-1946年初在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的讲话》是范长江1946年在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的新闻讲义.抗战胜利后不久,范长江带领一批新闻工作者从原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驻地——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向苏北重镇淮阴进军.9月,淮阴解放后的第二天,范长江等人进入这座古城接收敌伪印刷厂,重建新华社华中分社,筹备《新华日报》(华中版)的出版和筹建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新专的筹划工作由谢冰岩具体负责.  相似文献   

3.
通讯动态     
新疆军区办摄影学习班为期十八天的新疆军区新闻摄影学习班,1986年12月3日结业。来自全疆各部队的四十五名专、兼职新闻摄影干事和驻乌鲁木齐机关、部队的二十多名摄影爱好者参加了学习。学习期间除听课外,还深入部队、工厂、学校进行了采访实习。  相似文献   

4.
吴谷平 《青年记者》2016,(22):61-63
到7月中旬,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2012届357位毕业生,就业率已经达到98.3%,签约率为96.89%,令人欣喜. 一 2013年3月,上海民办的建桥学院请我出任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一职.建桥学院的新闻专业始办于2000年,2011年4月正式成立新闻传播学院,设有新闻系、传播系、广告系、秘书系,本科四年,1500名学生.我不懂教学,但做了30年的新闻工作,当过记者、编辑、部主任、编委、副总编辑、总编辑、党委书记,办过纸媒、办过网站,知道传媒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发觉学院的课程设置存在“两多”“两少”.  相似文献   

5.
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简称"文华图专")研究部对文华图专的师生、校友等科研力量进行了组织,对文华图专的教学与科研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文华图专研究部创设于该校合作研究的传统之下,并作为其特有的行政组织于1932-1949年前后发挥作用。研究部通过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和组织学生探讨学术专题来辅助课堂教学,促进了《文华图专季刊》的发展,也为文华图专丛书的出版提供了支持,并专门在《华中日报》上设立了"图书与文献"专栏。文华图专研究部在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组织合作研究和沟通在校师生与校友等方面给予了当今以启示。  相似文献   

6.
一九四五年三月到九月,新华通讯社华中分社在范长江同志主持下,在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办过一个华中新闻训练班.我不太熟悉中国新闻教育史,不能肯定这是不是党所领导和直接创办的新闻教育单位中最早的一个,但说它是最早一批之一,恐怕是没有问题的吧!我曾在华中新闻训练班学习,我的一些新闻工作的最基本的知识,就是在那时获得的.三十五年过去了,关于训练班的一些人与事,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值此《新闻大学》出版之际,就回忆所及,草成此文,以供从事新闻教育史研究的同志们参阅.华中建大和华中新闻训练班一九四五年春天,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已经在望.预见到抗战胜利后中国革命将有一个大的  相似文献   

7.
邱沛篁 《新闻界》2002,(1):19-20
20世纪的后二十年,我国新闻教育的数量增长最快。这之前,全国仅有几所新闻院系、不足10个专业,而到20世纪末全国已有100余所大学办了230多个新闻类专业,教职员共1500多人,在读研究生和本专科学生18600多名。这一数据,尚未包括那些没有加入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的院系,因此实际的师生人数还要多些。记得1983年我出席全国新闻教育工作座谈会时,会议曾要求每个省、自治区至少建一个新闻院系,现在这一目标已经远远超过了,甚至有的一座城市就有近十所大学设新闻系或专业。由于新闻传媒事业的繁荣,社会对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8.
2002年8月下旬,自治区人民政府专门召开由各政府部门、直属机构和各大企事业单位参加的大会,表彰新疆经济报社在改革中取得的显著成绩。 《新疆经济报》从1991年元月1日创刊至今的11年中,沿着新闻改革和报业改革两条主线开拓前进,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新闻改革方面,《新疆经济报》已将自己在新闻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的6种新闻写作形式作为改革品牌推向全国,得到了广大读者和国内一些知名专家学者的认可。读者普遍反映《新疆经济报》办得活,内容新,版式美,新闻可读性强,增强了党报的宣传效果。1999年, 《新疆经济报》“政令追踪” 专栏获全国首届名专  相似文献   

9.
郭赫男 《现代传播》2001,(4):121-123
200年 6月15日至 17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主办的“新世纪首届新闻策划学术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全国各地新闻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专家、教授和新闻工作者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的师生共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朱玉泉、副书记刘献君和武汉地区部分新闻单位的领导参加了开幕式及主题报告会.大会共收到《新闻策划》(赵振宇著)和《新闻传播的策划与报道》(蔡雯著)两本专著和15篇论文. 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并于1997、1998两年达到高潮的关于“新闻策划”的争论,虽然规模宏大…  相似文献   

10.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下属新闻网站“温州网”,创建于2000年12月,原是一家市委直属副处级事业单位。2003年并入温州日报报业集团,现有员工50多名,其中在编人员20人。2006年,经国务院新犀办批准,正式确定为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目前,该网站日发布新闻及信息1000多条,论坛和博客注册用户近15万人。网站日均访闻量200多万人次,其中海外访问量占20%。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报纸的信息量越来越多,新闻、评论的增加量是有限的,大量的新闻容量多体现在专副刊上。尤其是在厚报时代到来的当今,专副刊已成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已远远超越了纯文学的传统概念,各类专刊副刊既丰富了报纸内容,又突出了报纸的品位。从某种意义上讲,专副刊办得好坏决定了报纸本身的品质定位。  相似文献   

12.
三月下旬,华中工学院新闻系八五级干部专修生在任课数师指导下,结合新闻专业课,开展了“新闻失实新解”的学术讨论。讨论中,师生们围绕新闻失实的问题,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逻辑学、美学和法律等多种新角度,进行大胆探讨,提出和初步论证了新闻界长期以来很少涉及、研究的新论点。通过讨论,他们都深切地感到:深入地从以上角度探讨新闻失实问题,是发展我国新闻理论、指导新闻实践的  相似文献   

13.
去年初夏,原华中新闻专科学校二期学员到淮安板闸寻根时,非常怀念老校长、新华日报(华中版)社副社长徐进,特别是他上的三堂启蒙课还深深地留在大家的脑海里。那是1949年3月,华中新专校部所在地板闸镇,突然从沉寂中热闹起来,街东的公路上解放大军日夜兼程向南进发;镇西的运河里百舸争流,满载粮草和医药用品支援前线。镇上的乡亲用惊喜的目光迎送着自己的军队奔赴战场,新专的学员在课余时也涌向公路两旁向解放军寄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建立至今,已经整整40年了。1955年,遵照中共中央宣传部的指示,中国人民大学成痒痒 闻系,并干当年开始招生,曾任系主任为安岗。1958年,前身为燕京大学新闻系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停办,,新闻系成建制移至北京大学中文系办新闻专业。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新闻系也随之恢复,从北京大学回校办学。1988年6月,在新闻系的基础上,成立新闻学院,院长为何梓华教授。  相似文献   

15.
从一名基层通讯员到企业新闻干事、特约记者、宣传科长,再到企业报社社长,我在企业新战线上走过了近二十个春秋,在报刊电台发表新闻作品1000多件。回顾我走过的新闻采写历程,总结在新闻采写上的心得,我的体会是做到"九多"。1、多学:这是一个基本功问题。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尤其人们把记者称为"杂家",意思是什么都要学习和了解。要在学习好新闻专  相似文献   

16.
1946年3月初,我从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提前结业,被分配到《新华日报》(华中版前期)工作,从这里,扬起了我记者生活的风帆,留下了我起步的轨迹。华中《新华日报》于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九日在苏皖边区首府淮阴创刊。开始时它是四开两版?来扩大为对开四版。为了  相似文献   

17.
三 1983年,民治新专的第二届毕业生、原《大公报》记者、重庆市政协副主席王文彬和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田伯萍等向顾执中提出建议,民治新专在重庆复校,他欣然同意,并且担任名誉校长。王文彬任董事长,田伯萍任校长。第一期招生200人。顾执中在这年9月远赴山城,旧地重游,向全体学生讲话,回顾了民治的历史,阐述了办学方针。  相似文献   

18.
我到县委宣传部专搞新闻工作两年,在省市级新闻单位发表头题新闻17个。主要经验是及时抓对全局有影响的重大题材。比如,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个体经济发展虽然迅速,多数村庄却忽视发展集体经济,村里一办点公共事业,就得向群众摊派。可是城关镇的南庄村依靠生产队时的集体积累,兴办集体企业,10年来盖学校、硬化街道、打井办电,从没有向群众摊派过一分钱。我觉得南庄村的事对全局有指导作用,于是写成稿子,河南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许多报纸传统的专副刊正在走下坡路,甚至连某些名牌专副刊也已经在相关报纸上消亡。但是,另一种状况却又成了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许多新锐报纸,以周刊为主要特征的各种专副刊,却办得热火朝天。只不过,这些专副刊正以非同以往的面目存在与发展,它们不再是部分读者和编者寻求个人爱好甚至附庸风雅的沙龙,而是和越来越多的人生存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了报业经营的一个重要平台。地方报专刊的兴盛理由第一,细分市场的结果。如果说新闻是满足了大众(或是报纸的目标读者)对新闻的需求,那么专刊满足的就是小众对新…  相似文献   

20.
鹤壁矿工报于六七月份举办了两期通讯员培训班。来自局属20多个单位的42名新闻爱好者参加了学习。经过新闻理论的学习后,由记者带领深入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