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行车中驾驶员需紧急刹车时却快速误踩油门的现象,分析了现有汽车油门防误踩系统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智能油门防误踩系统.该系统通过采集踩踏油门踏板加速度、车速与车距等信息,能快速准确判断驾驶员急踩油门的意图,从而防止驾驶员需紧急刹车却误踩油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了防止驾驶员在紧急制动时误踩油门踏板,通过分析正常和紧急两种情况下,油门踏板被踩过程中的瞬时速度区别,设计了一种具有速度阈值的油门踏板误踩锁止装置.装置运用离心式离合器的锁止原理,即驾驶员在正常加速时,油门踏板被踩踏的速度较低,装置不锁止;而油门被误踩时速度较大,装置中的锁止机构工作,使油门踏板及时锁止,进而防止油门踏板被踩下,有效地防止误踩事故的发生,提高行车的安全性.通过对设计系统实物进行测试,实验表明装置能满足误踩油门情况下的及时锁止功能,与以往的误踩油门系统相比,可靠性和准确性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ABS防抱死系统”这一与物理有关的名词频繁出现于各类报刊杂志中 ,那么 ,它究竟是什么 ?下面着重从原理方面作一简介 .一、什么是 ABSABS是防抱死制动系统的英文缩写 .这种系统可以在汽车制动过程中自动控制和调节制动力的大小 ,防止车轮完全被抱死 ,以获得最佳的制动效果 .二、ABS与常规制动装置汽车上安装的液压或气压制动器 ,称为常规制动装置 .这种装置在紧急刹车时往往将车轮完全抱死 ,使车轮滑移 (拖印 ) ,从而使汽车制动停车距离相对延长 ,并伴有制动跑偏、侧滑和失去转向能力等危及行车安全的现象发生 .为了克服上述常规制动装置的缺点 ,在常规制动装置的基础上 ,研制了一套电子控制的防抱死制动系统 ,即 ABS.从而实现了制动力的自动调节 ,使汽车在紧急制动时 ,车轮不再抱死 ,制动距离最短 ,并保持方向稳定 .常规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 ,是 ABS系统工作的基础 .若常规制动装置发生故障 ,ABS系统失效 .若ABS系统发生故障 ,常规制动装置仍会正常工作 ,只是没有防止车轮抱死的功能而已 .三、ABS的理论分析(一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分析1.地面制动力 ( FB)如图 1所示 ,Mμ 为...  相似文献   

4.
汽车需紧急制动时,由于驾驶员紧张错踩油门踏板,触发制动油门电路系统起控,油门踏板就具有紧急刹车的功能。为使倒车安全,设置视觉盲区小的射频、视频汽车倒车的后视系统。且利用摄像机聚焦原理实现简单的后车距太近的告警功能。  相似文献   

5.
殷亦男 《考试周刊》2011,(60):163-163
ABS是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的车轮防抱死制动系统,是常规刹车装置的改进型技术。ABS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本文在分析ABS的基本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ABS应用中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汽车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出现,逐步取代了汽车的开环制动系统。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车轮每一瞬间时的车轮抱死问题,因而是一个闭环制动系统。  相似文献   

7.
张军 《华章》2013,(19)
汽车 ABS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使用提高了汽车的制动效能,且一直在不断地改进并增加新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主动参与到行车过程中,以提高行车稳定性。制动辅助系统在紧急情况下对驾驶员的制动进行加强,在保持车辆操纵性的前提下,达到最短的制动距离。本文将对轿车 ABS 制动系统的故障特点和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8.
ABS系统能够在汽车制动过程中对被控车轮的制动压力进行自适应调节,防止被控车轮发生制动抱死,使汽车的制动更为安全有效。其原理是充分利用轮胎和地面的附着系数,主要采用控制制动液压压力的方法,给各车轮施加最合适的制动力。由于ABS系统在使用中表现出的稳定性、安全性,现在国内外的轿车、客车生产厂家都将该系统作为标准配置。ABS系统的故障,多数是车轮传感器或其线路问题造成的,本文根据其原理结合具体实例,浅谈对ABS系统故障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一、ABS的由来及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0%到20%的汽车行车事故是由于车轮锁死而侧滑造成的.为了防止车轮制动锁死滑移而引发交通事故,汽车设计者们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制ABS(防抱死制动系统)装置,但当时设计的ABS体积庞大,仅用于航天技术上.二十世纪80年代,ABS逐步在高档汽车中安装使用.时至如今,ABS已经成为现代汽车的标准装备之一,目前在高级轿车和很多大客车、重型货车上装备了ABS.据调查,1999年,仅美国国内销售的轻型货车中有20.62%两后轮装有防抱死制动装置,有71.4%四轮防抱死制动装置.  相似文献   

10.
ABS女人     
要做一个A级的女人,体内该有ABS系统. 被汽车广泛采用的ABS自动防抱死系统,最大的作用,是使汽车在高速紧急刹车制动下能直线停下,不会横冲直撞. ABS的原理是刹制系统不是一踩到底,而是一刹、一放.一刹、一放的话,汽车就不会向前冲,发生意外. 女人不妨将ABS应用于爱情上,ABS的关键在于一刹一放,女人对男人,技巧也在于一收、一放,男人对女人何尝不是? 想管住一个男人,不要只收不放,不要一踩到底,把他锁得太紧,结果只会毁了一段感情.  相似文献   

11.
ABS是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简称。早在20世纪初,人们就开发出了ABS并首先应用于火车和飞机上。现代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是由微电脑对车轮的运动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车轮接近抱死时,微电脑立即发出指令,放松刹车让车轮开始滚动;当发现车轮速度增加太快,其正加速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又能增大刹车压力,阻止车轮滚动。如此往复循环,在1秒钟内可作用数十次,相当于不停地、恰到好处地刹车、放松、刹车、放松,也就是完全由微电脑来控制汽车的“点刹”。  相似文献   

12.
ABS是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简称.早在20世纪初,人们就开发出了ABS并首先应用于火车和飞机上.现代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是由微电脑对车轮的运动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车轮接近抱死时,微电脑立即发出指令,放松刹车让车轮开始滚动;当发现车轮速度增加太快,其正加速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又能增大刹车压力,阻止车轮滚动.如此往复循环,在1秒钟内可作用数十次,相当于不停地、恰到好处地刹车、放松、刹车、放松,也就是完全由微电脑来控制汽车的"点刹".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因油门误踩而引起的交通事故,最大限度地保证驾驶员和车辆的交通安全,该系统以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包括电源模块、稳压电路、电子油门踏板装置、语音模块、超声波测距模块、mpu6050(陀螺仪+加速度)模块、车灯转向模块和车体部分。通过电子油门踏板来控制汽车前进的动力,实现系统防止刹车误踩、与前方物体接近速度过大报警、车灯转向等功能,弥补了目前汽车市场上油门踏板独立运行和车灯固定的缺陷。本系统具有耐用性强、灵活性好、安全系数高、方便升级的特点,并且可安装在不同品牌的汽车上,有助于保证驾驶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四通道ABS系统的分配策略,是通过软件计算出制动瞬间每个车轮的滑移率,并以滑移率为判断车轮有效抓地力的依据,抢在ABS系统工作之前,不断地快速调整相应通道的液压组件,使4个车轮受到的制动力与其附着力匹配,以使汽车防止出现甩尾和侧滑等情况,并且缩短汽车的制动距离。  相似文献   

15.
汽车制动系统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主要操作系统之一,其技术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正常的制动性能是踩一脚制动踏板灵敏有效之外,紧急制动时两前轮、两后轮的压印和拖印距离基本相等,车辆不跑偏,制动距离不增长。汽车制动不灵是指汽车在行驶中,将制动踏板踩到底后仍不见汽车立即减速或停车,制动距离长。目前汽车制动采用两种方式,即液压制动和气压制动。本文针对上述两种制动方式所存在的制动不灵的原因及检修方法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经验少的驾车者在遇到险情需要紧急停车时,往往是狠踩刹车。以为这是把车停下来的最好选择.其实把滚动的车轮完全抱死并非最好的刹车方式,近代设计师们专门发明了一种防止把车轮抱死的刹车装置,其英文名称为anti-lock brake system,中文译之为“防死锁刹车系统”,也称为“防抱死制动系统”,简称为ABS刹车系统.现在ABS刹车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汽车,在我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也及时地把这一问题编入了高中物理教材.但或许是滑动比滚动所受阻力更大的传统影响以及把滚动摩擦当成力的错误认识,阻碍了人们对ABS刹车力学原理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5,(75):195-196
汽车在制动时,若是状况不佳,车轮很容易出现抱死的状况。本文列举了几种典型轿车紧急制动时发生的车轮抱死,并从ABS这种防抱死的部件中分析了抱死的故障原因,在一些电影特技场景中,有的车子是不装ABS的,所以才会看到侧滑、甩尾等多种高难度的刺激场面。对于一些想追求驾驶刺激的高级赛车手,他们同样不喜欢给汽车装上ABS。终究一点,ABS不是给特级演员和高级赛车手设计的,而是针对一般驾驶者,以保证他们驾车的安全。上世纪90年代汽车配置中最受关注的要属ABS,即使是当时的捷达、桑塔纳也不敢说是每车必备,到了现在,ABS已属于基本配置。本文对ABS防止汽车抱死系统如何运作以防止抱死故障做出了适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对汽车的制动性能检测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系统进行了研究及设计.对该系统的总体框架及检测系统软件流程进行了设计,同时以LabView为平台设计了汽车制动性能测试系统程序界面,最后通过实验仿真,对仿真及实车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在汽车ABS有效时实车测量数值与传感器之间的误差仅有0.12%,实车测量数值与汽车轮胎和制动平板之间的摩擦力的相对误差是0.35%,当ABS 无效时,误差是0.56%,误差均在1%以内,从而证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同时为今后ABS汽车制动力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汽车的轮速传感器不足以反映汽车的ABS系统的性能,必须利用滑移率来控制汽车的制动系统.才能达到最佳的制动效果。在日本三菱PAJERO—im型越野汽车的电子控制ABS电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光电控制的汽车的ABS系统,该系统是利用滑移率来控制汽车ABS系统。  相似文献   

20.
从液压制动系统出发,结合车轮制动过程中滑移率变化规律,对ABS系统实时控制模型的建立进行研究,推导出了ABS控制系统传递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