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学习任务群贯穿统编高中语文必修、选择性必修两个阶段的教材,既安排了专题单元的学习,又在其他单元中渗透了“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任务。通过对“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的学习,学生能增长语言积累与梳理的经验、能在探究中掌握语法规律、能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由于“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的教材专题单元较少以及相关教学资源的缺乏,“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的教学仍需要教师加强理论体系的学习、设计专题落实相关教学任务以及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花宝芬 《作文》2023,(4):47-48
<正>将“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与其他的学习任务群相对比,发现“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带有一定的特殊性特点,其不仅贯穿于其他学习任务群之中,且能够和其他学习任务群的表达、鉴赏和探究等相关活动科学融合。同时,其他学习任务群的存在,都要为“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服务。本文对“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进行了任务设计,并进行了详解,以期为后续相关教学活动提供参照。本文所构建的教学活动任务名称为“语言比拼”,该活动以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为重点,  相似文献   

3.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是高中新课标规定的学习任务群,既有专门的学习任务,又贯串于其他所有的学习任务群。如何在其他学习任务群中落实“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教学任务,是当前高中语文新教材教学一项需要探索的课题。本文陈述了在《阿Q正传》的教学活动中落实“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教学要求所做的一次探索,介绍了研习小说中词语降用这一语言现象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4.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不仅是该任务群自身的学习任务,也是贯串高中语文课程其他任务群的一项学习任务。在“毛泽东论说文选读”研习活动中,围绕毛泽东论说文生动活泼的语言特点,梳理、鉴赏其表现形式,探究其形成的原因,从而获得语言学习的启示,切实地落实了“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5.
谢素萍 《教师》2023,(34):24-26
第二学段“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设计契合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的现代价值追求。为进一步提升第二阶段“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水平,文章深入分析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具体教学经验,指出了学习任务群的三重价值与内容要求,并提出教师在第二学段“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中,应采取注重自主积累、创设主题情境、设置开放任务三项策略,实现对第二学段“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高效设计。  相似文献   

6.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提出了6条“学习目标与内容”,其中2条与词汇有关。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这些“学习目标与内容”?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将“词汇积累与词语解释”单列为第八单元。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时或许会存在这样的困惑,第八单元的内容是否需要与前几个单元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了结合的重要性:“每一个学习任务群,都要为’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提出问题,提供资料,准备必要的条件;有些学习任务群也可以与本任务群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7.
吕俐敏 《福建教育》2022,(36):35-38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既是教学理念,又是教学方式。在学生汉字学习的初期积累阶段,教师要利用规律设计任务;在中期积累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梳理与探究的任务,掌握汉语字词的规律,并用规律指导进一步的字词学习。  相似文献   

8.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在现实中遭遇学生不爱学、教师不会教的尴尬处境,其原因与这一学习任务群的自身特点有关,也与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思路存在一定偏差有关。突破“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困境,必须厘清其核心概念,设计基于重要学科内容与学情的教学内容,开发以输出为导向的学习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经由主动探索完成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达至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沈欢捷 《考试周刊》2023,(16):31-35
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内容在不断整合提升,并遵循科学合理的方法分为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作为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既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基础,也是彰显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熟知常用字特点并培养其自主积累的习惯,创设丰富多元化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文章旨在探究“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驱动下的识字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作为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是一切语文学习的基础,是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要关注学生兴趣与情感的激发,要教给其积累与梳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任务群解读】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属于“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该任务群旨在培养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梳理语言现象的习惯,在观察、探索语言文字现象,发现语言文字运用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积累语文知识,探究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提高探究、发现的能力,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相似文献   

12.
文章厘定了“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考试评价发展趋势,提出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测试情境,渗透“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方法及体现语用规律等命题原则,对“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命题进行分析与改进,以推动相关考试评价的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按照课程内容整合程度的不同,分三个层面设置了六个任务群。其中“语言文字积累和梳理”学习任务群是第一层面的,也是六个任务群中唯一的一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一、“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的内涵解读首先,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是该任务群的重要学习内容。语言材料包括字、词、句、段、篇和优秀传统文化等;语言经验是指关注语言现象和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等的积累与梳理。  相似文献   

14.
<正>“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作为六大任务群之首,在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任务群,从对象上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文字,一个是语言,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言与文字相统一。操作层面也包含了两个,积累和梳理,积累与梳理相结合。梳理的过程亦是积累的过程,积累需要梳理的加持才能将消极的语言积累转化为积极的语言运用。它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两个维度。学生通过对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的积累,对汉字构字组词规律的探究,能够养成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15.
王丹霞 《语文学习》2022,(12):23-28
<正>在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比,最大的变化是提出了六个学习任务群,其中,“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是唯一的基础型任务群,其地位可见一斑。“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1]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是语言运用的课程内容载体。学生在积累语言材料、梳理语言现象、初步探究语言规律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与文化自信也得到相应提升。可以说,没有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梳理,其他任务群也无法顺利实施。那么,在初中阶段该如何开展该任务群的教学呢?  相似文献   

16.
<正>“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作为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课程内容的整合程度低,同时具有奠基作用。因此,在组织形式上呈现独有的特点。一方面,学习内容可以渗透在其他任务群的学习中顺势开展,随文识字、写字、积累与梳理。另一方面,基于儿童的生活学习需要,依据学段学习内容,还可以设置典型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  相似文献   

17.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对识字与写字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可根据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通过“追古溯源,探究汉字发展渊源”“身临其境,创设‘感官体悟’情境”“分门别类,建构‘以点及面’支架”等策略开展识字项目式学习,借助递进式的学习活动开展分层教学,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识字动力。  相似文献   

18.
刘云兰 《作文》2023,(48):17-18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所提出的“学习任务群”是今后高中语文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思想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是一脉相承的。其中,“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可以通过相关的语言活动来加深学生对汉语现象的理性认识,以及使学生理解文学语言的灵活性和创造力。将其融入高中文言散文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体验来了解和梳理古代汉语词汇的“一字多义”“古今异义”等语言现象,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以现行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为例,通过对标厘清任务群功能,提炼任务群单元主题,创设学习任务群大情境,基于学段、单元目标,精准转化任务群学习目标,立足真实情境设计任务群学习活动,梳理学习任务群的学习活动实施策略的五个实施步骤,探索单元整体教学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20.
以“我来为你讲首诗”专题学习为例,呈现新课标“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意图、学情分析、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实施过程、反思与评价,为设计和实施学习任务群教学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