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搜集中药外用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文献的处方用药,探索临床中药外用复方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全面收集中药外治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运用频数分析方法探究现代临床外用中药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用药规律。结果:45首方共使用中药81种。使用频次前5位的药物依次为红花(33)、伸筋草(23)、桂枝(23)、制川乌(20)、透骨草(20)。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前3位依次为制川乌、独活、桂枝、虎杖,络石藤、制草乌;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药物核心组合,再通过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算法,形成6首中药熏洗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新处方。结论: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熏洗药物主要配伍是活血化瘀、温经通脉,祛风除湿、和血通痹及消肿止痛,且以辛、苦、温味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五方散加冰片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五方散加冰片局部贴敷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化Fugle-Meyer运动功能测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水肿评分比较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3周后,两组上肢及手的运动功能改善程度、手腕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以及水肿评分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但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结论:五方散加冰片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康复训练方法,有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瑶医药棒循经推按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 hand syndrome,SHS)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瑶医药棒循经推按组)与对照组(康复干预组)。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NRS)、肿胀程度评分、简化上肢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31%,优于对照组的67.8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NRS)、肿胀程度评分、简化上肢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与治疗前评分相比较,经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瑶医药棒循经推按联合康复干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康复干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辨证中药熏蒸疗法对脑梗死后早期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的疗效。方法:脑梗死后早期SHS患者126例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进行基础治疗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中药熏蒸疗法,采用患肢Fugl-Meyer评分评估运动功能,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painDETECT问卷积分评估疼痛程度,肿胀前臂周径差积分评估患肢肿胀程度,并评估辨证中药熏蒸疗法结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早期SHS的总疗效。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中药熏蒸疗法结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早期SHS总有效率达86.88%。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患肢Fugl-Meyer评分增加、VAS、painDETECT问卷积分、肿胀前臂周径差积分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辨证中药熏蒸疗法结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早期SHS有较好的疗效,并且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脐疗法结合中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5例采用脐疗法结合中药六味地黄丸内服,同时对照组单纯内服中药六味地黄丸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51%,对照组87.1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脐疗法结合中药六味地黄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路琦  张永全 《大众科技》2022,24(2):106-109,113
提高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睡眠效率,改善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症状,是脑卒中患者后期康复不可忽略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对于脑卒中后失眠的治疗方法涵盖中西,各有不同,且临床效果参差不齐,通过研究大量国内外文献,经多种方法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文章对近年来中西医在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方面进行一个系统的综述,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失眠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该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神经康复进程,甚至还可导致脑卒中的再次复发。脑卒中后失眠患者多存在肠道菌群中益生菌的减少、多样性的降低等肠道菌群紊乱现象,文章通过论述肠道菌群与脑卒中的联系,以及与脑卒中后失眠的发生发展关系,探讨腹针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理论依据与应用,以期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情绪情感、行为障碍及躯体不适等心理疾病。卒中后引起的神经损害和认知、功能障碍,一定程度会影响脑卒中后肢体、语言功能的恢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也成为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随着中医药的迅速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PSD近年来发展较快,临床证明中医药结合西药治疗PSD更能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更能促进患者肢体、语言功能的恢复,更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雷火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的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于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的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雷火灸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足下垂的临床效果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总结在神经内科针对脑卒中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抽取自2015年9月-2017年1月期间前来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2例,随后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61例患者。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神经内科的康复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有效护理情况,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脑卒中的住院护理中采用神经内科的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康复情况,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深受广大患者及家属的喜爱,应加强其在临床的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因素,为预防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1例脑出血致右侧肢体偏瘫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入院3月前发生脑出血行保守治疗3月,致右侧肢体功能障碍无明显改善,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患者至西藏驻成办医院经过2月系统的康复治疗,患者偏瘫侧肢体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脑卒中发病后尽早给予正确的康复训练和指导,有效的与病人进行沟通是偏瘫病人完全康复的关键为临床提高肢体康复训练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是一组不同病因的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综合征。他汀类药物的问世为脑卒中的防治带来了新的曙光,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血脂水平,同时还具有保护脑及血管的多效性作用。结合实际,针对他汀类药物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雷火灸法结合针刺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疗法,观察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给予改良雷火灸法,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临床观察中药加味柴芍六君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arrhea predomina nt,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加味柴芍六君颗粒中药组和培菲康西药组,分别给予加味柴芍六君颗粒及口服培菲康治疗。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1)治疗2、4周后、治疗结束后第1个月及第3个月随访时,结果两组的证候总积分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1.1%,西药组为70.4%,2组总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4);在单项症状方面排便次数和大便性状等改善情况中药组要优于西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第1、第3个月随访中药组证候积分改善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加味柴芍六君颗粒治疗IBS-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肩锁关节脱位(Acromioclavicular Dislocation)是临床常见的损伤,目前对于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众多,也存在很多争议,尤其是如何选择正确的患者实施手术。因此,全面、准确、细致的诊断与分型有利医生为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降低治疗的失败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此外,细致化的分型,能减少统计资料误差,对比的科研数据具有更科学的统计学意义,治疗才更有可比性。文章通过参阅各大经典骨科著作,文献报道及临床研究成果,就肩锁关节脱位的诊断与分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骨科医师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归补血汤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死亡率及至残率高,对人类威胁极大。祖国医学治疗脑卒中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然而,据检索当归补血汤治疗脑缺血尚无实验动物学方面的报道。本实验采用阻断蒙古沙土鼠(Mongolian gerbil)单侧颈总动脉,建立脑缺血动物模型,而后使用中药当归补血汤给以治疗。对其疗效,从海马区形态学变化给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挑选96名脑卒中偏瘫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降血压、颅内降压、抑制水肿改善脑循环等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以早期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脑卒中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新品浏览     
《科学生活》2007,(3):6-6
有机锗镇痛膏减缓肩颈疼痛你还在为颈部酸痛发愁吗?你是否不喜欢闻止痛药膏的中药味道?现在,日本一家纳米技术产品公司开发出的这种减缓肩颈疼痛的镇痛膏也许可以帮上你的忙。这种镇痛膏用硅和锗合成,主要是利用了有机锗的特性。患者可直接将镇痛膏粘贴在患处,贴上后2小时体表温度会升高1度,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肩颈疼痛等不良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前,脑卒中成为全世界人口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寻求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是临床工作者面临的任务。我们应用降纤酶治疗7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有效率93.6%,患者治疗后血液粘稠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关莹 《科学中国人》2017,(7Z):56-56
目的:通过实验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98名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抢救转运脑卒中患者作为实验样本进行研究,将98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名患者,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在进行院前急救时,对实验组的脑卒中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急救,而对照组的脑卒中患者则采用常规的院前急救护理。再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进行住院时间、存活率与满意度的比较分析。结果:在患者入院治疗后,发现实验组脑卒中患者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活率(P<0.001);且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者的满意程度,发现实验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P<0.001)。结论:实验证明,与常规院前急救护理相比,临床护理路径的院前急救护理效果更加明显,能大幅提升患者的存活率,使其住院时间缩短,值得在临床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