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歧义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存在于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各个层面。歧义是引发幽默的主要手段之一。研究分析歧义幽默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理解语言和欣赏幽默,充分享受语言文化的乐趣。  相似文献   

2.
歧义是每一种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歧义有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但同时也产生大量的幽默,有时说话者故意为之,以达到某种语言效果。引起歧义的原因很多,如语音、词汇、语法歧义都可引起幽默,只有深入理解语言歧义,才能提高学习者对英语幽默的理解力和欣赏力。  相似文献   

3.
歧义是每一种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歧义有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但同时也产生大量的幽默,有时说话者故意为之,以达到某种语言效果.引起歧义的原因很多,如语音、词汇,语法歧义都可引起幽默,只有深入理解语言歧义,才能提高学习者对英语幽默的理解力和欣赏力.  相似文献   

4.
词类活用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本文从词汇语用视角对词类活用进行研究,并通过关联理论对词类活用的理解过程进行阐释。研究表明,词类活用具有语境依赖性,词类活用是由听话人结合认知语境、百科知识等才得以被理解。本研究对增强词汇语用学的阐释力和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理据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歧义是一切自然语言中客观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英汉歧义的对比分析,以期在汉语歧义的辅助下,帮助国内英语学习者认清英语歧义产生的原因和了解消除歧义的方法,形成从多维视角出发把握语言的观念,从而提升理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本文从歧义的形成原因出发,将英汉歧义现象归类为以下四种: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和语境歧义。  相似文献   

6.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正确认识它,对我们阅读古籍,特别是理解汉语语法有重要的意义。上古经典名著《左传》中有充分的论据,可以证明词类活用是有规律可寻的,据此可归纳判断词类活用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歧义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比较特殊的语言现象.所谓歧义就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理解.目前,不同学科、不同流派的不同学者出于不同目的都对语言的歧义现象作了各自的研究,本文就从现代汉语出发,分析歧义句的类型,并且指出语音、词汇、语法等因素都可以产生歧义.而在我们的具体言语交际中,可以利用语音、语境、句法分析等多种方法来消除歧义,使意义表达更为明确.对于歧义现象,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趋利避害,为我们的语言表达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8.
<正>汉语中的奇异现象是一个令人感兴趣又颇有争议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对歧义现象的界定仍存在多种观点。我认为歧义局限于理解层面的短语和句子。从宏观的语言生成的角度谈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歧义的界定,歧义即短语和句子的层面,而在汉语中句子和短语的差别是很小的,可以说仅在于是否有完整的语调,因此这里仅就短语方面从微观角度出发分析歧义现象的类型。一歧义短语的分类主要是由结构层次、语法关系(显性语法  相似文献   

9.
活跃在现代汉语中的成语,是从古代汉语中沿袭继承下来的,深深地打上了古代汉语的烙印,遗存了许多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对成语中词类活用的语法现象进行了探析,具体分析了成语中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以及名词作状语的语法现象,以加深对汉语成语中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成语深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0.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正确认识它的普遍性和规律性,对我们阅读古籍和理解汉语语法特点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