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2 毫秒
1.
董超 《体育世界》2008,(7):10-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数理统计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六所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都呈现“多因素服特性”;男生倾向于对抗性较强、运动强度废较大的运动项目,而女生喜欢运动节奏缓和、运动强度小、对抗性小的运动项目;制约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场地因素、器材因素和教师指导因素;大学生参与余暇体育活动的量、强度不合理,建议讲授参与体育运动的科学方法,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合理性和健身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访问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独立学院大学生余暇参与体育的认知、动机、消费水平、行为内容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通过数据统计,得出独立学院大学生余暇体育参与情况,同时也分析出影响他们参与余暇体育的主要因素。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独立学院大学生余暇体育投入改革和发展提出经验与借鉴,也可为独立学院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人员进行决策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滨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大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积极,动机趋向实际;体育项目主要以跑步、篮球、羽毛球为主;与朋友一起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首选方式;校园体育器材的缺乏导致大学生不能更好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从分析民办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的现状着手,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和比较法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湖北省部份有代表性民办高校大学生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水平、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态度及入学前后形态、机能、达标等情况的调查后,结果表明:民办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体质情况明显低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因素主要表现在场地、器材和师资配备等问题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办高校余暇体育的有效开展的合理化建议及科学化管理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洛阳理工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态度是积极的;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项目、频率、时间、地点和形式以及影响因素等呈多样性;男、女大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诸多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建议学校从教育和引导、体育场地器材建设、体育社团组织管理、课外体育活动组织、指导和教学时间段安排等方面入手,切实做好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工作。  相似文献   

6.
汪青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1):114-1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武汉市部分高校的女大学生参与余暇体育活动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女大学生余暇体育的特点,对如何更好地调动高校女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促进高校女大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及终身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频度不稳定,随意性较大,锻炼时间明显不足;活动项目选择切合实际,注重发展身体素质,并兼顾价值取向;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形式、活动项目、场所的选择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呈现多层次;体育意识差和学校体育设施不足是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对皖西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态度和参与比例不够理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项目、频率、时间、地点和形式以及影响因素等呈多样性;男、女大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诸多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建议学校从教育和引导、体育场地器材建设、体育社团组织管理、课外体育活动组织、指导和教学时间段安排等方面入手,切实做好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工作。  相似文献   

9.
苏北地区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对江苏省苏北地区18所高校的3000名大学生的余暇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大学生的余暇体育活动的动机、活动的项目、活动频度与活动时间、活动的场所、活动的形式以及影响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的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问卷调查,对云南省大学生参加 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有84%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抱有兴趣;2)强身建体、娱乐休闲是我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3)我省约有85.7%的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参加课外体育活动;4)每次活动30min以上的占64%;5)54.2%的学生周六周日参加课外体育活动;6)没有时间和场地器材短缺等客观条件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阻碍因素。  相似文献   

11.
休闲生活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许多失范休闲行为的出现,说明休闲需要规范、需要教育。休闲体育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规范休闲方式,但大学生休闲体育行为的缺乏和失范行为的存在都要求休闲体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对规范休闲与休闲体育进行分析、诠释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高校休闲体育教育情况及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运动休闲之要素——兼论竞技娱乐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运动休闲将成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研究也将成为体育理论的热点和前沿.中国体育迫切需要接纳运动体闲并探讨其学理,最佳切入点是竞技娱乐化.娱乐展现着体育活动的趣味和魅力,成为开展运动休闲的要素,而具体进行娱乐活动时则需要把游戏精神视为灵魂.重视运动休闲的娱乐要素,通过游戏方式,使运动竞技彻底休闲娱乐化,是奥运后我国体育由专业竞技向职业竞技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3.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商丘市320名城市女性的休闲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商丘市女性休闲体育参与度不高,休闲体育活动限于传统项目,且没时间成为制约她们参与休闲体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体育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从诞生之日起它就以其特有的品格吸引着人们参与其中。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休闲时代"悄然而至。本文通过对体育与休闲辩证关系的阐述,指出了游戏是当代体育休闲娱乐活动的催化剂;休闲是体育运动发展壮大的动力源;休闲是体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将大众体育推向休闲化,也可能使竞技体育走向休闲化,休闲最终将成为人类生存的一种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5.
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职业女性闲暇体育生活现状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调查发现,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职业妇女对闲暇体育认识不足,闲暇文化单一,参与体育的意识差,体育消费意识滞后,闲暇生活方式陈旧,对体育的关心程度低.还没有建立科学的、现代的体育新理念.在此调查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休闲教育是提升个人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作为休闲生活重要部分的休闲体育不仅是学校体育的提升,更是休闲教育的结果。文章从休闲教育内容着手,选择休闲体育为切入点,其优势:休闲体育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休闲体育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休闲体育特点符合大学生个性的需要;休闲体育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为完善现今高校体育课程、实行休闲教育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闲暇体育促进健康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长春市高校开展闲暇体育活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认为,大部分学生对开展闲暇体育活动持积极态度,少数学生认识上有误区,认为“没病就是健康”;学生参加闲暇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次数不能保证,随意性大;其原因与学校重视程度、组织管理措施、学生的健身兴趣和场地器材设施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推理分析等方法,对珠三角中职体育教师经常参加休闲体育活动与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群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通过研究了解珠三角中职教师休闲体育活动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休闲体育活动对生活质量存在正向相关影响,尤其对中职教师业余活动、缓解精神压力、增加积极情感、提高身体活动能力等因子的相关性较为密切。休闲体育活动是一种提高珠三角中职教师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江西省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现状。研究发现: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不足;活动空间以学校体育场馆为主;活动内容向娱乐化方向倾斜。提出高校应树立整体的学校体育思想,建立积极的余暇体育消费观,加大对体育场馆、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突出大学生社团在余暇体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福建沿海地区16岁以上农民的体育休闲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农民的闲暇时间较多,活动内容单调,健康和保健意识较弱,体育休闲意识差;体育休闲参与率不足一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差别较大;参加体育休闲的项目单调并以非正规的体育休闲场地为主;参加体育休闲的主要动机是增强体质、形体健美、社交活动、消磨时间、治病保健。影响参与体育休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时间、没有兴趣、缺乏体育休闲设施、家庭负担重和不懂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