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跆拳道运动在体育教学巾不断得到普及和完善.更多的青少年也在跆拳道的学习中受益匪浅。跆拳道推崇“以札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注重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自信心是贯穿跆拳道全过程的精神支柱,这种贯穿跆拳道修炼过程之中的自信心,是激励学生勇往直前、支持学生达到最高目标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2.
苏建波 《体育科技》2010,31(4):26-30
采用文献资料、访问、逻辑分析,对武术爱好者和学生进行随机调查。从跆拳道礼仪和中华武术的武德教育之间的道德礼仪动作、宣传力度、场地设施等方面。跆拳道推崇"礼始礼终"的尚武精神。其宗旨是"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挠"。跆拳道给人们留下的较深印象是,跆拳道练习者始终是在的场合行礼鞠躬,这是因为跆拳道练习者始终把"礼"作为训练内容,强调"礼始礼终"。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学习武术过程中及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为目的。在当今的武术训练中,武术只留下一抱拳礼仪。中华武术先要有武德才能让武术立于不败之地,发扬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冲破单一狭隘的道德意识,构成了中华武术尚武崇德的民族精神。通过对跆拳道礼仪和中华武术的武德教育的对比揭示了学习武术武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更好的发扬中华武术武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跆拳道1988年首次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它要求练习者不仅要学习跆拳道的技术,而且更要注重做人的道理。每一次练习均要求“以礼始,以礼终”,培养人的礼仪、忍耐、谦虚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90年代中期,跆拳道俱乐部进入北京地区后迅速得到北京市民特别是学生和白领阶层的欢迎。目前,北京地区有大小的跆拳道俱乐部几十家,跆拳道场馆多达数百家,这些场馆一部分是俱乐部开设的商业场馆,一部分则是各大高校的训练场馆。  相似文献   

4.
少年儿童有其独特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少儿跆拳道的训练应该根据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结合专项所推崇的“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在训练的过程中使少年儿童逐步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并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和健身需要,使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不仅要喜爱跆拳道运动而且要广泛的参与到其中。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试图以老子《道德经》中的“道”为基础,阐述跆拳道修养论。老子《道德经》中所谓的“道”,具有“自然无为”“不争”“朴素”等特征,认为具有这些特征的“道”可作为跆拳道训练的指导方法。首先,以“损”为原则的跆拳道训练应该消除社会或人类赋予跆拳道训练中强制的人为目的,通过“损”的训练寻找自然规律的要求,减少自身损伤,更能让自身朝着“道”的状态回归,寻找跆拳道的本质 ;其次,以“和谐”为原则的跆拳道训练,就是要放下,领悟世间真理,做到“不争”,不争的心态可促进跆拳道水平的提高与发挥 ;最后,以“知常知和”为基础的跆拳道训练,即在训练中遵守自己的内心,保护自我,摒弃华丽的动作以及争强好胜的心态,达到了这种心态才能够让跆拳道项目回归这项运动最初的本质——防御性,如此才能达到跆拳道项目的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1.跆拳道发展简史跆拳道发源于朝鲜,跆拳道的前身是“花郎道”,它起源于1500年前的朝鲜民间武术,竞技跆拳道是一种激烈的两人对抗性项目,是所谓的跆拳道,跆是指脚踢,道是一种艺术方法。也就是说,拳道是一种以拳和脚并用的艺术方法,由于它是以脚为主,其脚法占70%,所以素称为“脚  相似文献   

7.
武术有“四美”形、神、德、道。“形美”为习武之第一重境界,所谓“外练筋骨皮”;“神美”为习武之第二重境界,所谓“内炼精气神”;“德美”为习武之第三重境界,所谓“尚武崇德,以德服人”;“道美”为习武之第四重境界,所谓“以术求道”,“道”正是中国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习武之人由“形”之外练,到“神”之内修,进而到“德”之培育,最后到“道”之升华,才可以说是完成了整个武术的修炼过程。但事实上,对“道”的追求永无止境,因此,武术修炼的境界也一定是“只有更高,没有最高”。  相似文献   

8.
跆拳道技术多是以腿的踢击为主要进攻手段,“后横踢”是众多腿法中一种简单、有效的表现形式和得分方法。我们根据几年来从事跆拳道运动的经验和感受,简要谈一谈在练习“后横踢”技术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一、提膝是提高“后横踢”技术速度、高度的必要条件。跆拳道的技术表现路线大部  相似文献   

9.
跆拳道由来     
跆拳道的前身是“花郎道”,起源子1500年前朝鲜半岛的民间武技。随着时间的推移,花郎道的擘掌结合了中国功夫和日本空手道的技术,融成了现今的跆拳道。近20年来,跆拳道以其优美的技术动作和有效的健身防身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和普及。目前,约有110个国家和地区,近2000万爱好者参加到跆拳道运动中来。跆拳道亦是非常适合东方人体形的一种运动,它  相似文献   

10.
所谓跆拳道,跆(TAE),意为以脚踢、摔撞;拳(KWON),以拳头打击;道(DO),是一种艺术方法。跆拳道是一种利用拳和脚的艺术方法。它是以脚法为主的功夫,其脚法占70%。跆拳道的套路共有24套;另外还有兵器、擒拿、摔锁、对拆自卫术及10余种基本功夫。跆拳道是经过东亚文化发展的一项朝鲜武术,以东方心灵为土壤,承继长久传统,以"始于礼,终于礼"的武道精神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跆拳道腿法技术训练中迁移途径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和分析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从跆拳道腿法的技术属性、动作结构等方面下手,结合跆拳道技术教学训练实践,运用迁移理论分析了跆拳道腿法技术之间产生迁移的条件和途径,以期为跆拳道的技能教学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跆拳道比赛在2000年进入奥运会,随着运动员技术的不断提高,跆拳道比赛不断在完善。但由于多年来跆拳道比赛收视率不高,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甚至有呼声跆拳道将会推出奥运舞台。跆拳道协会针对比赛的实际情况,动作技术单一,运动员进攻保守,得分动作简单等情况进行分析,对跆拳道赛事进行相应的改变,使跆拳道运动能够更好的发展。文章根据具体实践,浅谈跆拳道竞赛方法的改革,2005年、2008年、2010年三次竞赛得分的变化及2009年、2010年、2011年的参赛资格与竞赛规则为例。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跆拳道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及高校跆拳道课的发展,教学效果太差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培养产生不良的影响,最终导致终身体育的目标难以达成。那么,高校跆拳道老师如何成就高校课堂值得深思。本文试图通过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与锻炼3个方面,加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根据教学经验的总结和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对跆拳道项目的有效课堂进行探讨,总结出合适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根据跆拳道运动的特点,对普通高校跆拳道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形式进行改革,构建了新的跆拳道教学模式。研究结果显示,新的跆拳道课程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年来全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高校跆拳道运动的开展,激发了各高校大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有效促进了高校跆拳道运动的教学和科研,提高了教练员和裁判员的水平,对于推广和普及高校跆拳道运动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全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本文针对全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对完善全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提出具体的对策措施,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分析东方文化意义中的"道"与跆拳道之"道"的关系,诠释了跆拳道中所体现的"道"的涵义,并对其相关的思想内涵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跆拳道是以手脚技术为进攻武器的东方武艺。从伦理道德层面来看跆拳道,最突出的就是跆拳道的"道"中蕴涵着许多礼仪等伦理元素,这对于传播东方伦理道德思想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跆拳道项目近几年的发展,小学生已然成为主题,人们通过跆拳道的练习来增强身体素质,磨炼意志,以达到良好的身体素质。本研究采用跆拳道的练习作为干预手段来了解跆拳道锻炼对小学生速度素质造成的影响,为小学开展跆拳道课程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把实验样本分为两个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每个组实验前后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参数,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参数的比较得出预期结果,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通过跆拳道练习后小学生50m跑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统计学分析分别呈显著性差异(p0.05)和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8.
跆拳道是一项利用拳和脚进行搏击的对抗性运动。随着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运动员的力量、速度、柔韧、耐力、灵敏各方面的素质要求也在提高。文章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结合自身带队经验及训练实践,根据跆拳道项目的特点和规律,对跆拳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研究,供跆拳道教练员或运动员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跆拳道运动的起源、礼仪、特点和作用及其与体育教学的关系;分析了跆拳道运动在国际的发展及我国开展跆拳道运动的有利条件,阐明了跆拳道引入体育教学是面向21世纪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指出中小学武术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跆拳道运动教育体制、精神教育和技术教学分析其对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启示,以期为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