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宋代山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人,生于公元一○八四年(宋神宗元丰七年),卒于公元一一五五年(绍兴二十五年),享年七十多岁。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她的词以委婉含蓄、清秀新颖著称。如“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悽悽惨惨寂寂”,“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均为佳处。她在散  相似文献   

2.
杨奂,本名焕,后改名奂,又名英。字焕然,号紫阳,又名知章,后进称关西先生,乾州奉天(今陕西省咸阳市乾县)人,因又自署奉天老民。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1186)。金末举进士不中,乃作万言策,指陈时病,皆人所不敢言者,未及上而归。后教授乡里,门人百人,植柳千株,号曰柳塘。蒙古窝阔台汗十年(1238),杨奂赴试东平,中赋、论两个第一,受到耶律楚材赏识,荐授河南路徵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在官十三年,六十六岁请老还山,居家读书著述。卒于蒙古蒙哥汗五年(1255),年七十,赐谥文宪。  相似文献   

3.
《新唐书·艺文志》,黄璞《闽中名士传》一卷。璞,原居侯官(今福建福州),后迁莆田(今属福建)。字绍山,一字德温,大顺三年(891)进士,官至崇文馆校书郎。昭宗时,杜门不仕。"黄巢兵入闽,  相似文献   

4.
正郭郁,字文卿,号复斋,汴梁封邱(今河南封丘)人。历任江淮行枢密院令史、宣徽院都事、江浙行省都事、浮梁知州、中书检校官、中顺大夫知高邮府、中宪大夫同知两浙都转运盐使司事、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司事、庆元路总管、福建等处都转运盐使等职,卒于泰定四年(1327)。《新元史》有传。关于郭郁的生年,史书中未有明确记载。笔者目前所见国内学界唯一一例相关研究,即  相似文献   

5.
周敦颐(1017—1073)湖南道县人。原名敦实,因避英宗藩邸讳改名为敦颐,字茂叔,号濂溪,以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荫官为分宁(今江西修水)主簿,后历任南安司理参军,郴县,桂县令,知洪州南昌县,迁为合州判官,又通判虔州,转虞部郎中提点广东南路刑狱,最后知南康,卒葬庐山北。为官清廉,人品高尚。著有《太极图说》、《通书》、《易书》等,为宋代理学的开山祖。著作由后人编辑整理成《濂溪集》、《周子大  相似文献   

6.
戴良(1317-1383),字叔能,自号九灵山人,晚号嚣嚣生、云林,浦江(今属浙江)人。少从吴莱、柳贯、黄潘、余阙学,与宋濂、王袆、陈基等友善,为元明之际金华学派重要代表,擅诗文,有《九灵山房集》存世。至正二十一年(1361)荐授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至苏州依张士诚。张氏将败,戴良尝自苏州至山  相似文献   

7.
苏轼,字子瞻,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因所作诗文语涉谤讪罪被逮,这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流放到今湖北黄州,带罪任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居黄州间初寓定慧寺,后迁居临皋亭,元丰五年春筑雪堂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苏东坡在黄州前后约五年时间,至今留下许多遗迹。  相似文献   

8.
吴士鉴(1868-1934),近代金石学家、藏书家。字絅斋,号公詧,别署式溪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翰林院侍读、江西学政、资政院议员、清史馆纂修。以评骘金石、考订碑板、精研史籍名重一时。与父  相似文献   

9.
曾礕光,字枢桓,一字枢元,号毓秀,谥号文诚,四川洪雅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官至贵州巡抚,光绪元年(1875年)卒于官,《清史稿》有传,惟传主仅列卒年,而无月日.另据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则将卒年列为光绪元年九月十四日(1875年10月12日).今考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有关档案,上述曾礕光卒年为是,但月日为非.  相似文献   

10.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 8月4日:章太炎在狱中作诗悼念沈荩遇害。诗云:“不见沈生久,江湖知隐沦。萧萧悲壮士,今在易京门。魑魅羞争焰,文章总断魂。中阴当待我,南北几新坟。” 8月5日:英国首相斐尔福训令英国驻华公使:“现在苏报馆之人,不能交与华官审判”。  相似文献   

11.
正按语:张鹤鸣(1551—1635),字元平,号凤皋,晚号飘然翁,颍州(今安徽阜阳)人。万历四年(1576年)举人,十四年通过会试,二十年被赐进士出身。初授山东历城知县,后官至太子太师、兵部尚书,从一品。《明史·张鹤鸣传》纪事较为简略,是目前研究张鹤鸣的最主要资料。《张氏族谱》中的《司马公殉难事略》《司马公传》及其《墓志  相似文献   

12.
1984年12月6日信有昇先生文几: 奉到来信,甚感且愧。上周得进官同志电话,误以为庆浩先生已来京欲惠过,而适早有捷克及美国学者相约先后访谈,不能晋接嘉宾,正引为憾事。今知渠中旬方北上,兹定于十八日(星期二)下午二时半在舍恭候大驾。良晤不远, 即叩日安  相似文献   

13.
宋元明三代,义乌图书出版业一直兴盛,士大夫家藏书数千卷者极为普遍,但小农意识浓厚,图书不外借,无大型藏书楼。至清代,金华文风式微,鲜有大家,清戴璐《藤荫杂记》云:“金华府顺治丙戌朱之锡馆选(点翰林)后,一百五十年无继者。”今义乌图书馆收藏古籍45168册,数量超过金华各县市总和,在省内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14.
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二十五卷 (唐)李白撰 (宋)杨齐贤集注 (元)萧士赟补注元建安余氏勤有堂刻本。框高19.9厘米,宽13.3厘米。每半叶十二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廿六字。黑口,四周双边。卷三后剜去七行。杨齐贤,字子见,舂陵(今湖南宁远县东北)人。宋宁宗庆元五年(1197)进士。颖悟博学,试制科第一,再举贤良方正,官通直郎。萧士赟,字粹可,号粹斋,宁都(今属江西)人。宋辰州通判立等之子。笃学工诗,与吴澄相友善。著有《诗评》二十馀篇及《冰崖集》,俱已久佚,独此本为世所传。  相似文献   

15.
一、《事文类聚》中章简公为元绛而非章得象宋人祝穆《古今事文类聚》(下文简称《事文类聚》)前集卷九有十二处引章简公端午帖子词.章简公指元绛.元绛(1009-1084),字厚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知台、福、郓诸州及开封府,又为广东、两浙、河北转运使,召为翰林学士,官至参知政事.晚年以资政殿学士知青州,以太子少保致仕.神宗元丰七年卒,年七十六,谥章简.《宋史》卷三四三有传.有《玉堂集》二十卷③,已佚.  相似文献   

16.
张琍霞 《图书馆杂志》2003,22(11):78-79
沈曾植(1850—1922,字寐叟,号乙庵),浙江嘉兴人,近代学者、诗人、书法家。光绪六年(1880)进士。任刑部主事、郎中等职,在刑部任职十八年,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光绪二十一年,与康有为等开强学会于京师,主张维新。湖广总督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讲席。后官江西广信(今上饶)知府,升  相似文献   

17.
<正>"乌台诗案"是北宋时有名的文字狱。它的打击面之宽,涉及范围之广,实属罕见。而这桩公案的主要受害者,就是蜚声文坛的苏轼。祸因诗起苏轼(1036~1101年)四川眉山人,是我国北宋时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一生在政治上多不得志,常年外放任地方官。1079年4月,苏轼从徐州移知湖州(今浙江吴兴)。正当他雄心勃勃,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暴风雨倾泻到了他头上:他在湖州任职仅仅三个月,就突然被朝廷派人逮捕了。  相似文献   

18.
一版本流布考述张咏(946—1015),字复之,宋鄄城(今山东濮县)人,自号乖崖,以为"乖则违众,崖不利物,乖崖之名聊以表德"。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枢密直学士。尝知升州、杭州等地,并两次于乱后知益州牧。谥曰"忠定",有文集行世,又有门人李畋所撰其语录行世。  相似文献   

19.
石介交游考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人。北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郓州观察推官、南京留守推官、镇南军掌书记、嘉州军事推官。以内外艰去官,躬耕讲学于徂徕山下,世称徂徕先生。服除,入为国子监直讲(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徂徕石先生介墓志铭》,简称  相似文献   

20.
“九僧”是宋初的九位著名诗僧。即剑南希昼、金华保暹(字希白,号慧照大师)、南越文兆、天台行肇(号慧观大师)、沃州简长(号知印大师)、青城惟凤(号持正大师)、淮南惠崇、江南宇昭、峨眉怀古。“九僧”的提法,最早见于欧阳修《六一诗话》。据《六一诗话》记载,“九僧”的诗作当时已经被编为《九僧诗》集,流传于世,但在欧阳修写《六一诗话》时,已见不到他们的集子,而且“九僧”的名字也渐渐被人遗忘,欧阳修就只记住了惠崇。欧阳修去世六年之后,即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的秋天,司马光在游历万安山玉泉寺时,在一个叫闵交如的进士处得到了《九僧诗集》,其中明确记载了九僧的名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