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们知道,要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除了教师的业务素质过硬和教学管理水平较高之外,重要的还有抓好考试这一环节.因为考试是衡量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亦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所指考试系教考分离形式的考试).通过考试,可以了解教师教学水平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了解学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然而,在近几年,由于受到社会上不正之风等等不良因素的影响,成人学员在考试中作弊现象层出不穷,将考场规章制度置若罔闻,它不仅影响着考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干扰了学校对教学质量的正常监控,甚至还破坏了学校的校风和声誉,破坏了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本文试对成人学员的学习动机、作弊心理和作弊手段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考试作弊在大学生中逐渐蔓延,已成为高校考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这是社会上不良风气在学校中的反映。虽然作弊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但它是一种腐蚀剂,侵害教学这个肌体,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和大学的培养目标完全背道而驰。一、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一些特点1.作弊已远不是个别现象根据辽西9所高校联合的抽样调查,大学生在考场有过作弊动机的高达57%左右,其中预谋作弊的约占16%。这些学生考前就有所准备,有的学习好的和差的互相搭档,考试时坐在一起,一旦有机可乘就传递“信息”,甚至交换试卷,照抄答案。有的把重要…  相似文献   

3.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近几年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和社会正处于转轨期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的诚信正受到巨大的挑战,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在学业方面,首先表现在考试作弊。考试作弊由来已久,而目前的考试作弊更是“蔚然成风”,作弊手段层出不穷,因作弊而出现的新名词花样繁多,什么“枪手”、“枪手公司”、“高科技作弊手段”等,令人对考试作弊已习以为常。更有某些学校的课桌文化竟然有“学不在精,作弊则灵;功不在深,会抄就行”的说法。其次,表现在剽窃论文。有的学生对写论文极其不认真,…  相似文献   

4.
目前,学生考试作弊在一些学校已成公害。考试时看书、抄卷、带夹带、传纸条,或偷偷摸摸,或明目张胆,形形色色。一次学期考试,某校有一个班的学生分组行动,集体作弊,还美其名曰:作弊要讲究“群体”效益。 学生考试作弊为什么愈演愈烈?“平时不烧香,临时碰运气”这种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是学生作弊的心理基础.学生对学习缺乏正确认识和科学态度,没有看到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要把知识技能学到手,必须付出一定的劳动代价。平时学习马虎敷衍,却企图在临考时轻而易举地获取高分,只有作弊一条路。有的学生认为“眼下作弊司空见惯,”大家都这样,“法不责众”,一旦作弊被发现,大不了扣分而已;有的则认为,  相似文献   

5.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检测教学质量、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和评定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的重要方法。考试成绩的定量分析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是评价考试质量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利用试卷中包含的信息对考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错误的集中点,帮助教师改进今后的教学,改进考试设计,减少考试设计中的主观随意性,对今后的命题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定量分析,获取有关试题质量的各项指标,以判断考试的有效性,发现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改进,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由于校园内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考试作弊现象在学生中逐渐蔓延,已成为中专学校考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中专生作弊有以下表现 (一)作弊具有普遍性 中专生考试作弊有普遍性。十多年前,学生考试作弊是极个别的现象。一般只限于左顾右盼偷看其他同学试卷,如监考老师看他一眼,即羞得面红耳赤,再不敢有“非份”之想。然而,近年来考试作弊已非个别现象,据调查,在考场上有过作弊动机的学生高达70%左右,其中预谋作弊的占15%以上。这部分学生考前就有所准备,有的是学习差的学生找机会和学习好的学生坐在一起,目的是考试时差生得到照应,有的传递答案(夹在钢笔或计算器里面)。甚至互换试卷,照抄答案,有的学生把与考试有关的内容抄在手上、臂上、桌上等,借机作弊,至于有随机作弊心理的学生也占一定的比例。  相似文献   

7.
考试是学校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检验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评价学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一种手段。近年来,高校学生的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而且作弊手段也五花八门、层出不穷。这种现象的产生和蔓延,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和良好学风建设,严重违反了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危害了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降低了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贻害了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对考试作弊现象予以剖析,进行有效地防治,是整顿教学秩序,治理育人环境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端正考风并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发生,已成为教育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进行深入的思考。本文对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试卷质量的统计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检测教学质量、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和评定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的重要方法。考试成绩的定量分析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是评价考试质量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利用试卷中包含的信息对考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错误的集中点,帮助教师改进今后的教学,改进考试设计,减少考试设计中的主观随意性,对今后的命题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定量分析。获取有关试题质量的各项指标,以判断考试的有效性。发现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改进,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在全面推行学分制管理,提倡教考分离的今天,试卷分析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考试是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了解教师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状况、检查教学质量的一种主要手段。它对于促进教学管理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无论是何种考试都不同程度出现了考试作弊的现象,也就是说“只要有考试,就会有作弊”。参与考试作弊的学生既有平时不用功,成绩较差的学生,又有平时学习较努力,成绩较好的学生。考试作弊虽然发生在个别学生身上,但如果重视不够或措施不利,则有发展的趋势,若任由这种现象蔓延下去,它不但影响学校对教学效果的考察,而且违背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影响学校良…  相似文献   

10.
胡杨 《职教论坛》2007,(24):57-58
考试作弊是由多种因素所构成。从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评价手段等教学环节分析了考试作弊的原因,并提出高职院校应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更新教学观念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等为防止考试作弊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11.
考试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重要的检验方式,是评价教学效果、改进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考试作弊现象较为普遍,本文分析了我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和动机,提出了预防或减少学生作弊的对策和措施,以降低学生考试作弊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高等学校录取新生提供文化成绩,是选拔性考试.近几年来,我省录取新生的比例占报考人数的20%,高考竞争如此激烈,每一名考生都希望取得优异成绩而被高校录取.对于学习好的考生来说,临场发挥正常,才能如愿以偿.对于中等以及学习差的学生来讲,要取得好成绩并非容易.有的考生在考试上大作“文章”,挺而走险,考场上作弊的现象时有发生,作弊的方式各式各样,甚至作弊手段越来越“现代化”,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3.
考试作为测试学生学习成效的一种手段,有着导向、激励、反馈和调控等功能,但实际存在的“考、考、考,教师的法宝”使得考试成为残酷的象征,甚至有的学生谈“考”色变。《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  相似文献   

14.
当前考试作弊现象在社会各类考试中普遍存在,它是人类诚信缺失的一种体现。根据有关规定,学生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但不可以勒令退学)。即使是对考试作弊者给予如此的严惩,每次期末考试作弊者从来没有消失过,反而近几年作弊现象更加猖獗,不但表现在作弊年龄低龄化、作弊手段呈多样化,而且作弊动机日益复杂。通过对46位考试作弊学生的调查发现了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今年高考开始,考生在考试前要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承诺自己在考试中将自觉遵守国家教育考试纪律和有关规定。从夹带、抄袭发展到“枪手”替考,甚至利用手机作弊,考试作弊手段层出不穷,作弊成了社会公害,你作过弊吗?对作弊你又是如何看待呢?你认为怎样才能遏制愈演愈烈的作弊风呢?  相似文献   

16.
潘斌 《现代企业教育》2010,(18):194-195
考试作弊,可以说现在已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对待考试作弊被抓出来的同学不能一味的批评、指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引起深深的反思。有这样一句话,大学生通过大学阶段的培养,使其思想自由,观念正确,走出社会后,对社会风气进行净化,然而现实恰恰相反,学生还没走出社会,就被社会同化,甚至出现了有考试的地方就有作弊行为,它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对学生作弊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并研讨出相应的策略,已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对于考试作弊,各高校一般都规定了比较严厉的处分措施,有的高校甚至直接规定,“考试作弊一律开除”。对考试作弊从严处罚是高校维持正常教学秩序、保证教育公平的需要,但矫枉过正则会带来新的不公。对考试作弊行为不加区分一律开除不但于法无依,不符合法律公平正义的基本精神,有违宪的嫌疑,同时,也违背了高校的教育宗旨。  相似文献   

18.
孙东媛 《双语学习》2007,(11M):47-48
作弊是大学生考试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不仅毒害了学生的心灵,还影响到学生心理的健康状况,更不利于其整体的发展与成长。结合学生的实际,分析考试作弊的原因及造成的后果。提出从学生自身、考试管理、教师试题角度进行防治考试作弊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9.
考试作为教学质量检测的一种重要机制,对高校教育教学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屡禁不止的考生作弊现象严重影响了考试的公正性和考试结果的真实性。本文对高校的考试特点、学生考试作弊动机和手段、考试作弊的危害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杜绝考试作弊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刘茹 《南平师专学报》2009,28(1):104-107
当今高校较为普遍存在着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考试作弊具有着严重的危害性,它不仅干扰了学校对教学质量的正常监控,还破坏了学校的教育教学风气。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及成因的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一些预防考试作弊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