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学生流动党员是新形势下党员队伍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教育管理工作还相对薄弱,一些党的基层组织存在认识不到位、学生流动党员无人管理;管理难度大、学生流动党员无法管理;制度不健全、流动党员活动无法开展等问题,因此必须创新高校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变要我管理为我要管理、变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生硬管理为人文管理、变单独管理为协同管理,使学生流动党员在流动中能够正常参加党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德锐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0(11):102-104,120
当前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挂名党员"、"口袋党员"等现象和"两不找"、"两不管"等管理漏洞。产生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人数多、分布广、就业难且不稳定、流动性大,加之部分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和个别基层党组织对党组织关系接转问题认识模糊,重视不够。破解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盲区"对策是健全管理新机制、探索实行党员证制度和高校党组织加强对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离校前党的组织纪律性再教育。  相似文献   

3.
加强对大学毕业后的流动党员的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中国共产党关于党员管理的要求,党员流动后要办理转移党组织关系的手续。随着改革的深入,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式多样化,大学毕业的党员在党组织关系转移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新情况,出现了大学毕业后流动党员的管理新问题。本从分析加强对大学毕业后流动党员的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对大学毕业后流动党员的管理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社区党建,建立社区党员管理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离退休老党员是高校离退休党组织创先争优的主体,能否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作用,是高校离退休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点.文章对如何激励老党员“老有所为”,建立健全离退休党组织创先争优长效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章强调了新形势下加强离退休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我校离退休党组织和党员的现状,提出了加强离退休党组织建设的基本要求,并从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等角度对加强离退休党组织建设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党建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城市社区中党建存在的党领导核心作用弱化 ,党组织空白点增多 ,在职党员资源没利用好以及社区流动党员缺乏有效管理和教育的问题 ,要搞好社区党建 ,当务之急就是要强化党在社区的领导核心作用 ,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 ,利用好社区在职党员资源 ;加强社区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教育  相似文献   

7.
高校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作为党的宝贵财富,他们在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离退休干部党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因此,加强离退休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政治素质,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对于做好整个离退休工作,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的余热,对于维护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好局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新时期加强高校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流动党员是新时期下特殊学生的党员群体,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中的一部分。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将成为党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以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流动党员管理为例,分析研究了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创新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与管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背景下,在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的机遇和挑战中探讨艺术院校基层党组织教职工党员管理的创新。文章分析了艺术院校基层党组织教职工党员管理中管理理念有偏差、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手段无实效等现状,认为艺术院校基层党组织急需转换党员管理理念、健全党员管理机制、完善党员管理手段,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和艺术院校特点的教职工党员管理模式和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李嘉雯 《时代教育》2010,(3):138-138,147
“流动党员”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产生的,特别是现今民办大学教育逐渐增多的今天,“流动党员”的管理需要纳入研究议程,在保持党组织活动的严肃性的同时,也要考虑高校流动党员实际利益。根据多年的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经验,笔者主要从民办高校流动党员从离校后到找到新的党组织前如何参与党组织活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加强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党建的重要任务。高职毕业生流动党员作为党员管理的特殊群体,其数量逐年在增大,教育和管理难度也在增大。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毕业生党员的教育、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丰富毕业生流动党员组织生活内容,完善与社会、单位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等对策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是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在社会急剧转型的大背景下部分高校学生党员呈现出入党动机复杂化、政治理论水平不齐、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等问题,着眼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高校学生党员的管理模式必须转换党员管理理念,健全党员管理机制,完善党员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3.
正一校企共建基层党组织互助模式的产生(一)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到非公企业从业的大学毕业生等高知识群体越来越多。在非公经济领域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任务日益重要而紧迫。全国非公企业中党组织和党员已达到相当规模,2010年底共有党员350多万名、党组织近30万个,还有大量尚未接转组织关系、亮明身份的流动党员,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日益成为巩固和发展党的组织基础的重  相似文献   

14.
张靓 《现代企业教育》2014,(12):186-186
基于当前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数量不断增加的形势,高校和社会基层党组织关于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服务管理问题日益突出,两方面针对流动党员的管理都缺乏系统思路,不能及时有效地实现管理对接,从而造成了党员管理的空当。本文通过建立高校社会互联互动机制,推进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使流动党员尽快落实党组织关系,有多个平台参与党员教育活动,持续发挥党员先进性。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方面,关系着党组织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建设。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农村党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即党员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断层"问题突出、文化程度与学历水平偏低、党性意识淡薄、信仰不坚定、流动党员规模大、管理难度大。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党组织自身的主要因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善:村党支部增强使命感,拓宽党员培养渠道,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加强继续再教育、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机制、选拔农民群众需要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16.
高校流动党员是游离于基层党组织之外无法实行有效管理的特殊群体,具有学历高、党龄短、分散范围广和流动频率大等特点。应用新媒体典型的交互性和全域性特点,构建网络党建平台和手机党建系统,以服务流动党员为核心建立新的党员管理模式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新时期高校离退休人员的特点分析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在长期的教学、科研、育人环境中,铸就了高校离退休人员群体有别于其他行业离退休人员的特点:一是文化层次较高。高校离退休人员中干部占大多数,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占有相当比例,整体素质较高,渴求尊重理解,侧重精神需求。勤奋、严谨、自尊、律己是他们普遍的性格特征,自尊自重、希望理解是他们精神世界的主流意识。二是党员人数多,党组织健全。高校离退休人员中党员所占的比  相似文献   

18.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与时俱进,重视在校办中小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忽视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的问题,加强校办中小企业中党员的教育、管理及组织发展工作。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及党员的参与决策能力。建立有效的参与途径,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保证企业依法经营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大学生“双向选择”就业制度逐渐实施以及基层党组织建立不完善等因素,导致相当部分高校毕业生党员成为“口袋党员”或“无家党员”(统称“毕业生流动党员”)。针对这个新问题,应当采取建立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机制、建立社区党支部、实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创建‘‘网络党建’’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嵇娥 《华章》2012,(28)
高职院校流动党员是高职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一个十分重要而且特殊的群体,其数量正在不断增加.这一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党组织的先进性与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望,因而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落实好此项工作.本文认为,高职院校流动党员的管理与教育的途径主要有:改进流动党员组织设置模式、简化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手续、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方法、完善流动党员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