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电影文化交流过程中,字幕成为最为重要的工具.相对于配音而言,字幕可以摆脱音节的束缚而专注于语义的传达,因此成为电影文化交流过程中翻译领域关注的重点.字幕翻译就是将源语言译成目标语言并置于屏幕下方,同时保持电影原声的过程.字幕翻译是语言转换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源语言化、口语化、集中化的笔译.电影字幕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一种,所以它与一般的文学翻译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当然字幕翻译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简洁性、通俗性、广泛性、综合性和文化性.①  相似文献   

2.
从没有一个国家像今天的中国这般。如此重视母语以外的语言。英语,在中国大多数城市里是从小学就开始的必修课,它甚至居于比母语还重要的位置。而在英语蓬勃蔓延的同时,发生在2004年末的2个评选,却把这个语言在中国的境况推到一个颇为可笑的境地——不久前结束的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的评选中,三项翻译奖均告空缺。之前在上海举办的卡西欧杯翻译竞赛中。同样一等奖空缺,而二等奖被—位新加坡小伙子捧走。固然。翻译和外语学习分属不同领域,然而在几乎全民学英语的基数下,优秀笔译人才的奇缺让人惊奇。是我们的外语教育有什么不对,还是“翻译”本身出了问题?有人说,中国现在难出翻译大师,因为尤其笔译中的文学翻译是一种寂寞而艰辛的工作;也有人说,中国现在优秀的年轻译者都去做口译了,尤其是口译中难度最高的同传。似乎同传译员取代了当年的文学翻译大师。成为现在中国外语翻译最高水平的代表。事实真是如此吗?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视传媒的发展,电视新闻节目成为观众了解国内外大事的重要窗口。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环节。众所周知,新闻写作属于应用文的写作,与文学写作有着很大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是追寻新闻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新闻写作是从文学写作中脱离出来,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的一种特殊文学写作方式。因此,文学技巧可以巧妙的应用于新闻写作中,对提高新闻作品的语言色彩有着很好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在新闻写作中借鉴文学手法的技巧进行了论述,对创造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春梅 《大观周刊》2011,(13):106-106,27
人在各自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自己的语言,这些语言分属于不同的语系。不同语言之间人们的交往使翻译活动必不可少,事实上,翻译是项极其古老的活动,几乎同语言本身一样古老。翻译是实践活动,同样受到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译者不可能将源语言的东西包括形式意义的各个方面完整的通过另一种语文表达出来。翻译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两种语言之间的妥协。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李丹和方于夫妇为翻译《悲惨世界》,用了50年时间的感人事迹.同时作者也论及了翻译是一部作品在另一种语言环境下的“伟大的再生”.  相似文献   

6.
E-BOOK版权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作品数字化发表中的版权电子图书E-book作为一种新型图书,其实质是将著作权人作品数字化,并提供给阅读者下载、浏览等,依据数字化作品首先发表权情况可将电子图书分为两类:1.将传统媒体已发表过的作品进行数字化后作为电子图书。目前关于这类数字化作品是否享有著作权问题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数字化作品实际是用一种语言方式将数字化前的作品翻译而来,两者在信息量和表现形式上均有了本质的区别,因此数字化作品也具有独创性,享有新的版权保护,其著作权不再属于原作者而属于网络信息传播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数字化转换属于复…  相似文献   

7.
文化词语在《家》英译本中的实现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生存环境有很大的共性,每一民族的语言符号都能表达该民族全部生活经验,所指与能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因此各种语言之间也有极大的共性。各种语言只是形式各异,一种语言表达的意思可以用另一种语言符号表达出来,这就是翻译的基  相似文献   

8.
英语的一个独特荣耀是其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是由非母语作家创作的。不同于身处或来自前殖民地(如印度等地)的作家,英语是他们的官方语言,民族文学也是以英文写就的。这些非母语作家独自进入这个语言,其间的生存、挣扎及取得的成就也大多是个体的——在短期内对集体的意义不大。然而,这并不等于否认他们和母语作家之间有相  相似文献   

9.
当代的翻译,无论是语言翻译,符号翻译,或者是文字翻译,在多数情况下,其目的都在于传播。特别是文字翻译,为了取得广泛的传播效果,通常采取书刊出版的形式。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翻译出版是文字翻译成果的延续和传播;是一种文字转换成另一种或多种文字之后,在传播面上的进一步扩散。可见,翻译与出版两者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本文仅就社会主义翻译出版学所涉及的若干问题(主要是文学翻译出版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开放性历史语境中,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对话总是少不了的。这种文化交流和对话要凭借一定的中介手段和转换方式来进行,于是便有了翻译。翻译的功能就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信息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以利于这两种语言文字所在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文学作为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艺术形式,它在不同民族文化中的流通,自然更离不开翻译这一中介和方式,这样也便产生了翻译文学这一特殊的文学样态。在中国文学史上,这种特殊样态的翻译文学的大量出现,当然以近代为最先。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外国资本的强…  相似文献   

11.
五四运动不仅仅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同时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转型期.当前,对五四文学的研究中,翻译文学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翻译文学是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产生影响的最重要环节,没有翻译文学就不会有近代中国文学的革新,也不会有当代文学的丰富多彩.五四翻译文学为近代文学提供了借鉴和模仿的素材,即中国化的外国文学.五四翻译文学不但繁盛了新文学,同时也推 动了新文学的发展,更是直接参与了新文学历史的构建,是我国文学体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一、五四时期中国翻译文学概况 1.中国翻译文学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2.
骈体与散体是古代公文写作中常见的两种语体.两种语体在写作上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绝对地推崇某一种语体而贬斥另一种语体是不合适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骈中有散或散中有骈.公文中的骈中有散主要有三种情形,它们分别是属于公文格式范畴的散句和短语,虚词,与内容直接相关的散句;散中有骈的情形也是三种,即寓骈句于散句之中,骈句与散句的交错运用,骈句的连袂使用.  相似文献   

13.
文学翻译出版中的编辑权力话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翻译是一种社会化行为,译作必须经由出版、传播,并被他人接受,才有可能实现其社会价值.在翻译出版过程中,编辑既是翻译内容审查者、出版过程协调者,也是译文读者同盟军和翻译质量把关人.编辑行为是对原作、原作者权威的一种解构,同时也是对编辑话语权力的一种建构.然而,在不同出版环境下,编辑的话语权并不相同.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译介过程中,很难找到在语言和专业知识方面都很出色的编辑.译稿的部分编辑任务落到了译者身上,造成译者代理编辑行使职权的现象.这种代理编辑行为有其内在原因,也有其潜在风险,需要进行仔细辨析.  相似文献   

14.
杜立  庞文芳  孙建 《大观周刊》2011,(31):109-109
在文学翻译的开始,政治文化对文本的选择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操纵作用,而意识形态与翻译文学之间则存在着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往往是构成翻译文学生成、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妙喻,是一种很感性的语言的表达方式。(一)语言的形象性,修辞手法使语言的表达变得具体、鲜明、生动。不过这在文学的撰述过程里面,往往是不自觉的。它是一种很感性的语言的表达方式。事实上这类妙喻在诸多非文学作品中,倒应有尽有。反而在近时的文学中不多见,尤其是先锋写作、新人类写作,直往平  相似文献   

16.
我国对非洲文学的翻译和引入近百年之久,并在"十七年"和"新时期"之后出现过翻译出版小高峰,但无论是作品数量,还是翻译出版的持续性、自觉性和主动性等都呈现总体较为零散、单一和薄弱的特点.非洲文学中国化的现状既是由非洲文学本身的语言多元和文学现状所决定,也受到中国文学翻译界对其观念偏颇所局限.非洲文学在造成中国文化语境中对世界文学版图重要单元认知遮蔽的同时,也为中国文化与"第三世界"文学的翻译出版交流提供了一个未来可深入开垦的文学资源.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它不单是语言的转换,更确切地说,是文化的转换.汉英两种语言具备不同的特征,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由于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中国人从出生之日起就开始"研究"汉语,在讲汉语的环境中生活,受汉文化的影响,汉译英时就容易产生中式英文.  相似文献   

18.
闫庆博 《出版广角》2016,(14):46-47
梅子涵先生的《麻雀》在我国当下的儿童文学领域中,可以说是独具个性的作品.文章从《麻雀》写作的题材、背景个性化,写作内涵的深刻性、多样性,以及写作语言的鲜明个性来阐述这一作品的文学价值以及对儿童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浅谈汉诗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里一颗耀眼的明珠 ,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由于千百年形成的民族语言和文化传统 ,一种语言诗歌中的韵律、对仗、比喻、典故和双关在用另一种语言进行表达时 ,往往受到联想效果、文化默契诸方面的限制 ,诗歌翻译成了文学翻译中的难题。本文从词语、文体、内容、思想、感情等方面浅谈诗歌翻译如何突破种种障碍达到“意美”和“形美”。  相似文献   

20.
翻译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是人类借助符号进行思想交流、文化传播的中介环节.在信息全球化的语境中,翻译成为一种大众文化的职业.翻译的本质见于符号转化,即信号编码和解码,它反映了人的符号存在.语言翻译的本体特征在于跨文化传播,这是由语言和文化的内在关系决定的.翻译具有文化和传播的双重性.文学翻译是翻译的重要内容,经历着欣赏和再创作两次审美体验,其过程包含着艺术审美价值,表现为情感化、人物性格再造、形式美重建等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