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秦树忠 《科教文汇》2011,(36):127-127,139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推广和实施的关键和突破口。新课程视野下化学课堂教学观念应体现"三个转变",即从关注"以教论教"真正转变为关注学生的"以学论教",从关注"具体的教材教法的探究"转变为关注"有效的教学策略的探索",从关注"知识的传递"到真正关注"学生知识的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2.
对"寺村语法"的日语教育理论进行了梳理和介绍。主要从教学语法的角度论述了"寺村语法"的"解释语法"属性和"表达语法"属性。又分别具体介绍了这两种语法属性下的句型。即:结构句型和表达句型  相似文献   

3.
对高校图书馆的隐性教育功能进行研究,借鉴"尊重的教育"理念,提出把"尊重的服务"作为隐性教育的重要手段,并从"尊重的服务"的内涵、具体内容、面临的挑战3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4.
从"以人为本"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理念出发,阐述了人性化服务在图书馆服务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人性化服务的具体标准和具体内容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陈美丽 《内江科技》2009,30(10):178-179
本文就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如何保证语文"两性统一"这一课程基本特点的落实进行教学反思,主要从阅读教学角度简述目前中职语文课堂"两性"不统一的情况并分析其原因,重点总结能有效实现"两性"统一的一些具体教学措施,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重申课程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许霞 《科教文汇》2010,(35):169-170
小班绘画教学时,常有幼儿说"我不会画"。面对这些幼儿,教师应分析他们不会画的原因,了解具体原因,从兴趣入手,给孩子提供适宜的支持和帮助,让"不会画"不再成为他们的借口。  相似文献   

7.
林清珍 《内江科技》2011,32(3):180+195-180,195
本文以国家对中职生免学费政策为案例,从一个微观角度对中职德育教育"三贴近"原则进行具体解读。提出把免学费政策融入《德育》教材,结合到"做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者"、"诚实守信"和"感恩奉献"三方面内容中来,使中职德育教育能根植于学生头脑中,内化成学生的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8.
"语境"的元哲学问题虽不是技术哲学研究的内容,但将这一理论应用于技术哲学研究,使技术哲学研究从抽象走向具体,从单一性走向系统性,从两极对立到相互融合,从而影响了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纲领的形成和研究范式的更替,同时对技术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论文以分析"语境"的含义为切入点,从上述三个方面论述了语境论对当代技术哲学研究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而指出技术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从关注技术"本身"转向关注技术创新,尤其关注技术创新和文化的相关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数学物理方法是物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文章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出五点改革措施,并详述了改革的内容及其特点。通过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并使数理方法这门课程从"难教、难学、难懂"转变为"易教、易学、易懂"。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要素为"血缘、情理、入世",这三个要素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一体、伦理政治、人情主义"的运行原理,并继而形成了"天下一家、人格平等、匹夫有责"的政治文化特征,映射到企业经营、管理上便是中国传统企业的特殊管理文化模式,即"大家庭"式的组织结构、"家长制"的管理机制、"德得相通"的管理心态和"返本回报"式的管理过程。中国现代企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又不得不面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现代企业伦理作为行为背景和发展根基,同样要求实现多方面、多层次的转变。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价值理念上实现从"家国一体"到"价值生态"的转变,在企业价值目标上实现从"伦理政治"到"价值融合"的转变,在企业价值实践上实现从"人情主义"到"价值具体"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付芳芳 《科教文汇》2012,(7):47-47,60
本文主要对"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以适应图像处理新技术的发展。同时本文根据独立院校学生的特点,具体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实验教学等方面入手,并结合"学生研究计划"项目,对本课程进行了改革创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2.
"工程光学设计"课程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光机电一体化方向的一门重要必修课,文章从教学现状和教学难点出发,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和进行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改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开展"自学引导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愿望。在简要说明"自学引导型"教学模式的基本涵义后,针对信息技术课的具体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实践。运用小组合作式的"自学引导型"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思维方式,突出了信息技术教育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EDA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将EDA技术引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目的,阐述了EDA的具体设计流程,并以VHDL语言描述一位全加器为例进行具体说明,表明EDA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杨文选 《未来与发展》2010,33(11):81-84
"美好生活"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那么什么是美好生活?显然不同社会对其具体内涵的理解存在差异。德尼·古莱教授认为,"维持生命、尊重和自由"是所有个人和社会都在追求的美好生活目标。美好生活必须通过发展"拥有"足够的物品,但物品富足并不等于美好生活。古莱从伦理学视角研究发展的思路及其观点,对于目前正在苦苦反思"发展为了什么"的中国社会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软件外包产业对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影响入手,分析了当下软件人才培养的不同模式的具体特点,结合无锡-IBM实训基地的实践,探讨了"IBM培训课程体系+企业个性化的定向培养"的混合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宋裔桂 《科教文汇》2012,(22):85-86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给出一个个的学习"任务",以完成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自己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操作。"任务驱动"主要结构是:创设情境、提出任务、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8.
任怡 《科教文汇》2012,(1):91-91,156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拥有优秀的军政素质和博大政治功业的君主"[1]。自古以来,史学界对其褒贬不一,评价秦始皇"残暴"的人也不计其数。本文从历来指控秦始皇"残暴"的事件出发,分析史书记载中这些事件的历史背景、前因后果,并将其行为与前朝后代君王作比较,来说明联系具体的时代背景和实际情况,秦始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残暴",所谓的"残暴"是因种种社会和现实原因已被夸大。  相似文献   

19.
李超虹 《科教文汇》2010,(19):193-194
在税制实施的过程中,一些不法分子采用虚开、伪造和非法买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手段,进行骗税的犯罪活动,严重破坏国家税收秩序,给国家利益造成巨大损失。笔者经过多年的执法实践,对惩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中虚开的行为方式的具体三种情形中存在的行为条件模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主张,对惩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中出现的疑点和难题从"流通环节"、"属地管辖"、"行政执法部门移递"等方面展开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胡明钦  程来星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6):185+316-185,316
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提出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要措施与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