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经济新闻是指电视媒体对人们的经济活动的重要事实的及时报道。在电视新闻中,经济新闻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经济新闻的非事件性和抽象性,使得电视摄像机难以捕捉到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镜头,电视画面难以具有可视性。如何生动活泼地报道经济领域的变动,成为困扰电视工作者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2.
一、经济报道“见物不见人”的倾向,是造成经济报道枯燥、呆板、肤浅,乏味,收视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增强电视经济新闻的可视性,首先要更新经济新闻观念。长期以来,我们把经济工作当成经济新  相似文献   

3.
电视是一种视听结合的新闻传播工具,它比较适合于报道具有较直观具体、可视性较强的动态性新闻,而对于比较抽象概念、可视性较差的经验性新闻报道就受到一定的局限。社会新闻一般都有较具体直观的形象和确实的新闻事实,其可视性最强,因此也就最适宜电视特点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中央电视台每晚的电视《新闻联播》,吸引了广泛的观众。人们通过电视荧屏这个新闻橱窗,可以迅速地看到国内外各类新闻现场的图景,可说是“身在荧屏前,目睹天下事”。但是,就联播的国内新闻看,多少还有单调、刻板、公式化等缺点。要把电视新闻办得更有特色,更吸引人,在促进四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认为,电视新闻一定要讲究可视性。要讲究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就要根据电视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评论是新闻评论体裁与电视媒介相结合的产物,在意见性信息传播形态中占有重要位置。要做好电视评论节目,关键是做到电视的直观性与新闻评论抽象思辨性的统一,通过强化可视性这一电视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来达到增强评论说服力的目的。①因此,电视新闻评论要以逻辑的力量说服观众、打动观众,思维方法的运用至  相似文献   

6.
一个新闻工作者写作的每件新闻,无不企盼着广大受众乐于接受。这就要增加可听性、可读性、可视性。如果把广播、报纸和电视这三种新闻工具作个比较,电视的可视性就略显优势。道理很简单,电视新闻属于视觉新闻,或日视听新闻,画面、解  相似文献   

7.
张坤 《新闻传播》2016,(4):80-80
提高电视时政报道的可视性,关键要增强时政报道的新闻性。新闻性就是把握真实、及时和故事等属性,从背景和细节中挖掘时政报道的新闻内核。从一定意义上讲,实现电视时政报道新闻性是改文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电视画面是电视时政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得体的编辑,对增强受众现场感、参与感,提高时政新闻的可视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电视画面能够直观、生动地展示正在发生、进行的新闻事件。然而,就大多数时政新闻而言,在表现新闻的现场感、参与感方面较为欠缺。通常,时政新闻中的会议较为枯燥、空镜头太多。文章从电视画面编辑工作规则、提高时政新闻电视画面编辑工作质量的有效策略两个方面进行了浅析,以期对电视时政新闻从业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通过电视传播新闻,比报纸、广播更具有优越性.它有形象、语言、文字、音响等手段,既有可视性,又有可听性.但是电视作为新闻传播工具,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它在社会上的影响,还落后于广播、报纸.要改变电视新闻落后于广播和报纸的局面,关键之一是要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优势.根据几年来电视新闻的实践经验,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经济新闻离不开生产、技术、数据,往往容易发生枯燥、单调、空洞等通病。怎样改变这一状况呢?笔者认为,改革经济新闻的写作技巧,应借鉴电视新闻表现的技法,以精巧的剪裁,细腻的描摹,把最有新闻性的场面或情节凸现在受众面前,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视性。这种可视性,不是鸟瞰全貌式的有闻必录,而是纪实性的再现式的描述;不是罗列事实式的记流水帐,而是要下功夫抓住其中最具有新闻性的高潮部分写深写透。这高潮往往就是经济新闻事件发生与发展的关键情节,或经济新闻人物活动的中心场面,或经济新闻事物诸种矛盾斗争的集结点,或者是经济新闻人  相似文献   

11.
廖尼峰 《声屏世界》2006,(12):37-37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生活越来越受到百姓的关注,经济宣传的地位也越加重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虽然在新闻工作中不能简单化为“以经济报道为中心”,但它无疑是当前新闻宣传中的重头戏。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经济新闻是由数字和难懂的术语堆砌而成的枯燥乏味的材料。提高电视经济新闻的可视性,是新闻媒体一直在积极探索而又没有很好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要提高经济新闻的可读性要从精心策划入手。目前,经济新闻的策划方式日趋灵活和多样化。以策划的时间来划分,可分为新闻事件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策划。事前策划。指在不违背经济规律的前…  相似文献   

12.
宋连昌 《传媒》2003,(5):52-52
电视新闻是电视中的主打节目,在诸多节目中一直处于领衔的地位,同时它也是舆论导向的重要标志。多年来,电视新闻在传递信息、引导舆论和弘扬正气等方面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现在的电视新闻还有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是它的可视性不强,从而大大影响了它的收视率。 如何才能提高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呢?我认为: 第一,在新闻内容上要进一步精心选择。新闻节目的好坏关键取决于它的内容。应该多播一些人民群众关心的、与他们生活联系紧密的最新的新闻。目前,电视新  相似文献   

13.
中央领导同志要求各级党委领导和新闻单位的同志一道,研究如何不断提高新闻宣传的水平和效果,把报纸、广播、电视办得有吸引力、感染力,使读者、听众、观众爱读、爱听、爱看。这就是说,报纸、广播、电视上的新闻要有可读性、可听性、可视性,三性也可泛称可读性。中央领导同志谈到新闻的特点时指出,新闻的特点,可以作多种概括,除了党性以外,还要注意真实性、时效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4.
王玺 《新闻世界》2009,(6):49-50
本文通过对于出现在近几年的电视新闻从告知新闻逐步走向讲述新闻故事这一现象的反思,分析了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认为:“电视新闻故事化”是应运而生,它实现了电视语言的回归,增强了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可信性,同时,我们要进一步提高电视新闻质量,避免新闻泛娱乐化。  相似文献   

15.
林昇辉 《新闻世界》2012,(11):29-30
电视经济类节目内容以真实性和实效性为原则,强化电视经济类节目的主题策划以及形象包装,增加收视率和可视性,对这类节目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地方电视台经济类节目研究的基础上,浅析电视经济类节目的策划。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标志我国经济体制新旧交替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何做好经济报道,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当前新闻界一个热门话题。各家新闻单位在加强经济报道的同时,纷纷提出了经济报道的转轨问题,本文也就电视经济报道的转轨谈一点粗浅看法。经济报道要转轨过去我国的经济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屏幕上经济报道的内容与形式,也就具有计划经济的特征。屏幕上的图像和解说基本上是以生产为中心,报道内容单调,可视性和  相似文献   

17.
如何使电视经济报道的思想性与可视性完美结合,让观众能够喜闻乐见,这是我们搞经济报道的同行们值得认真思考探讨的问题,本人就当前电视经济报道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些改进意见。1.要注意贴近生活经济报道的主要功能是传播经济信息。以往经济信息留给观众的印象是,产值利润、产品发布以及开业庆典等模式化报道,不仅枯燥乏味,而且还带有二类广告的嫌疑,缺乏指导性和实用性;另外,会议新闻特别多,好像荧屏在展览人头。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评论,它担负着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职责,这就决定了它与普通新闻相比较有其特殊性.具体到电视述评节目的选题,这种特殊性在新闻价值上集中体现为:代表性、冲突性、可视性和示范性.  相似文献   

19.
论电视新闻的深度与时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在信息爆炸时代,新闻传播(特别是广播、电视新闻)发生了质的飞跃——传播信息不仅要快,同时,受众又往往被眼前漫天飞舞的信息“轰”得眼花缭乱。这就要求记者,在重大新闻面前必须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可视性,努力把第一落地时间的新闻做新,把第二落地时间的新闻做深。笔者作为一名电视记者,下面想着重谈一下电视新闻的深度与时效性。从现代传播学的效果看,电视在各种传播媒介中效果最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视具有题材多样、声画并茂、视听兼备、内容丰富、时效性强等特点。电视所特有的表现形式,说明加强电视深度挖掘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20.
关跃进 《青年记者》2017,(20):51-52
电视短新闻是电视新闻报道中经常采用的基本新闻体裁,它可以迅速、简要、及时地对新近、正在或者即将发生的事实和事件进行电视报道.它的时长在1分30秒之内(包括1分50秒),报道的是新闻事件的概貌,而不详讲新闻事件的经过.电视短新闻以其短、快的特质契合了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适应了电视线性传播规律,能满足受众快速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是电视新闻记者手中重要的“武器”.同时,电视短新闻要捕捉到鲜活的现场画面、节点性画面、现场声、同期声等电视新闻元素,对电视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电视新闻实践中,一些记者轻视电视短新闻,认为长新闻更能体现水平;一些记者由于自身能力原因,采编的电视短新闻生硬、简陋,可视性差;一些新闻节目为保障节目时长,从编辑思想到考核都鼓励采编长消息,人为拉长单条新闻时长;这些造成了一些电视短新闻质量不高、数量不够的现状.笔者在近20年的电视新闻实践中认识到,电视新闻记者要采编出合格的电视短新闻,在电视短新闻这个“螺蛳壳”里做出“道场”来,需要具备以下四种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