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在“全民健身”背景下,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取得了阶段性的创新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凝聚着民族智慧、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性格,在助力人民群众强身健体的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形成民族理想信念和建立文化自信。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襄阳市传统体育学校建设现状以及传统体育项目进入校园的实施路径,目的在于推进襄阳市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传承与弘扬我国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在“全民健身”背景下,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取得了阶段性的创新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凝聚着民族智慧、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性格,在助力人民群众强身健体的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形成民族理想信念和建立文化自信。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襄阳市传统体育学校建设现状以及传统体育项目进入校园的实施路径,目的在于推进襄阳市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传承与弘扬我国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民族传统体育就是其中一朵美丽的奇葩。当今,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增强学生民族意识以及民族凝聚力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还肩负着培养和提升学生多元智能的历史重任。本文就什么是多元智能理论,如何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进行了初步探索,力求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西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区域分布及其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重要的体育文化资源,其地域性特征是民族体育形成的重要因素.研究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特征,有助于理清其产生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从而找出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共性和差异性,对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整合和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体育具有教育、健身、娱乐、竞技等价值功能,而带有民族、民间特色的健身运动更是地域文化的一个缩影,不仅具备普通体育的价值功能,同时还传递着民间文化和一个地区的地域精神。把学生喜闻乐见、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体育课堂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既是对民族、民间体育的发扬光大,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同时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是对学校体育内容的补充和发展,会极大地丰富学校体育的课程内容。冬季体育文化和冬季健身方法独树一帜。学校的体育教学是实现体育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和基本媒介,是提高当代学生综合素质和体育精神的导向和航标。  相似文献   

6.
珍珠球列入高校体育选修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依托学校得以普及,得以弘扬.文章从民族学、文化学、民俗学等多个视角阐述了珍珠球运动的概念、特点、内容、分类及历史渊源,分析把珍珠球运动列入高校选修课的可行性及优势.  相似文献   

7.
珍珠球运动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技术和战术体系丰富、场地器材要求不高、易于开展等特点。研究结合桂西的地理环境和桂西高校体育教学设施滞后、体育课程单一的特点,将珍珠球运动引入桂西高校体育教学,对于促进体育教学改革、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以及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满族“珍珠球”运动是满族重要的传统体育项目,是满族重要的体育文化遗存,它动作优美,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和健身价值。文章对满族“珍珠球”运动的传承和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剖析了制约满族“珍珠球”运动传承与发展的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满族“珍珠球”运动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珍珠球的教学实验,指出珍珠球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公体课教学中开展是可行的。珍珠球教学不仅顺应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为促进我国珍珠球运动的普及与传承培养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受学生的欢迎;实验结果表明,珍珠球运动在高校的推广与开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探讨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塞腰鼓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价值,以西安理工大学安塞腰鼓进校园为例,分析通过学校途径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保护与传承的意义、关键和难点。安塞腰鼓是陕北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艺术与实践价值。高校在非遗保护中具有重要责任,非遗传承者的培养是项目进校园的关键,传承方式和途径是难点。建议采取符合民族体育发展规律、符合项目本真的、民族化的学习与评价体系进行传承。  相似文献   

11.
《体育师友》2019,(6):27-28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学校不仅承担着不断为体育后备队伍输送人才,还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责任。传统体育文化走进学校,以学校传承为主,注重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文化内涵,挖掘民族传统体育,弘扬民族文化;以教育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彰显文化育人的教育价值,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多样性,增强民族自豪感,适应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广东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卫 《体育学刊》2007,14(6):56-58
毽球、珍珠球、押加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成为广东多所高校的体育课程内容.广东高校已举办过多次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单项赛事,并组队参加广东省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既可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又可充实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借助高校平台,通过体育课教学、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成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和学生社团以及建立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与研究协会等途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广东高校的开展将不断得以深入.  相似文献   

13.
锅庄舞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其引入学校体育课程进行开发,相比以西方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育课程有较为明显的优势:(1)锅庄舞的动作特点和形成有利于学生强身健体和愉悦身心的优势;(2)从她的传统社会功能分析可作为民间知识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同时,锅庄舞引入学校体育课程有相关政策的支持。分析其优势的存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熟悉锅庄舞,为其在学校体育中的进一步开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陈辉  杨瑜  李胜芝  陶新 《体育科技》2022,(2):140-142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利于学校体育美育领域的开展。在此背景下,学校应发掘民族特色体育项目进校园,充分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维护民族传统文化的多元化,为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特色发展提供保障。文章分析桂东南特色体育项目与学校教育的相互作用,总结桂东南特色体育项目的特点及功能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融合表现,论证“双减”政策背景下桂东南特色体育进校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以壮、侗、苗、瑶等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为例,探究在桂西北"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为桂西北民族传统体育的校园传承提供支持。研究认为,在桂西北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其教学内容应包括民族传统体育的本体文化和相关文化。其教学策略主要是:采用"土著"视角,审视传统文化;以价值观引导,教授传统文化;厘清人文背景,解读传统文化;依托技术教学,内化文化精神;跳出体育本体,讲解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大学体育教育是对学生实施阶段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针对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要求,大力加速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交融和碰撞是发展的必然。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具有东方文化代表性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存在着被西方文化完全同化的问题。为保证教育阵地传播民族文化、保持优良传统、维护不卑不亢的民族自主性和独立性,笔者认为将民族体育(武术、舞龙、舞狮、划龙舟、抢花炮、珍珠球、蹴球、扭秧歌等)充分纳入学校体育教育中,尤其在民族院校体育教材、教程中必须涉足民族体育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在集美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中开设珍珠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集美大学具有开展珍珠球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良好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和群众基础,其中珍珠球项目的教学实践效果符合预期要求,课程建设、师资力量、场地设施及经费保障能够满足珍珠球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传统体育除了具有民族性、传承性和健身性之外,还有许多可以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是当代学校体育值得开发与利用的重要资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于高校体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传承民族文化,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同时对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体育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对比分析等方法,以粤西民族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粤西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海洋文化、农耕文化、舞蹈文化、灵巧文化的独特特征;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主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法规保护,多种形式的教育保护,赛事、旅游形式的保护;粤西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方式有:家族血缘性传承、收徒拜师性传承、地域民族性传承、学校社区性传承、比赛任务性传承;粤西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理论性研究不够、保护与传承环境恶化、当地的保护与传承意识谈化、传承人濒危后继乏人.粤西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建议:加大多种形式的教育投入,重视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环境保护与建设,发挥现代媒体的重要作用,做好民族传统体育的档案征集工作.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卡 《体育世界》2011,(12):45-46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建设和谐文化的基础,是中华民族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学校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到体育教学中进行了研究,以使民族传统体育更好地得得以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