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俞庆霞 《家教世界》2022,(30):51-52
<正>“安吉游戏”是安吉县幼儿园游戏教育的简称,是户外的以运动为特征的综合性游戏。“安吉游戏”模式倡导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让幼儿在自主、自由的“真”游戏中获得经验,体验快乐,获取知识。作为城区幼儿园在安吉游戏模式下,应如何优化户外游戏活动呢?一、目前城区幼儿园户外游戏现状当涂县城区幼儿园共二十所(民办十一所,公办九所)。(一)民办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现状民办园中除一所市一类园有户外游戏活动之外,其余幼儿园基本没有开展户外游戏,  相似文献   

2.
<正>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模式”探究对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园户外“砖地”的排列方式隐藏着多种模式,为帮助幼儿进行预测和归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跳格子游戏是民间的传统游戏,幼儿乐意在砖地上就潜在的模式玩跳格子游戏。本文主要阐述笔者依托户外砖地资源,以“格子里的数字”为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3.
潘璠  钱羽 《家教世界》2023,(3):43-44
<正>游戏背景:新学期,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发现了很多新的器材,我们结合“九·一八”开展的系列活动,生成了新的游戏。游戏现场:在户外游戏时间,幼儿来到野战区,他们惊喜地发现场地有高坡、有独木桥、有地洞,还有许多适合玩打仗游戏的材料。游戏初体验:陶陶发现游戏材料,激动地说:“快看,这里有许多玩具!”芯芯连忙说:“哇!好多‘手榴弹’。”齐齐也说:“我们用沙袋搭一堵墙,  相似文献   

4.
胡军丽 《家教世界》2022,(30):16-17
<正>户外混龄游戏模式打破了年龄和班级的界限,为幼儿创设开放自主的游戏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由地选择同伴和活动内容,以“以大带小”的形式进行游戏,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有效地推动幼儿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一、户外混龄游戏开展的背景户外混龄游戏活动对幼儿的交往、合作、分享等社会性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幼儿的责任心、自信心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基于此,我园依托“安吉游戏”的实施契机,进行了户外混龄游戏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5.
<正>空间是幼儿游戏的基本条件之一,没有空间的保障,幼儿的游戏就难以开展。《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有条件的幼儿园应当优先扩大幼儿游戏和活动空间。”随着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的不断升级以及区域活动的深入开展,许多农村幼儿园重新建构了户外区域。如我园除原有的沙水区之外,还创设了石头区、泥土区,在户外运动区增加骑行区、小山坡,在户外游戏区增加“小乐园”,将种植区升级为“小农场”等,为幼儿的游戏活动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然而,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虽然农村幼儿园户外的游戏空间丰富了,  相似文献   

6.
伍禹 《贵州教育》2022,(6):22-24
<正>《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包括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幼儿户外自主性和游戏化增强,使幼儿的户外游戏活动充满着很多的未知因素,这无疑对孩子的安全保障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7.
“一村一幼”计划有助于打通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最后一公里路”,对于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学前教育普及有着重要作用。当前,民族地区“一村一幼”幼教点开展户外游戏存在游戏无区域划分、游戏材料利用率低、活动内容单一、教师对户外游戏的指导能力不足的问题。可采取以下策略促进“一村一幼”幼教点户外活动的开展:利用幼教点场地优势,因地制宜创设游戏区域;精简户外游戏材料,提高材料利用率;“校社”联动,保障幼儿游戏权利;加强辅导员专业培训,提高户外游戏开展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安吉游戏”是一场以“让游戏点亮儿童的生命”为信念的游戏革命。围绕“安吉游戏”精神,我园将户外场地进行了改造,长满青草的小山坡成了幼儿快乐的游戏场。最近一段时间,班上几名幼儿特别喜欢在山坡下用轮胎和木板自制成跷跷板,进行各种游戏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正>在教育部重点发展校园足球的背景下,我园积极响应镇江市校足办的号召,开展了幼儿“童趣足球”游戏园本化的探究活动,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足球特色幼儿园”和“江苏省校园足球工作先进幼儿园”。一、梳理资源,推动研究向纵深发展幼儿足球游戏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方的协同与密切合作。1.多措并举,提升教师组织足球游戏活动的能力教师资源是幼儿足球游戏人文资源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园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努力发挥相关教师的足球专业知识和技能,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10.
肖煜恒 《家长》2022,(34):138-140
<正>现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素质教育的发展,“无边界学习”理念也成为新时代的学习潮流。“无边界学习”理念与儿童户外游戏的结合成为儿童教育的新方向,在户外游戏中,儿童通过游戏参与群体活动,在互动中学会学习。在“无边界学习”理念的指导下,儿童游戏的开发更注重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也更关注儿童的兴趣和学习的需要。本文基于儿童身心发展健康的需要,对儿童户外游戏活动的现状和儿童户外游戏开发的策略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儿童户外活动开发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曲宁  张淑焕  王芳 《学前教育》2022,(21):34-37
<正>幼儿是游戏的主人,为了更好地实践这一理念,我园创生了“小小考察员”的制度:从游戏环境的创设、游戏材料的选择,到游戏的内容、进程,孩子们全程参与,像“考察员”一样发表个人意见并实际动手改进。本周,大班7名幼儿在考察户外滚筒游戏区的时候,发现“一些滚筒摆放得乱七八糟的”“只有滚筒,天天玩就没意思了”……于是,大家决定对滚筒区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传统的美术区域活动往往是在活动室的某一特定区域内进行局限性较大的“车厢”式活动,且幼儿大多在桌面上进行互不相干的活动。为了避免教育资源的隐性浪费,我们努力提供全方位开放的活动空间,利用班级、户外、天台等创设不同的艺术体验馆,打破班级限制,让幼儿自由选择艺术场馆活动,我们称之为“快乐小镇”美术区域活动。我园“快乐小镇”美术区域活动以“快乐、自主游戏”为宗旨,尊重和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努力将美术创作经验与幼儿的游戏相结合,构建生活艺术大联盟式的美术游戏区,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多元艺术文化,支持幼儿的艺术创造与表达。  相似文献   

13.
“安吉游戏”作为促进儿童自主健康发展的课程模式,已被世界各地的幼儿园广为借鉴。国内各地幼儿园也在深入领会“安吉游戏”理念与精神的前提下,结合园所实际,有效推进“安吉游戏”本土化,但家长对“安吉游戏”的误解和不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安吉游戏”的有效推进。我园通过家长培训会、家长开放日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带领家长共同研究游戏环境和材料,组建“安吉游戏”家庭项目合作小组,提升家长信任度;建立家园共育常态化机制,有效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升家长对“安吉游戏”的认同与支持,形成家园合力,共同见证儿童在“安吉游戏”中的深度学习与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落实课程园本化的实施中,部分幼儿园积极挖掘地方资源,围绕当地的一些特色开展活动,尤其是户外游戏活动。但从实施来看,教师整体课程意识不够,幼儿在开展特色户外游戏时浮于表面,游戏比较碎片化,形式单一,没有一定的联系性,游戏中对当地文化的体验不够深入。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从挖掘当地户外特色游戏开始,通过动态跟踪式追随、问题牵引式支持、多维评价式助推等策略,让幼儿在深度的游戏体验中感知钱塘文化,推进潮娃玩钱塘户外游戏微项目,形成具有特色的户外游戏新样态,有效提高幼儿户外活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户外游戏为幼儿亲近自然、亲近社会提供了契机,为幼儿探索自然奥妙、尽享童年乐趣提供了载体。幼儿园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户外游戏。我园作为一所滨海乡村幼儿园,与海边直线距离仅几百米,步行十来分钟即可到达,我们充分挖掘沿海资源优势,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的户外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16.
徐莉敏 《家长》2022,(22):183-185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其建议,“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关注幼儿园的户外游戏环境创设,为幼儿营造安全而适宜的户外游戏环境,对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课程游戏化教学中,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游戏需求,立足户外环境现状,基于科学的儿童观和课程观,结合园所“科艺”课程特色,因地制宜地巧妙改造,最大限度地从多维的角度开拓游戏场地,创设多样化的户外游戏空间。文章通过转变教师观念、合理规划场地、投放多元化材料、以幼儿为环境创设的主体等策略,实现幼儿园户外游戏场的变身,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孩子们的成长乐园。  相似文献   

18.
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幼儿园创设的户外游戏环境应顺应幼儿亲近自然的天性,满足幼儿充分游戏的需要,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兴趣。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应是一个融层次性与整体性、开放性与多样性、动态性与可持续性以及互动性为一体的完整生态系统。然而,当前我国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多重安全轻互动、重分区轻联系、重稳定轻变化,致使其生态学特征不甚显著。今后,我国幼儿园应努力降低其户外游戏环境的人工化,提升自然性;削弱其户外游戏环境的纯观赏化,强化体验性;消除其户外游戏环境的区隔化,建立各功能区之间及园内外之间的联系,由此不仅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为幼儿创造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而且真正支持幼儿的经验在不同空间的自由转换中实现迁移与生长。  相似文献   

19.
万媛 《教师博览》2022,(9):87-88
在课程游戏化教学中,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游戏需求,立足户外环境现状,基于科学的儿童观和课程观,结合园所“科艺”课程特色,因地制宜地巧妙改造,最大限度地从多维的角度开拓游戏场地,创设多样化的户外游戏空间。文章通过转变教师观念、合理规划场地、投放多元化材料、以幼儿为环境创设的主体等策略,实现幼儿园户外游戏场的变身,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孩子们的成长乐园。  相似文献   

20.
<正>教育研究实践证明混龄游戏活动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较为自然的游戏环境,为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有独特作用。为此,我园尝试在开展幼儿园户外定向体育锻炼活动的基础上,打破年龄限制,开展混龄幼儿园户外定向体育锻炼活动。旨在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相互影响、共同提高,碰撞出更多成长的火花。本文是对我园混龄户外定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