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晨读课是课外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具有实效性的晨读不仅是英语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安排了英语晨读课,但就各校执行情况来看,效果均不太理想。本文结合笔者参加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分析了目前中职英语晨读课现状及其形成原因,寻找优化中职英语晨读课的有效策略,旨在培养学生自觉、主动朗读的良好习惯,达到晨读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2.
何满红 《考试周刊》2011,(6):138-139
晨读是学生学习活动最为常见的学习方式。不管从学生的生理、心理,还是从学生的读书习惯和语言感知、应用能力的培养上说,晨读都有看很突出的优势和良好的效果。为此作者渗透了相关文化背景和名言的诵读.在强调文本记忆的同时,凸现词块的记忆,用歌曲、故事、优秀范文等。使学生乐读。并本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遵行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同时共进的现代教育理念.探讨了初中英语晨读内容的多元化,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英语晨读教学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语文晨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与扩展,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长期以来,受"分数"至上思想的影响,语文晨读被简单化为背诵,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小学阶段是学生各种思维习惯、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教师应当对小学语文晨读有足够的重视,并从多方面对晨读活动进行积极探索,进而发挥好晨读的作用,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晨风轻拂,太阳升起,在一户农家小院里,一个老双手捧着《老年教育》,正在绘声绘色地朗读。虽然普通话并不标准,却特别专注、投入。这就是我。一篇“大声朗读有益健康”的报道,引起了我晨读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5.
英语晨读是对英语课内学习的有效延续和补充,良好的英语晨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及时复习课堂学习的知识,预习新的内容,而且还能加强口语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师生双方面的原因,目前多数学校的英语晨读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严重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影响了英语学科的教学效果。鉴于此,本文将从英语晨读的重要意义出发,指出学生在英语晨读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提高英语晨读效率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当前的英语晨读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的高中校园的早晨显得很安静,课外晨读早已销声匿迹,即使早读课上有点读书声也是细若蚊蝇;而在语文课堂上,也因为“遗忘”了朗读而显得十分沉闷。就算偶尔还能听到读书声,但通常情况是,要么老师面无表情地范读一遍课文了事,要么老师干脆让学生默读即可,多数老师都不太重视范读和学生朗读环节。朗读之所以不被重视的深层次原因是受现行考试制度的影响,教师、家长和学生“为考试才学习”的功利心态日益严重。“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语文考试现在没有口语考项所以当然就不必重视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7.
语文晨读课是语文学科组织教学的重要环节。但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不重视语文晨读.使得晨读效率低下。本文从小学语文晨读存在的问题、形成原因、对策等方面出发,阐述了对小学语文晨读的一些认识和不成熟的做法.力求使语文晨读课规范化、情趣化、有效化。  相似文献   

8.
语文晨读课是语文学科组织教学的重要环节。但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不重视语文晨读,使得晨读效率低下。本文从小学语文晨读存在的问题、形成原因、对策等方面出发,阐述了对小学语文晨读的一些认识和不成熟的做法,力求使语文晨读课规范化、情趣化、有效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英语教学中的"哑巴英语"现象问题进行分析,阐述活化晨读方式对激活学生主动认知思维和优化表达综合运用的促进作用。优化晨读方式,引导学生带着质疑、激情和欣赏主动朗读和积极交流,促进主动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提高英语表达综合运用能力。探讨晨读方式运用有效,培养学生正确语言感知和综合运用能力,满足英语综合素养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0.
汪秀珍 《文教资料》2008,(26):140-141
晨读课应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阵地.本文结合作者指导晨读课学习的情况,提出语文晨读要有计划、有目标;晨读方式、要求应多样化:要重视晨读效果的检查.  相似文献   

11.
晨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这是课堂知识巩固与课外知识拓展的主要学习阵地,更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重要体现。语文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晨读的效果。接下来,本文将根据笔者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详细分析初中住宿生的语文晨读之我见。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晨读活动是一种训练智障儿童倾听与说话能力和书面语言结合的好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多种感官去记忆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语感等多方面的能力。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智障儿童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晨读的材料、方式、评价等多个维度,对培智学校有效开展晨读教学活动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在日语学习途径纷繁多样的新时期下,晨读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日语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补充方式。笔者认为:晨读是提高学生日语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日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训练,对提升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晨读文化形成性特点。方法:采用走访、问卷、网络等调查形式,面向部分高校大学生通过匿名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晨读文化形成性特点是自主性与依赖性并存;具体性与现实性突出;校园文化与多样文化之间的矛盾。明确晨读目标、激发晨读兴趣、养成良好晨读习惯、利用高校底蕴与资源是构建晨读文化形成性特点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晨读变奏曲     
吕虹 《小学语文》2009,(11):18-18
清晨当你走进校园,琅琅书声扑面而来,那样响亮,那样动听。哦,晨读正在进行……晨读课传统悠久,作用显著,尤其在语文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晨读的效率,我坚持“变”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刘远珍 《亚太教育》2022,(1):172-174
晨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桥梁,充分利用好晨读课,能帮助学生养成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语感,最终达成促进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的目标。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晨读却处于非常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状态,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晨读课尤其明显。开启晨间唤醒,可以活泼晨读的氛围;丰富多彩的晨读内容、精彩多变的晨读形式,...  相似文献   

17.
晨读课是规范语音学习、实现知识外延的重要阵地,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对于晨读课教师忽视、学生不重视的现象,笔者不禁为之感到叹惋。本文从小学英语晨读课优化着手,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了提高晨读课效果的具体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交往向纵深方向发展,多模态理论在语言学习中备受关注。本文探讨在多模态理论指导下,大学英语晨读教学如何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对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等进行多维分析,查找当前大学英语晨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多模态理论,探讨英语语言教学中学生多元能力拓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现在大部分学校都安排了晨读课(即早读),但部分教师却没能很好利用,以致早读往往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教师没有针对性的指导,也没有明确的目标与系统的计划,对学生听之任之;学生则盲目去读,兴趣所至,信手翻开,吼上几声,往往“有口无心”,结果事倍功半。有鉴于此,有的老师干脆将早读改为练习课、讲析棵。笔者认为这样做不妥.因为这样忽略了朗读在教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一日之计在于晨","晨读"的意义不言而喻。现今高中语文晨读课的利用情况却不容乐观,教师随意安排较多,学生疲于应付,使晨读课沦为"鸡肋"。为确保晨读的效果,必须打破晨读课的常规安排,具体而言,可从厘清读的目标、统筹读的内容、示范读的技巧、交互读的方式四个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