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文凭与知识     
文凭,只是一种标志,标志着一个人的知识所达到的程度,但文凭本身并不等于水平,这个道理是很清楚的。然而,在有些人看来,有了文凭就能证明自己有了水平,学习中不是注重融会贯通,不是注重实际知识的掌握,而是背题用以应付考试,满足于考试成绩六十分。保证得六十分,虽然也可  相似文献   

2.
一张文凭,对现代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那么一个闪光的群体,他们没有任何文凭,却靠着自己的自学,成为一代大师. 史学大师陈寅恪,毕生没有获得任何文凭.陈先生被人们尊为"教授之教授",而他本人终其一生连个"学士"学位都没有.抗日战争后期,他侄子陈封雄曾经问他:"您在国外留学十几年.为什么没有得个博士学位?"陈先生回答:"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陈先生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成为没有文凭的大师.  相似文献   

3.
1999年5月11日《南方周末》刊有题为《亟待建立职业资格文凭制》的一文。文章说,目前我国的人才市场已患有“文凭疾病”,即盲目追求文凭,学历主义泛滥。这种文凭疾病由于恶性循环,而不断加重症状。首先是社会中的每个人根据目前人才市场中的学历主义倾向,都希望通过获得较高学历来达到获得较好的工作的目的。与此同时,各用人单位对被招聘人员学历的要求伴随人们整体学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拨高。招聘者与应聘者对文凭的日益增长的追求,最终导致人才的高消费,即让高学历的人才从事无需高等教育水平的工作。结果,在我们这个教育…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知识分子的尊重,投射到了对文凭的崇拜,形成了一股唯文凭论人才、辨水平的人才观.这样,导致社会上流行以文凭划分成分的"新成分论",造成用人单位只对"有文凭者才重用"的悲壮局面,致使文凭至上,出现了"人才高浪费与人才高消费并举"的育人和用人怪圈,甚至于社会上出现了文凭歧视.  相似文献   

5.
动力在四年多的外语函授学习过程中,我体会最深的是:要解决好动力、时间、方法问题。为什么要参加函授学习呢?一个流行的说法是:混一张文凭。抱这一想法的同志中,不少人认为自己的学术水平早已达到本科(或专科)毕业水平,不幸的是因种种原因未能取得学历,因此来敲函授大学的门。学术水平很高而无文凭这种情况确实是有的,但另一方面也应看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2007,(23)
随着高考扩招步伐的推进,大学文凭在一些人的心里开始贬值,但绝大多数的人仍然认为,拥有大学文凭的人在求职过程中比没有大学文凭的人要顺利得多,所以大学文凭在人们心中仍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的确,求  相似文献   

7.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是什么呢?有人译为"国际大学预科文凭课程",简称IB、"国际文凭",是一种授予16到19岁高中生、被各国许多大学认可的证书.提供这种文凭的中学分散于世界138个国家,2800余所学校,目前共有约78万名学生. 国际中学的课程分6类:英文、数学、外语、社会(欧洲和中东史)、自然(生物和物理)以及选修(美术、心理学、计算机和哲学).这些课程,将融入原有的高中课程.学生毕业时,除能拿高中文凭外,还可拿国际文凭.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以他的异化劳动理论为开端,对人类社会的异化现象进行了全面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马克思认为异化不仅是社会发展所采取的一种否定形式,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人类的历史就是异化和扬弃异化的历史.本文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现实意义入手,观察和分析当代社会上所出现的"文凭热"现象,意在说明文凭异化的后果.并试图探讨扬弃文凭异化的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9.
列宁同志说过:"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掌握了这个工具,人们就能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达到相互了解.而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但是,长期以来惧怕作文在小学生中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如何使学生喜欢作文,进而写好作文呢?  相似文献   

10.
报载:盘山县三中语文教师魏书生不久前被辽宁省政府授予“特级教师”称号,并晋升两级工资。读罢这则消息,心头很不平静。魏书生同志仅有初中学历,但是,他所作出的贡献是很多有大学文凭的人所未能达到的。这说明,能否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并不是完全由学历和文凭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文凭,亦称毕业证书,它是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期满,完成规定学业,考试成绩及格,学校准予毕业所发给的证明文件。通常情况下,文凭反映持有者的文化程度和专业知识水平,文凭与水平之间,应该是可以划等号的。 当然特殊情况也有,八十年代上半期在全国开展的那场大  相似文献   

12.
论知识经济社会的"文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社会的最大特点,就是知识的作用持续"升值",教育的功能迅速"膨胀","文凭"的价值日益凸现.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时间以及获取"文凭"的高低,成为取得社会"高等职业"的重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凭"既是知识经济社会的"自致身份",又是知识经济社会的"分层杠杆",还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排序基石".  相似文献   

13.
据媒体报道,国内某大学医学院教授被曝出其国外大学博士文凭属造假.该大学随后公布调查结果,证实该教授应聘学校时所提供的是一份"完全假的"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文凭. 在对待该教授文凭造假问题上,大学的做法值得称赞.一方面承认自己的工作存在失误,一些环节上在执行规定和程序上不够严格;一方面在解除和该教授的工作合同,做辞退处理的同时,指出将实事求是地评价其在学校的工作,绝不因为文凭上造假,就把其所有的工作和成绩都抹杀.应该说,该教授在文凭上造假,而其工作业绩没有造假,不该被一棍子打死. 人不可能一辈子不犯错,对于一件事或一个人的评价,最需要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一个文凭造假教授诚然让大学的光彩有所损失,但能够实事求是对待造假教授的做法,却从另一个方面让大学添彩.前段时间,另一个文凭造假的知名企业家就"学历门"道歉,告诉听众"不要学我".  相似文献   

14.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基本观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工作和思考着的特定客观世界以及反映这个客观世界的各种数学概念、运算方法、规律和有关的数学知识结构 .这就是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数学现实” .这里的“数学现实”乃是人们用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总体 ,其中既含有客观世界的现实情况 ,也包括个人用自己的数学水平观察这些事物所获得的知识 .对数学教师而言 ,我们为学生准备的数学 ,也就是我们要进行教学的数学必须是 :确定各类学生在不同阶段所必须达到的“数学现实” ,然后采取相…  相似文献   

15.
记忆是人们评价一个人智力的重要指标.在教学活动中人们重视和强调必要的记忆,这对提高一个人知识水平无疑是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怎样正确处理好遗忘与记忆的辩证关系,却时常被人们所忽视.现就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这个话题. 人们常说:有所失才会有所得,光想得而不想失的想法显然是幼稚的表现.遗忘与记忆的关系也正是如此.要有所记忆,必有所遗忘,而必须有所忘,才能有所记和忆.因为遗忘本身是整个识记过程的对立面,同时  相似文献   

16.
论点     
关于教育文凭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教育文凭证书一直被认为是最强的信号之一。总的看来,人们认为教育文凭高的人,在企业似乎总是比教育文凭低的人更容易成  相似文献   

17.
<正>一、教学片断1教师(展示钟面FLAH动画):秒针绕着中间的固定点旋转一周,即转了360°,那么秒针的另一个端点(红色)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图形是什么呢?学生1:是圆.教师:秒针从"4"这个位置转到"8"这个位置,转过了多少度?这个红色的点运动所形成的图形是什么?学生2:转过了120°,这个红色的点运动所形成的图形是一条弧.教师:那么这个点运动的路程是多少呢?  相似文献   

18.
IBDP 的全称是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它是 IBO 国际文凭组织下设的三个课程之一(其余两个为 PYP 和 MYP).取得文凭的学生可以申请入读世界上3000多所知名大学.我们学校为 IBO 的成员学校之一,实施这个项目只有5年的时间,但毕业生已经遍布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的高等院校.数学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但根据学生的水平以及不同的专业要求设计成为四个不同的学科.其中分为为将来报读数学专业的学生设计的“进一步的数学”(Further mathematics),为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学高考考试大纲指出:数学科考试要考查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要考查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借助题目,探寻其背后所蕴含的数学本质,是有助于学生达到这个要求的.下面,我们从多角度来揭示高考数学试题的本质,以期抛砖引玉.策略1换元凸显本质换元法是化简求值的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整体代换可以化繁为简,通过化"多元"为"一元"达到降低难度的目的.教学中要让  相似文献   

20.
学历与能力     
杨:曾几何时,有一些人用“穷得像教授,傻得像博士”来形容咱们这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怪物”。我一直在想,这问题出在哪儿了?是读书、拿文凭有错吗?肯定不是。事实上,文凭热一直“高烧不退”,这现象本身就说明学历文凭在社会上、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与作用,假文凭屡屡出现,也同样可以说明学历文凭之于个人的重要。过去人们把学历文凭当作目标去追求,是因为有了文凭就意味着一生有了保障,工作、房子、公费医疗,甚至子女的未来。但进入市场经济后,这些与学历直接相关的利益因素已转向由货币共同“结兑”。因此,一些人一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