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回顾与反思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对促进中国教育学在21世纪的发展是必需的。20世纪中国教育学史的研究可以沿以下两条路径展开:第一,教育学在20世纪中国的发展史。中国教育学是在不断接受外来教育学冲击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中国教育学史就是教育学在20世纪中国的发展史。第二,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史。教育学...  相似文献   

2.
从世纪末对我国教育学进行反思和发展的迫切需要角度出发 ,提出要建立“中国教育学史”学科 ,并对中国教育学史的学科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具体对中国教育学史研究的重要意义、中国教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性质、中国教育学史的研究任务和内容、中国教育学史研究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研究生教育研究成果有了较为丰厚的积累。然而,以研究生教育研究作为学术基础的研究生教育学却发展迟缓。系统梳理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成果、积极创设研究生教育学的外显环境、持续促生研究生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不断强化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元研究,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研究生教育学可持续发展的四项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自赫尔巴特提出要创建具有独立学科意义的教育学后2,00余年以来,已有许多学者为此作了可贵的探索,先后提出过各种样式的教育学学科(知识)形态,从而丰富了教育学学科史(教育学史)的素材。但仍有不少教育学研究者仍在构想教育学的学科(知识)形态。基于此,笔者认为可以着手建构人-文化-哲学相统整的教育学,并希冀为建构真正独立学科意义上的教育学知识形态探寻新的路径,将教育学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5.
评20世纪我国教育学史研究中的“西方中心主义”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20世纪我国教育学史研究中的“西方中心主义”现象北京师范大学石中英一本世纪初以来,我国的教育学家们就注意到了教育学史的研究。最近几年因为对教育学发展现状的反思,这一问题又受到了教育理论工作者们的特别关注,研究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这些,对于我国教育学...  相似文献   

6.
<正>自20世纪80年代学科自我意识萌发以来,"理论反思"逐渐成为一股引导教育学发展的自觉力量。由于"理论"具有个人沉思的本性,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教育学的学科反思限于"内在"的逻辑清理。人们一谈到教育学的反思,似乎就是对教育学的概念的内涵、命题的逻辑以及体系的周延等进行逐一考察,分析哲学成为教育学者基本的理论工具。然而,教育学并不是一个逻辑体系,仅追求形式上的完满而罔顾其意义内核的生成,并不能确保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理论内在  相似文献   

7.
有关教育的理论自古有之,但教育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的学科似乎产生于德国,启蒙主义教育学家特拉普(E.C.Trapp)在18世纪80年代就开始构建教育学理论,哲学家康德、费希特、施莱尔马赫等人也都提出了自己的教育学体系。此后,德国的教育学理论大家不断涌现,赫尔巴特、狄尔泰、福禄贝尔等都是享誉国际的教育学大师,也是中国教育学界耳熟能详的名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从20世纪初以来,我们对德国的教育学大师与著作越来越有陌生之感,即使在教育研究圈内,也很难听到德国教育学家的名字。  相似文献   

8.
水华 《现代教育技术》2002,12(4):74-74,7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系统科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信息科学等相关理论的渗透和影响,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和实践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有关教育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测试和评价方法的问题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作为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的主要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50年代起,教育社会学在德国成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与英美国家相比,德国的教育社会学是一种教育学取向并归于教育学的学科。基于2019版最新谷歌图书语料库(811万种书籍,8 613亿词汇)与期刊库,通过设计、检索德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关键词获得德国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历年词频数据,对19世纪以来德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进行追踪,将德国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大致划分为四阶段:学科的奠基时期、学科制度的形成时期、学科的衰落时期以及学科的复兴时期。德国教育社会学在“回归教育”“回应时代”“回溯传统”的逻辑理路的指引下,呈现出教育学的学科归属、社会问题的教育“问诊”以及有组织的联合式循证研究的学科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0.
教育地理学自20世纪30—40年代产生以来,只有少数人对它进行过断断续续的研究,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少数人对其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学科体系、研究任务与内容、方法与意义等进行了探讨。而对于实践方面,教育规划、学校布局、区域教育发展、地区教育比较等方面的研究则很多。可见教育地理学的研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研究者数量极少,兼具地理学与教育学专业背景的人微乎其微,理论研究有待深入。论文对教育地理学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应当把教育地理学的研究明确划分为研究"是什么"认识问题的教育地理学和"怎么做"操作、实践问题的教育布局学两方面,并对教育地理学的出路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学科性质问题一直是教育学界讨论的世纪问题。关于教育学学科性质的认识,归纳起来主要有单一论、中介论、结合论、综合论四类观点。每类观点又有一些不同的具体观点。通过梳理、归纳教育学学科性质的研究,发现教育学学科性质既与对"科学"和"艺术"概念的理解有关,也与对教育学学科任务、学科研究对象的认识有关。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文章提出: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应是研究教育艺术的科学。教育学这一学科性质呼唤其应精加工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教育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2.
最早提出学科教育中运用探究方法的是杜威,到20世纪50、60年代,"探究"作为一种科学教学方式,它的合理性已被许多教育者所接受。1964年,施瓦布首先正式使用"探究式学习"一词。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随着教育学心理  相似文献   

13.
本月博览     
易连云、杨昌勇在《教育研究》上撰文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研究在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问题:理论体系上的支离破碎、研究方向上的随意性、缺乏创学派的动力与激情、学术导向上的媚外倾向及学术规范意识淡薄等。21世纪的中国呼唤教育学学派,这是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深化对复杂教育现象认识的需要、学科发展的需要及教育学实践的需要。教育学学派创生的可能性在于:教育学主体的学派意识增强了,学科相对成熟,教育学家群体的素质在提高,发表学术论著的渠道相对畅通及具有创学派所需要的组织条件等。21世纪的前20年里,中国必将产生自己的教育学学派。  相似文献   

14.
比较教育学是因为研究他国教育经验,推动本国教育发展而出现在教育学科这个庞大的学科族群之中的,它以国际教育发展为核心的知识领域形成其独特的学科地位。但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比较教育研究朝着学校教育微观层面的不断拓展,比较教育学的知识领域与教育学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相交叉,比较教育学的学科身份和存在理由受到质疑,比较教育学面临新的挑战。从当前来看,比较教育学要获得真正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明确特定的知识领域,进一步构筑学术共同体,进一步开展方法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逐渐波及政治、文化、教育领域。在全球化背景下,比较教育学作为国际教育交流的论坛,给当代教师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开阔的国际视角。比较教育学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在教师国际化的航程中,比较教育对新型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国际素养具有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德国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二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其研究主题以东西方国家教育比较及第三世界国家教育研究为主;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其研究主题主要为跨文化教育和国际教育。德国比较教育学学科制度化程度较低,有十余所高校设有比较教育学讲席,其中汉堡大学是比较教育研究的重镇;德国共有3种重要的比较教育学期刊,“国际与跨文化比较教育分会”是学科交流的最重要平台。德国有较多国际知名的比较教育学者。整体来看,德国比较教育学目前处于“失意”和“复兴”之间。  相似文献   

17.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多元化 20世纪以来,尤其50年代以后,教育科学同其他科学一样向着既分化又综合的方向发展。在教育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不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而且就教育学自身的体系结构而言,其内容也在不断地分化并日益充实。科学的不断分化和综合,产生了许多新的学科,使教育学与其他许多学科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在教育科学体系内出现了学派  相似文献   

18.
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要求研究者在研究中具有历史意识:既要了解研究对象的发展历史,也要了解研究成果的积累历程。另一方面,历史研究也需要方法论等理论的指导,提升研究的水平与理论的层次。从教育学研究的角度,尤其是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角度,可以明确:历史意识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把握研究对象的历史发展脉络、找到研究的思路和视角、最终确定研究问题的作用。在教育研究中,方法的采用取决于研究对象和依据的材料,但是有些方法也具有普遍意义。教育史学与教育学史是两门新兴的分支学科,教育史学是对教育史研究进行的研究,其建立的缘起是对教育史研究进行理论指导,以提升理论层次与深度,使教育史研究具有"学"的味道;而教育学史是对教育学历史发展的梳理与归纳。这两门学科共同完善着教育学科,为教育学向着理论与事实的结合方向发展,增强了教育学研究的历史意识,提升了研究的理论水平与层次。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教育思想源远流长,然而,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教育学直到20世纪初才从国外引进,此后,我国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对教育学“中国化”(中国教育学)的探索,始终是国人一直不断孜孜以求的目标。中国教育学进程有过奇特的经历,比较有代表性的探索现例举如下: (一)陈元晖先生认为有这么几个阶段:从唯理论到经验论,从经验论到唯物论,凯洛夫教育学的传进,20世纪50年代列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文革”十年的停滞,20世纪80年代近十年对苏联及美国教育家新思想的介绍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世纪回眸与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一门新学科的中国学史,自20世纪之初诞生以来,已经历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从总体来,它在梳理中国学五千年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规律性方面之成败得失,应该给予比较公正的历史评价。其功绩有三:一是建立了一门新的学科;二是初步理清了中国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三是初步再现了中国学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其失误有四:(1)学史观的时代局限性;(2)学史研究方法的线性思维模式;(3)学史撰写内容的陈陈相因和乏个性化;(4)学史哲学的理论匮乏性。新世纪的中国学史学科建设,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四点;一则加强学史观念的现代转换与学史哲学的理论建构;二则提倡学史研究和撰写的个性化与学史教学的学术自由化;三则注重中国学史学科研究史的研究,客观地评价20世纪中国学史研究和教材都市的历史功过与成败得失,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为未来的中国学史学科建设予以科学性的展望;四则加强中国学史研究与教学的专门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