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考试是一种维护社会资源平等享有机会的手段,进行考试立法,是治理考试秩序的必由之路。考试立法应当注意对考试的分类,应能全面涵盖各种考试并规范考试的组织和管理的全过程,界定考试违规行为的种类及其性质,限定对考试违规行为的处罚手段并规范处罚程序及其法律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2.
治理考试作弊应当纳入法律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几乎每次国家级考试都会爆出作弊的丑闻,且愈演愈烈,考试环境十分严峻。考试作弊不仅严重损害国家考试制度的公平公正和权威性,而且破坏了社会的诚信理念,加剧了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情节严重”的考试作弊行为已经明显地涉嫌犯罪,应当依法制裁。必须加强考试法制建设,从法律制度上净化各类考试作弊赖以生存的土壤,并对现行考试选拔制度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革和完善,特别是要尽快制定统一的《国家考试法》。通过法律治理手段有效预防和遏制考试作弊,依法规范国家考试的秩序,促进国家考试的良性发展,真正实现依法治考。  相似文献   

3.
公信力一般是指一个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国家考试作为一种政府行为.是公共理性的表现形式.其公信力是政府公信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为考试的公正性、权威性和科学性,也反映了社会和考生对国家考试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在当前国家考试存在失信危机的情况下.加强科学性、服务性、依法办考,加强考风考纪管理,强化社会监督并进行“社会交代”,是提高国家考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考试是应试者意志的体现,因为应试者是具有自由意志的独立主体,参加考试是应试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理想自由选择的行为,应试者参加考试是要付出代价和承担风险的。说考试不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是因为任何国家任何制度的政府都不可能强迫公民参加考试。  相似文献   

5.
论国家教育统一考试考风考纪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考试是国家培养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和主要手段,是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的体现。考风考纪是国家教育统一考试的生命线,考风考纪的好坏,直接影响政府的形象,国家考试的威信和质量,招生考试的公平、公正,考生未来的发展。加强国家教育统一考试考风考纪建设,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家教育招生考试是一项政府行为,政策性非常强,能够直接体现出国家意志,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因此,招生考试工作人员需具备一定的素质修养,才能保证招生考试的公平公正,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严重的国家考试舞弊行为应当入罪。在罪名上,可设立独立的国家考试舞弊罪,主要对考生以外的人进行处罚。在犯罪构成上,此罪客体为复杂客体,其行为表现为组织、帮助、实行,其主观罪错是直接故意,其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在犯罪形态上,应当将此类犯罪规定为情节犯,并明确其与相关犯罪的界限与联系。  相似文献   

8.
国家考试作弊处罚制度的现状及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考试作弊处罚是国家考试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规制国家考试作弊处罚,对于有效遏止考试作弊行为、制约考试行政机关的权力及保障考生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国家考试法律制度亟待研究的课题。通过分析国家考试作弊处罚制度的现状,分别从立法、程序以及救济途径等方面提出了规制国家考试作弊处罚的具体措施,以实现依法治考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考试研究的新课题:对考试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考试的评价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评价。考试事实作为特殊的价值事实,决定了考试评价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考试质量分析是考试评价的核心内容,它主要体现在对考试试题的评价和对考生水平的评价。考试评价应建立在完备的考试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以考试政策及相关规范为评价标准,借助于评价者的学科教学经验以及对考生情况的掌握,而对考试试题和考生水平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一个成熟的社会,是一个重视考试的社会。中国过去是一个科举社会,为了防止人情和关系的泛滥,现在和将来还须以考试作为社会生活的调节阀,因此现代中国还在日益走向一个考试社会。虽然科举制度中的考试内容如今已被历史所抛弃,但其制度设计所体现的才学本位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却显示出它的无尽生命力。考试是社会生活中减少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但过度追求公平也有其严重的弊病,这是当今考试改革应当汲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高考制度在恢复初期,充分地体现了保证社会公正的意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社会多方面功利性需求的汇聚,使高考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追求功利的活动,其功利性意义超过了社会公正的意义。高考意义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一是高考制度缺乏教育理性内涵的"基因"所致;二是由行政化的教育制度决定下的高考制度的行政化特性所致;三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及政治体制所致。  相似文献   

12.
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 ,具有相对公正性、确保精英的有序流动和较强的凝聚力等显著优点。同时也有考试内容僵化、学风浮薄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发展等消极影响。但两相比较 ,科举利大于弊。清废科举既有积极作用 ,也有深刻的教训。其仓促废除科举而无相应的替代制度 ,对准备科举者的出路没有做出妥善的安排 ,导致人心的急速流失、政局的更加混乱和政权顷刻间的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13.
现代中国高考制度是国家筛选人才的权威性制度安排,具有特定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利益的分配功能,因此高考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底线。由于一些高考政策存在程序不足、选拔过程不透明、招生主体范围不合理等因素,出现社会优势群体利用社会资本的运作占有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该过程同时是对社会弱势群体实施了教育排斥,阻碍了高考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国家应该正确处理高考中公平与效率的冲突,将公正置于高考政策改革的中心。  相似文献   

14.
科举考试演变成一种社会制度之后,要求制度公正的压力越来越大,科举制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公正的过程,其形式上的公正日臻完善,为当时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维持社会秩序的机制,并为后世开启了社会公正的方向。但在整体上是一种非正义的社会环境中,从制度公正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都做着最大程度的努力。但正因为科举制对公正的过度追求,最后造成其自身难以克服的伦理悖论,各种繁复细密的公正举措不但妨碍了公正性本身,而且离其初始的道德目标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5.
论考试制度伦理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制度的根本价值在于正义。考试制度的伦理公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考试制度伦理目标公正、考试制度伦理结构公正和考试制度伦理基础公正。应以诚信考试和平等参与作为考试制度的伦理基础,同时加强考试制度设定和执行的公正性,实现考试制度伦理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从而达到考试制度伦理的正义目标。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公平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高考制度作为一项重大的社会公共政策,其实质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因此维护高考招生制度的公平与公正,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直接体现。云南省高考工作,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建设,高标准地打造了高校招生阳光工程;通过综合性的招考服务,实现了众多云南考生高等教育的梦想;通过正向的引导效应,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维护和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全面推进现代教育考试评价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举制度历经1 300年的发展演进,成为中国古代最主要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度及其衍生出的科举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对古代中国社会和当代中国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诸如王维、司马光等重要官吏和文化名人都来源于科举考试,其所确立的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原则至今仍是各级各类考试的基本原则。从文官选拔制度、向学风气和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原则三个方面入手,作者尝试分析中国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以及读书向学、科举入仕的个人价值观念和社会价值观念,并结合科举制度,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升学考试制度和公务员考试制度中存在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中国科举制度史相关问题研究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8.
建国初期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经历了从单独招考——联合招考——统一招考的过渡。高考制度具有计划性和统一性两个特点,高考制度的建立是当时特定社会政治背景下的产物。1952年的高考是今天高考制度的起始,它形成了高考制度的基本框架,开启了中国的高考时代,在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史上具有开创之功,是我们不应忘却的一个重要创造。  相似文献   

19.
公诉案件的预审程序是在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与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判之间设置的由预审法官对公诉案件进行事先审查的程序。通过考察西方主要国家的预审制度的具体设置和运行机制之现状,从人权保障和公正、效益的诉讼理念方面分析,预审制度对于防止庭审法官的事先预断和对公诉案件进行筛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反映了诉讼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其存在之合理性和必要性,结合我国的公诉案件庭前审查程序的现状,对于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公诉案件预审制度提出了具体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