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米斯拉说:“数学是人类的思考中最高的成就”;牛顿说:“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罗素说:“数学是符号加逻辑”.中外名人给了数学很高的评价.其实,通俗地说数学就是锻炼学生的思维和数理运算能力.其灵魂是思维.数学的高素质体现在思维的深度、广度、灵活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2.
数学“说题”是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口述探寻数学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以及所采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夸美纽斯认为:“会教导别人的学习者,真正能够从教导过程中学到知识.”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开展数学“说题”活动,把学生从“被动听”推到“主动说”的地位,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数学教学要教给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说”本身就是思维的进一步加工,“说”数学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说”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上运用得越来越广泛,本文就从“说”在例题呈现中的应用、“说”在新授中的应用、“说”在课堂小结中的应用、“说”在练习中的应用这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想法。  相似文献   

4.
近读文卫星老师的课例“抽象函数(高三复习课)”,给人的感觉是它重“双基”,又不是传统的“双基”教学;它以解题为主,又不是传统的解题教学.可以说,它超越了“双基”.也超越了解题。是数学“双基”教学和解题教学的新探索.特别是由这一课例我们可以看到,在数学教育中,解题教学具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掌握“双基”“熟能生巧”是我国的教育古训,并已成为我国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经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出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习题让学生练习,一方面是为了理解知识的意义和学会简单地运用知识,掌握内涵、外延和知识运用的程序、方法,实现技能化.另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得以及时巩固.已经学会了的数学操作得以及时强化或进一步熟练.可以说,通过这种常规的数学练习掌握良好的数学“双基”是数学解题教学的基本意义,也是我国数学教育的长处.在这一层次,解题是“双基”学习的手段,“双基”是解题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蒋大峰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198+200-198,200
本文主要是研究如何更有效的开展职校“说数学”教学活动,着重探究其组织形式.本文分别从“说数学”的舍义,开展“说数学”活动的需求,“说数学”采取的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西南师大陈重穆教授提出了“积极前进,循环上升;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开门见山,适当集中;先做后说,师生共作”三十二字诀的具体教学原则.这是对数学教育的极大贡献.尤其是“先做后说”是教学方法上的重大突破.下面仅就四川省荣昌县初中数学课堂教改课题组运用“先做后说”教学原则改革课堂教学的具体用法和初效果向专家和同行作简单汇报.  相似文献   

7.
亲爱的同学们,祝贺你是七年级的学生了.丰富多彩、无限风光的数学世界期待着你去漫游、欣赏、探索、开发和运用.新学期伊始,把数位名人谈学数学的名言警句奉献给你们,以供参考.一、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呢?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和笛卡儿分别说:“数学是一个卓绝的工具.”“数学是知识的工具,亦是其他知识工具的泉源,所有研究顺序和度量的科学均和数学有关.”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现代科学技术不管哪一个部门都离不开数学,离不开数学科学的一门或几门学科”…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学会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才能真正地展现出个人智慧。加强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发现自身问题、打磨自身思维,促使其数学思维更加严谨、灵活,激发其认知潜能,对其探究能力的培养也具有一定作用。但是,当前数学课堂上,部分学生“不想”说、“不敢”说、“不会”说、“不善”说,严重影响了其自身数学智能的发展。本文立足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对具体培养其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黄海洪 《考试周刊》2009,(34):82-83
数学意识又叫数学观念,简单地说就是对数学的作用和运用的看法。数学意识指对“数学有用”的认识和“用数学”的程度,它是数学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教育不但重视数学理论的教学,而且重视数学应用的教学,注重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身心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的双边活动的过程,长期以来教师一直热忠于思维方式对数学教学的影响,忽略了数学教学对思维方式的影响。自从借鉴了卢姆“掌握学习”的理论,实行目标控制,  相似文献   

10.
潘振南 《福建中学数学》2002,(5):35-35,F004
新编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有的看似简单,但答则易错,常“误入歧途”;有的结果不确定,解答者可见仁见智地提出不同的答案;有的苦思冥想后仍“走投无路”,看了答案才恍然大悟,茅塞顿开.这些问题具有趣味性、娱乐性,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又能从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试举数例加以说  相似文献   

11.
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开普勒曾经说过:“几何学中有两个宝藏,一是勾股定理,一是黄金分割.”他给勾股定理以很高的评价.勾股定理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其中蕴涵着多种数学思想.总结概括数学思想有利于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而熟练地运用这些数学思想则可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思维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高阶思维培养是新时代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而“说数学”是将思维可视化的有力手段.以“说知识”“说过程”“说异见”和“说体会”为四大环节,从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四个维度总结了高阶思维的培养策略.结合“梯形中位线定理”的创新教学设计,具体分析如何发展学生策略型思维、创新型思维和批判型思维,以期为高阶思维融入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省声教授说:“数学好玩”,而我贸然补上一句:“竞赛有味”.这里的“有味”体现在数学竞赛题往往从结构到解法都充满着艺术的魅力,它吸引着人们去进行积极探索,在探索中亲自体验数学思想的智慧光辉,从而进一步产生向往感.解答数学竞赛题,除了灵活运用高中数学教材中的常规解题方法外,常常离不开各种技巧,譬如分类讨论、奇偶分析、重要不等式、递推、构造、不完全数学归纳法等等.因此就要求我们要有较强的创造性和数学机智,并能综合而灵活地运用知识、方法和技巧,才能解决它们.本文通过一道竞赛题的求解让大家体会一下.  相似文献   

14.
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和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列宁说:“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我们也可以说,任何科学的教学都是应用逻辑,都需要正确地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都需要遵守逻辑思维规律.在数学教学中,运用逻辑知识,对问题予以分析和讨论,这不仅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现以分析数学定理为例,试作简要说明.每一命题都可以有四种变化,或者说,命题的变化形式一般可分为四种:  相似文献   

15.
几十年来我国的数学课堂教学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听数学”——“说数学”——“做数学”。“听数学“阶段,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听成了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后来大家认识到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开始重视“说”,要求学生不仅要会听还要会说,这就是“说数学”阶段。新课程又提出了要“做数学”,即强调数学活动教学。其实,只有把“听”、“说”、“思”与“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彰显“做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浅谈《新课标》中的数学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几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中,“问题解决、模型化和应用”被列入了几个主要的研究问题之一.其课题报告中明确指出:“问题解决、模型化和应用必须成为从中学到大学所有的数学课程的一部分.”在我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不单独设置,渗透在每个模块或专题中.高中阶段至少各应安排一次较为完整的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活动”.1数学建模的意义马克思曾经说过:“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可以认为数学在各门科学中被应用的水…  相似文献   

17.
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 1 中学数学模型 什么是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呢?简单地说:数学模型就是对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表述.各种数学公式、方程式、定理、数学理论体系等,都是  相似文献   

18.
“尝误原理”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由美国教育家桑代克的“试误说”发展而来.我们这里所谈的“尝误原理”,指的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故意出错或设计陷阱诱使学生失误出错,再利用这些契机实现多方面的教育目标.对“尝误原理”的深刻理解和熟练运用,是数学教师成熟的标志之一,是数学教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的关键是“误”在哪里,出了什么“误”,“误”后应怎么办.本文借助一些实例谈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尝误原理”. 1 利用尝误巩固基础知识 从正面讲授基础知识,充分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是极其重要的.但仅此还不够,学…  相似文献   

19.
弗赖登塔尔说:“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2]而学会反思,可激发学生思考自己的经历,提高学习成效.因此,本文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20.
元,指事物的主要或根本.在数学中指组成问题的各个元素,数学的核心是问题和解,而数学问题中处处充满着“元”.运用“元的思想”去分析数学问题会得出这样的启示,对于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