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体育犯罪和体育犯罪学的涵义,对体育犯罪的界定、分类、成因、规律、预防等体育犯罪学的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认为学科集成法、案例分析法、时空比较法和问卷调查法是体育犯罪学的常用研究方法。体育犯罪学研究有助于体育学科体系和体育法规体系的完善,有助于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对国内外关于体育法学概念的诸多观点进行批判性探讨的基础上,将体育法学定义为研究体育法和应用于体育的法及其体育法律现象的一门学问。体育法学概念的外延包括国际体育法、国家体育法、固有体育法和存在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以及体育各相关领域中的法律现象。体育法学的学科性质是体育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其主要研究方法有法律解释法、法社会学方法、法哲学方法、比较法学方法和判例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杨月红 《体育世界》2011,(11):55-5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对浙江省本科院校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体育消费动机与理念以及体育消费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体育消费结构具有单一性、名牌化和个性化;体育消费理念具有年级差异性;体育消费行为具有从众性:体育消费群体具有潜在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高校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高校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行为水平较低,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场地器材、心理因素、体育价值观和体育教学等是影响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行为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座谈访问法等方法,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学区体育概念以及学区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再进一步分析学校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和社区体育对学校体育的反馈作用,最终得出结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学区体育是解决社区体育难题的有效模式,学区体育是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必然,学区体育是社区体育发展的最佳形式。  相似文献   

6.
湖南女子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的搞好我校体育教学,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满足我校学生体育需求,通过观察法、访问法、问卷调查法和常规统计法,分析研究我校学生在体育意识、体育态度、体育能力、体育兴趣等方面的问题,进而对我校学生体育课设置提出了新的构想,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体育领域存在着大量"软法",包括体育政策、体育行业组织规则、体育专业标准、体育惯例.体育治理出现"硬法"软化和"软法"硬化现象,它们各有利弊.其中不能容忍的是"软法"与"硬法"的抵触,为此,应该不断提升"软法"理性.在体育法治精神指导下,构建"软硬兼施"的体育治理模式,软硬法两者功能上相辅相成,各有分工与协作.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高校参加三选型和传统型体育教学模式的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进行比较研究。三选型教学模式在体育认识、体育价值观、情感体验、体育意志、体育活动频率、参与体育观赏、体育消费等方面均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宋亨国 《体育学刊》2011,18(6):27-31
在义务、法律义务概念再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体育义务是指体育法律规定的对体育法律关系主体作为和不作为行为的约束,其本质不仅体现体育法的核心价值——"公平"要求意义上的"应当",而且体现法律要求意义上的"应当";其构成要素主要包含体育义务主体、"应当"的体育行为。同时认为,对不同体育主体体育义务进行规定的体育法律包括体育国际法、体育国家法、体育固有法、体育行业协会以及体育权威机构颁布的体育法规。其中,体育固有法对体育行为具有直接的约束力,而体育国家法是保证实现体育义务的最后保障。  相似文献   

10.
程远义  张英  龚橙华 《体育博览》2011,(7X):205-206
本文通过访问法、谈话法、问卷调查法、文献法、资料法等,对大邑县重点新型社区体育的现状及开发利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新型社区体育的开展现状中出现体育组织管理不成熟、体育人口比例不高、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年龄失衡等现状,体育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对社区现状的认识、采取各项措施把体育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并在以后的新型社区规划发展中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渐的提高。体育舞蹈又被称为国际标准交谊舞,这种舞蹈对人的身体健康及交流联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因为这样,体育舞蹈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近些年来体育舞蹈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高校中体育舞蹈课程现状,并且为今后体育舞蹈课程活动更好地展开提出了一些发展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人们不在为温饱发愁,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多。体育舞蹈作为我国体育项目中一个新兴起的运动,这个舞种的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随着体育舞蹈在我国流传开来,学习体育舞蹈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气质的关键时期,因此学习体育舞蹈的群体大多是中小学生。本论文以Z市S县小学生参加体育舞蹈学习现状为对象,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分析法等方法,对S县辖区内的两百多名师生进行了调查,据此来对S县少儿舞蹈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了影响少儿舞蹈活动开展的原因,在其中提出了培训班在培训体育舞蹈时的一些缺点,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教学实践探讨新兴休闲健身项目排舞在高校的课程设置。论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高校大学体育排舞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进行分析,并进行教学实验检验。结论:在普通高校大学体育中设置排舞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为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排舞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提供借鉴,且有利于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与排舞运动本身的普及推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调查走访等方法,从竞赛编排、竞赛规则、裁判法以及竞赛记录等方面分析促使体育舞蹈赛事评判体系改革的动因。认为:需加强各协会合作和规范体育舞蹈竞赛编排;提高体育舞蹈竞赛规则的可操作性,细化体育舞蹈竞赛规则;借助发达的科技水平,将计算机软件应用到体育舞蹈竞赛中。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鼓励各级学校积极开创更多民族体育项目进校园来增强学生素质,这给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步入高校体育提供了机会。舞龙舞狮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基础,高校开展舞龙舞狮运动具有多种的意义和多方面的价值,尽管当前高校开展舞龙舞狮运动还存在着诸多亟需改善的地方,但江苏省普通高校开展舞龙舞狮运动现状已表明,普通高校开展舞龙舞狮运动是可行的,前景是乐观的。今后还需采取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加大龙狮文化宣传;降低技术难度,开展形式多样;转变认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利用比赛,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和立足市场,解决现实中的经费难题等对策,以便加快舞龙舞狮在我国普通高校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效果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舞蹈作为一门新兴的体育运动课程,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健身价值。对体育舞蹈课教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模糊数学方法对其进行评价,旨在为体育舞蹈在高校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体育舞蹈运动的项目特征出发,试图剖析体育舞蹈运动技术与专项体能的关系,探索分析出体育院校体育舞蹈专项学生的身体形态特征、生理机能特征及专项身体素质特征,为科学合理的开展专项学生的体能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幼儿体育活动课程建设的角度出发,以幼儿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贯穿幼儿阶段发展的基本培养目标。认为:舞龙体育课程可促进幼儿全方位成长,多元智力的开发以及道德修养的养成。幼儿舞龙体育课程应遵守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体育与游戏结合以及营造体育环境氛围三个维度的教育原则,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舞龙文化活动,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成长。  相似文献   

19.
体育舞蹈是源于西方国家的一种舞蹈形式,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历史进程,是体育与艺术的高度结合,它通过各种多姿多彩的优美人体动作展现其美学特征,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舞蹈进行体育美学角度的分析,并研究其美学价值.结论:今后体育舞蹈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须从新的理论、新的视角去深入研究,才会有本质上的突破和飞跃式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实施发展,我国高校在教育活动中十分重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体育文化在建设中一方面要结合新时代的体育精神,体现竞争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就是要发扬我国传统体育的精神和魅力,做好我国传统体育的教学,展现我国传统运动的风采。在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中,舞龙运动是受众非常广泛的一项体育活动,它在运动中体现着"龙"的精神内涵,还能够从整体提升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对于我国高校校园的体育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下面文章我们就对舞龙运动对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健全我国高校校园科学、合理的体育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