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淮 《科教文汇》2013,(4):160-160,164
农村少数民族职业学校教育的发展,对于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和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农村少数民族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的生源不足、师资力量紧缺等问题,文章重点分析其发展策略,对充实生源,进行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三个对策进行浅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寄宿制民族中小学校是国家专为少数民族举办的一种特殊办学形式。主要在少数民族牧区、边远山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设立,面向农村、牧区、边远山区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已经发展成为民族教育的一种重要办学形式。当前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办学的主要问题表现在生源问题、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脱离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将寄宿制学校之根扎于民族文化之中,不仅要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家长对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的认同水平,还要加快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速度,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水平与家校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寄宿制民族中小学校是国家专为少数民族举办的一种特殊办学形式。主要在少数民族牧区、边远山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设立,面向农村、牧区、边远山区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已经发展成为民族教育的一种重要办学形式。当前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办学的主要问题表现在生源问题、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脱离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将寄宿制学校之根扎于民族文化之中,不仅要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家长对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的认同水平,还要加快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速度,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水平与家校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潘伟伟 《科教文汇》2008,(16):146-146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信仰,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民族问题较为特殊的地区。广大少数民族农牧民多散居在边远地区,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少数民族青年作为农村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的主力军。因此新疆农村少数民族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内江科技》2018,(4):101-102
自高校扩招以来,少数民族学生就读于非民族专业院校越来越多,导致内地高校生源结构的多民族化,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多元化。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易受各种意识形态影响,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因为地域等问题,更加容易受"三股势力"的影响。加强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利于高校稳定和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发展,也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本文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为例,结合本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动态,以及本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工作开展情况来探讨如何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性、针对性、多元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办学形式,也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招生规模不断的发展扩大过程中,存在着诸如招生政策制定不完善、生源质量差异明显;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和办学条件较差、师资队伍建设较为薄弱等问题。应该调整和完善少数民族招生政策,确保教育质量,通过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改善办学条件,加强预科师资队伍的建设来提升预科高校的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新疆少数民族教育关系到整个新疆教育的发展.新疆南疆的农村少数民族教育是新疆教育的重中之重。南疆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一方面是双语教育的问题。另一方面更是这些地区教育环境及文化空间的不良给我们教育带来的阻碍.解决南疆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中的问题.仅仅解决学校的教育及学校的教育环境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从改良民族地区的文化空间做起。  相似文献   

8.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加强和改进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而且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其意义十分深远。针对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教育工作者要准确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认真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师德建设,把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成建设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地区,促进祖国边疆的巩固和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9.
马凌云  徐东明  冯云 《现代情报》2012,32(4):124-127
本文阐述了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要求、内涵和策略,探讨了图书馆职能发挥与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指出了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民族观教育、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世纪之交民族教育的特点世纪交替之际的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具有新的特点:(一)阶段性。世纪交替之际的少数民族教育,是本世纪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最后阶段。这个阶段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状况,代表着我国在20世纪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程度和水平。因此,我们一定要全面完成党和国家提出的20世纪末民族教育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为本世纪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