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红兵  段纯 《科教文汇》2013,(25):20-20,29
高校涂鸦是公德缺失、监管缺失的表现。某些学生公德意识不强,文明水平不高,是非不清,善恶不辨。应着眼德育育人,努力细化教学目标,做实教学过程,强化教学效果。从小事着手,从身边发力,让学生完全融入道德教化中,使学生的道德水平、道德自律长入规范和要求。面对涂鸦,教育要行动起来,大学生要有责任和担当。  相似文献   

2.
李娜 《知识窗》2014,(16):42-42
真、善、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尺,是现代价值体系的基本准则,是人们发自内心的道德追求,追求真、善、美和美术教学的交融是美术教育的最高境界。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充分挖掘教材,寻求其中蕴含的思想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升华学生的情感,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从多方面着手,教师要做有心人,"明察秋毫",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活动规律,从小处着手,循循诱导,及时表扬鼓励,调动学生向上求好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陶冶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最富于情感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的德育内涵,我们在音乐教学中,把道德思想教育贯穿于音乐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是以"爱"和"美"为中心展开,爱国家、爱党、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爱美,从多层面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理想。  相似文献   

5.
学科知识是道德理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科目,在2011版课程标准上曾明确指出"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科特色及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德育思想,使小学数学理论与道德教育有效融合,创造性地使用教学资源,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内涵,而且数学教育在德育渗透方面有着其独特的方法和效果,深入挖掘数学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德育素材,遵循党的教育方针,依据明确的教学目标,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将德育渗透在数学教学中去,增强学生关于数学学科课堂教学的道德教育体验与思考,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7.
由于社会上不良医德医风对学生的影响,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显得十分重要,而教师在教育中起关键作用,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将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的道德和精湛的医学技术、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材。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7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的调查,从中职学生道德素质和德育路径两方面分析了当前中职德育现状。调查发现,学生对道德责任、道德义务、善与恶等认知存在明显偏差。学生道德自律承诺水平偏低。学校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德育课不能保障、专业课没有很好渗透德育意识、德育形式单一等方面。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交往等能力亟待加强。研究认为,中职学生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比专业技术、技能的职业训练更为重要。中职德育不仅需要传授道德知识,更要以服务社会为目的探索新的德育路径。  相似文献   

9.
刘洋 《今日科苑》2007,(6):141-141
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如果运用得好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形成的潜移默化,主要从五方面实施:爱国主义情感、爱自然、爱生命、人际关系的协调、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0.
赵捍平 《科学大众》2013,(8):111-112,14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形成的,其中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超凡的智慧。在新形势下,继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从目前中职学生的道德状况看,不容我们乐观。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迷失了自我,思想混乱,胡思乱想,有的甚至胡作非为。道德滑坡现象较为严重,德育教学与形势不相适应,实效也不明显,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认真审视并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优势,使德育实效得以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