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李振声 《现代语文》2006,(3):103-103
作为一种艺术手法的重复,早已被作家们广泛用于各种学体裁的创作中了。在鲁迅先生的杂和小说里,反复成了他手中犀利的手术刀,使丑恶、阴暗、麻木、虚伪、暴虐、凶残、苦难无所遁形。池莉的短篇小说《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里,“体温表爆炸事件”在本中被重复叙述了八次,显示了普通都市平民日常行为中的机械与单调,重复讲述支撑起以都市平民为主角的故事的总体结构。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重复讲述了主人公许三观一生中十一次卖血经历,表现了普通小人物的爱与恨、善与恶、刚与柔等多种矛盾性格和生命的韧性,给读以深入的历史思考。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不少当代作家把重复艺术移植到了微型小说创作中。在微型小说本中,重复艺术有其诸多的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2.
重复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段。诗歌里有重章,歌曲和乐曲中有复唱与重复乐段,同样,小说里也有重复描写。鲁迅先生笔下的重复,运用得颇为广泛而多样,显示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他的著名小说《祝福》就因成功地运用了重复这一艺术手法而产生了很强的艺术魅力。一、用重复手法烘托社会环境我们先来看看篇首对鲁镇祝福气氛的描写:“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寥寥几个字,就流露出了作者对这种气氛的嘲弄。用“祝福”的景象来反衬祥林嫂的悲惨结局,所显示的是鲁四老爷祈求的“福”与祥林…  相似文献   

3.
《追风筝的人》一经出版,不断受到读者的好评。除了感情真实的故事内容,艺术手法作为行文组织框架的手段,在促进小说情节的发展与深化小说的主题上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特别是重复这一艺术手法的运用。通过实例,从重复的分类方式及表现形式上分析卡勒德·胡赛尼在《追风筝的人》一书中如何巧妙运用该艺术手法来促进故事情节发展与主题深化,从而为读者更好地欣赏这部作品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伍尔夫在小说的艺术表现形式方面,表现出非常独特的创造性和开拓性,她认为,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分割,她追求的艺术形式是一种非个人化的形式,在她的小说中,创造了新的人物塑造模式,在叙事方式上,她放弃了传统的“全知全能的叙述”,由作家的个人叙述转变为叙述者的非个人化叙述,她还运用诗化小说、音乐和绘画的元素象征意蕴等表现方式,开创了小说表现的新领域。这一切在她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到灯塔去》中得到很好的佐证。  相似文献   

5.
伍尔夫在小说的艺术表现形式方面,表现出非常独特的创造性和开拓性。她认为,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分割。她追求的艺术形式是一种非个人化的形式。在好的小说中,提出了人的本体论、人的认识和人类生存价值等问题,创造了一种新的人物塑造模式。在叙事方式上,好放弃了传统的“全知全能的叙述”,由作家的个人叙述转变为叙述的非个人化叙述。好还运用诗化小说和象征意蕴等表现方式,开创了小说表现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6.
重复:一种自觉的艺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力图通过对余华创作转型后的四部长篇小说中表现出来的重复叙事的形成原因作一番葙浅的探讨,从而推动余华后期小说创作中的重复叙事艺术的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余华艺术转型后小说创作中重复的叙事艺术表现得非常突出,探究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受音乐的启迪;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交互影响;小说叙事的需要和余华叙事技巧训练以及余华小说在先锋与传统的结合部上的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7.
鲁迅小说创作很注重重复手法的运用,包括场景描写、人物语言、人物描写、心理刻画等方面的重复。这些不同方式的重复手法都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重复手法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重复中有变化,体现出作者的匠心。  相似文献   

8.
风格迥异的小说家鲁迅和郁达夫,在他们所营造的艺术世界里却有一种共同的特征,那便是对绘画美的追求。鲁迅擅长对人物和背景作线条式的素描勾勒,郁达夫则喜欢运用色彩涂抹画面。鲁迅喜好用黑白两色来设色,而郁达夫则在灰色的基调上幻化出绚丽多姿的色彩。绘画因素的渗入,使他们的小说具备了一种艺术兼容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审美潜能。  相似文献   

9.
各种艺术是可以相互沟通的。闲笔,这一古今中外小说,戏剧,散创作中的常见艺术,也可以借鉴到新闻写作中,章运用新闻实例,论述了闲笔艺术在新闻写作中的的运用及其所带来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重复”是《边城》在叙述方式上的鲜明特点,文本中使用了大量的重复手法,包括事件场景、人物描写和意象等方面的重复。这些不同方式的重复手法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体现了作者的独巨匠心。  相似文献   

11.
论伍尔芙、乔伊斯意识流小说的艺术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流小说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所有流派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流派,伍尔芙、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不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人类社会的窗口,更为小说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伍尔芙、乔伊斯意识流小说中的主要艺术技巧有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象征手法、蒙太奇、不连贯性、梦境和幻觉、重复出现的形象等。伍尔芙、乔伊斯在艺术技巧探索上的杰出贡献,使意识流小说达到了一个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对二十世纪的小说创作曾经起到过巨大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小说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这部小说中含有150多首诗词,有传统诗词之美,小说人物命运的叙述生动感人,又有当今语体文甚至口语的色彩,红楼梦的艺术世界是多彩诱人的,小说学为读者营造了一方“诗词天地”。忽略诗词鉴赏,就不能全面把握《红楼梦》艺术特征,也不能真正认识它的作者,因此,读懂这部书的文辞,品味其诗词韵味,会是一种享受,《红楼梦》以小说文本的可接爱性而雅供共赏,一定会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诗文美育中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在艺术上具有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创造的精神,许多小说作家都从鲁迅小说的艺术形式中获得过启发,而萧红更是一个悉心学习鲁迅小说的艺术形式,并有着独特艺术创新精神的小说家。她的小说创作在艺术形式、言说方式上与鲁迅有许多相通、相似之处,同时又有所创新与发展。这使萧红成为20世纪最善于建立自己的艺术风格、最富于独创性的小说家之一。  相似文献   

14.
运用民间文化艺术元素是现代乡土小说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这在浩然早期小说里却极少出现。浩然的生活经验与艺术准备并不缺少这一因素。缺省的原因在于浩然遵从政治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规定。与鲁迅等相反,浩然实现了表象的科学、本质的迷信。  相似文献   

15.
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属描写手法之一。中学语文课本中,运用铺垫艺术的颇多,尤其是小说。小说中的铺垫,是使故事情节、人物行动、布局结构向合理、严密方向发展的一种台阶,往往能收到“盘马弯弓故不发”、“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效果。综观铺垫艺术手法的功能,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趋影视体”小说是影视艺术作用的结果,反映了人们对影视与小说关系的认识,表现了小说对影视艺术的屈从和依附。“为影视艺术而小说”,意味着小说家在题材选择、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营造、语言运用等方面要考虑到未来的影视改编,其深层动机在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就文体特征而言,“趋影视体”主要表现为叙事的大众化和话语的程式化。其结果是小说与影视剧本之间的差异被削弱,小说的“味中之味”被消解。  相似文献   

17.
伍尔夫在小说的艺术表现形式方面 ,表现出非常独特的创造性和开拓性。她认为 ,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是一个有机整体 ,不能分割。她追求的艺术形式是一种非个人化的形式。在她的小说中 ,提出了人的本体论、人的认识和人类生存价值等问题 ,创造了一种新的人物塑造模式。在叙事方式上 ,她放弃了传统的“全知全能的叙述” ,由作家的个人叙述转变为叙述者的非个人化叙述。她还运用诗化小说和象征意蕴等表现方式 ,开创了小说表现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电影作为现代都市化新的构成,它改变着人们体认现实生活和其它学艺术的方式。张爱玲的视觉感受力、电影修养综合她对语言字的敏感,形成小说中电影手法。具体表现为多种镜头运用、蒙太奇手法、可视意象和小说叙事方式的电影化位移。张爱玲创造了电影艺术影响之下成熟的现代小说范型。  相似文献   

19.
北京大学名教授、名现代学研究家严家炎所《金庸小说论稿》中的《论金庸小说的情节艺术》一,对金庸小说的“情节艺术”作了细致而精当的分析,对中学生怎样写好作很有启发。原很长,这里只是其要点发表.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冰山理论”——海明威小说创作的独特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读《白象似的群山》可以了解海明威“冰山理论”的独特的艺术内涵:即简约的艺术和经验的省略。这种创作艺术的运用使他的小说含蓄而深刻,并提供了一种新的现代主义小说的解读方式,由此奠定了他在现代小说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