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应从转变教育观念,实施教育创新,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育人环境等方面人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和创造人格,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应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所谓创新精神,是指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以及贯穿活动始终的创造动机、积极的创造情感、顽强的创造意志等心理品质,而这些品质应在日常的学习中逐渐培养,语文教学也承担着这样的任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创新意识是创造力的核心。叶圣陶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绝不是仅仅针对高智商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教师要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创造型人才。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施立祥 《宁夏教育》2007,(10):64-64
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必须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获得知识进行发明创新的源泉,那么,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造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创造教育原本就是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学生创造力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创造个性,包括独立性、自信心、好奇心、敢冒险、幻想等。那么在语教学实践中就要改变过去班级授课中“传递一接受”式的师生单向交流的局面,建立以学习小组为主的教学形式,组织学生互动,是激发学生创造个性的有效途径,向学生提供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促使他们敢于创新。这对于学生能从更深的层面理解知识,产生创新的动机,掌握创新的方法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教师要根据数学的规律和特点,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则、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创造力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本文就创造思维及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教育只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用的作用。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培养语能力、传授语基础知识,而且要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开发、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应该注重挖掘语教学过程中充满创造力的因素,开创培养学生创造品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张英 《河南教育》2007,(5):52-52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正常的学生都有着巨大的创造潜力,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和出发点。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则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立足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相似文献   

10.
启发诱导教育思想以我国的孔子为代表。其基本观点是注重对学生学习思路的开启、引发。学生在学习中受启而“开窍”、联想、顿悟,产生带有一定创见性的认识,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启发与创新互相依存,创新以启发为起点,启发的目的是为了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悬念启发、问题启发、原型启发等方式,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诱发学生的创造灵感,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启发学生的思维是教师教学启发艺术的主旋律,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核心,问题性教学就是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善问。  相似文献   

12.
张永红 《教育导刊》2004,(7):42-43,52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之一。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缺陷,教师习惯于扮演传授者的角色,教学过程趋于程式化、模式化,学生创造的火花得不到呵护.甚至被无情地扑灭。其实,小学生的创造欲、创造力是惊人的,就好比琴弦需要拨动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培养创造型人才。应当给予学生创新机会,挖掘创新因素,激发创新情感,培养创新思维,引导创新行为,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再到“会创造”的跨越。  相似文献   

13.
培养未来公民的创造能力离不开教育,离不开中小学教师创造性地工作。只有教师认识到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并摒弃陈旧的教学思想观念,舍弃一些以浪费绝大多数学生智力为代价的急功近利的教学行为,才可能避免学生的一个想法、一个新点子和一个假说被湮没在我们的教鞭之下。下面我从数学教学方面谈一点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创造力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索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学会发现知识。创造知识,方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呢?试以小学教学为例,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6.
要把学生培养成创造性的人才,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主要包括创造精神、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品质三个方面。创造能力与人的个性品质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创造个性品质决定了人们能否自觉增强、提高和有效地发挥创造精神和创造思维能力,所以更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在众多人格特征中,自信心、探索欲、挑战性和意志力是创造个性的核心品质。在教学中,发挥学科教学的综合功能,培养学生创造的个性品质,完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教师最具体、最活跃的研究对象,学生的想法是幼稚的,但其中常常蕴含着创造的火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当今教育教学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人谈点粗浅的见解和尝试。  相似文献   

18.
学生创新能力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它的主要特点是主动积极性、求异性、发散性和独创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将来的发明、创造,而且也有助于当前的学习。没有创新,人类就不能进步。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培育学生的创造萌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相似文献   

19.
更正     
颜发栋 《青海教育》2004,(12):39-39
我国正在全面推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实施创造教育,这是每个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而青少年时期是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阶段,中小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十分重要的场所,所有学科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阵地。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增强创造意识、加强创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更是责无旁贷,要千方百计通过语文教学使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成为每个学生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