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近日在《新华文摘》上读了舒芜先生一篇文章——《标点符号与文章风格》。他说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李易,在工作中发现一些作者使用标点符号时各有特色:陈迩冬爱用破折号,黄肃秋文章里惊叹号多,张友鸾好用句号,周汝昌“大括号里面又套小括号”,舒芜喜欢分号,王利器“一逗到底”。标点符号的使用,体现着作者的风格。舒芜说“对作者的‘标点权’,应该与著作权一样尊重,轻易不要随便改动,磨掉了特点”。  相似文献   

2.
舒芜先生在《标点符号与文章风格》一文中说:“对作者的‘标点权’,应该与著作权一样尊重,轻易不要随便改动,磨掉了特点。”正如人们作文要选择词汇一样,人们也是完全可以“活用”标点的,甚至可以说,很多情况下只有活用巧用,才能显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我国文学巨匠郭沫若曾说过:“标点符号是文章的五官。”苏联著名高级编辑布拉果曾指出:“标点符号就是标出思想,摆正词和词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句子易懂,声调准确。标点符号好比音符,它们牢固地缚住文章,不让它撒落。”郭沫若和布拉果对标点符号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们如此重视标点符号,足见其在文章中的重要性。关于标点符号的趣闻与故事,古今中外可谓多矣。这里聊举数例,以飨读者。秀才智斗吝啬鬼古时候,有个财主十分吝音、刻薄,聘请家庭教书先生时常耍阴谋,以致先生辛辛苦苦教了一年书,结果分文无得,所以人们都不愿意到他家任教。但有个秀才却自告奋勇上门应聘。他跟财主签订了个契约,文曰:“无鸡鸭可也无鱼肉可也唯蔬菜不可少分文不取”,全文没有标点符号。财主见了十分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古籍中,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白话文产生后,才开始使用标点符号。从此,标点符号便成为文章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缺少了它,不仅无法断句,而且会产生歧义。最近,我从《新民晚报》上读到一则与标点符号有关的标题:漏了一个关键的引号  相似文献   

5.
科技译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气象科技》编辑部汪永起1990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与新闻出版总署重新公布了经过修订的《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称《用法》)‘。这是文字工作的一项重要规范。外译中的文章里,标点符号的使用要遵循中文标点符号的规范与习惯,不应完全...  相似文献   

6.
在公众的视野中,舒芜好像永远无法走出“胡风事件”。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后代,他晚年一直在努力坚持五四精神,特别是1980年代后的三十年间,他作为一位重要文化人,发挥了相当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于1990年4月17日正式发表的修订的《标点符号用法》,给科技人员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提供了依据。标点符号是科技文章里的有机部分,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不仅有表意作用,还有修辞作用。用与不用,用在哪里,都值得斟酌一番。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有助于表达文章内容,使读者容易看懂,便于接受,可达到顺利地传递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两岸的标点符号使用标准都建立在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的《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基础上,台湾地区标点符号也不断地向内地靠拢,因此两岸的标点符号用法总体上大同小异.但两岸在继承《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上有差异,加上后来对一些标点符号规定不同,导致两岸某些标点符号用法存在较大差异.文章比较了两岸标点符号的异同,并重点分析了4种具有较大差异的标号用法.同时两岸都采取了一定措施推广新标准,以减少对出版等领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任何文章都离不开标点符号,假若报道、通讯等稿件都不使用标点,那文章简直就无法读下去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不同的标  相似文献   

10.
正在新中国图书评论发展史上,涌现出了许多知名的图书评论家。1988年9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筹备会上,"大家公认萧乾、李锐、周振甫、舒芜、戴文葆、吴道弘、沈昌文、徐召勋为书评专家,从此,结束了在我国找不到、推荐不出书评专家的历史"。1这几位书评专家中,萧乾、周振甫、舒芜、戴文葆已相继去世。健在的几位仍关心出版工作,并积极进行有关图书评论的写作。其中吴道弘在图书评论这块园地一直辛勤耕耘,他有关图书评论的理论与写作受到出版界广泛好评、关注,对后人有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1.
谈选编     
前些时买到舒芜先生编录的一本书,题目为《女性的发现——知堂妇女论类抄》。此书从周作人的各种散文集和集外文中,选出关于妇女问题的文章178篇,分为3大类17小类,一一加上类目。舒芜先生还在全书之前,写有三万多字的导言,详细阐述周作人关于妇女问题的思想观点及其背景。虽然我并不研究周作人,也未对妇女问题有特殊的兴趣,但是看过全书,仍感到有所收获,尤其仰佩编选者独特的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汉语中,标点符号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容。标点符号运用不准确或出现错误,再精彩的文章也会大打折扣。尤其是有影响的媒体,还会以讹传讹,误导读者,产生不良后果。因此,标点符号运用并不是一个小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学习运用标点符号:是件很严肃的事儿,可很多报道员在实际新闻写作中,未引起重视。 郭沫若说过这样一句话:“标点好象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看得无足轻重。”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如果一个人标点不大会用,说明他语言不够清楚。” 事实的确如此,标点符号运用得好了,无论从文章的文采上,还是从稿子的见报率上,都是大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4.
他是一位具有理论家气质、有思想追求、有理想抱负的学者,始终热心于政治,关注社会现实,“关心着民生国计、世道人心” (舒芜语)。他所从事的文学艺术、思想理论以及编辑工作,形成了与此密切相关的、融合着自己的人生血肉和鲜活社会感受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引文标点符号的规范韦建培编者按: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用来表示停顿、语调以及语词的性质和作用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些作者、编辑对标点符号的应用不太重视,甚至随意乱用,往往使文章发生歧义。本文就引文标点符号的使用,较为全面地列出了常见的一些错...  相似文献   

16.
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在上小学时就听老师讲过,以为不难学,从来不把它放在心上。直到当了编辑,落笔改稿时,才发现标点的应用颇费斟酌,如果用得不当会影响意,不能掉以轻心。林穗芳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外标点符号的研究,我有幸成为他所《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一书的责任编辑。读完书稿,我心里确确实实很受感动。小小的标点符号往往不受人重视,林先生却以它为研究对象做成了大学问。  相似文献   

17.
有的同志写稿不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或者一逗到底,教人读得上气不接下气,或者乱用句号和惊叹号,该句的用惊叹号,该用惊叹号的,却用了句号;还有的干脆不用或少用标点符号,使文章含意不清,既可作这样的理解,又可作那样的理解。经调查,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是“小事一桩”。郭沫若曾经说过,标点符号是文章的五官。它虽然不是文字,却是文字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使语言记录更加精确、生动,而且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多采。甚至因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同会使同样的文字呈现不同的形态,收到不同的效果。明朝江南才子祝枝山奚落一家财主,巧玩标点符号,就能说明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小中见大     
大凡名家里手对于写文章,不仅着意在驾驭字、词、句、章方面执著探索,而且对于使用标点符号亦是潜心钻研。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准确驾驭文字一样,可以使文章增色,其作用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9.
标点符号是文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表情达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人们熟知的那个“下雨天留客”的笑话中,问题出在标点符号上。早在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就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下达指示,要求全国遵照使用。经过30多年的实践,标点符号的用法已有新的发展变化,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新闻出版署重新修订发布《标点符号用法》,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并在说明中强调:“必须重视标点符号的使用。”对于有一定写作能力的作者和编辑来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不应该成为一个值得议论的问题的,然而现在随便翻开一张报纸,稍微留意一下,就可发现一些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地方。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机关报和省会城市报纸编校质量检查中,几乎所有报纸都存在标点符号方面的毛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稿件内容的表达,有时还会  相似文献   

20.
编辑修改稿件时常为标点符号所困扰,因为标点符号同汉字一样,具有表意功能,在文章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然而在实际运用中,有些同志并没有对标点符号引起足够的重视,使用起来漫不经心,其中也包括某些作家和从事多年文字工作的同志,稿子中也常有脱略、乱用、书写很不规范的现象,使某些好稿子因而失色,令编辑感到遗憾。稿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规范,表现形式大体有7种:(1)“点号”出现在一行之首,书写时不单独占格。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新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标点符号的位置》指出:“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