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49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挑剔媒体     
王乾荣 《传媒》2001,(12):12-13
在上海APACE会议期间,会议筹委会秘书处发言人章启月使用英语发布消息并回答记者提问,一下子使大部分中国记者陷入尴尬——因为他们只有“汉语的耳朵”。有记者还啧有烦言——他的意思是,在中国开会,为什么要用外国语言?这是他没有常识。这个会虽然在中国上海召开,但它是一个国际会议,按惯例要用会议工作语言英语。  相似文献   
3.
王乾荣 《传媒》2001,(5):8-9
几个人侃大山,说到正在电视上播映的《笑傲江湖》,高洪波便来了情绪。 洪波如今虽然居于作协领导“高位”,但是并未显“官相”,大家也与他开得玩笑,犹如一哥们儿。其人乃文坛多面手,诗歌、散文、杂文、小说全面出击;写得成人作品,更弄儿童文学;虽以儿童文学名世,却任着《诗刊》主编。 曾听此公说,他在创作、做官、视察之余,先是搜寻把玩名  相似文献   
4.
纠错谈趣     
作者都不希望自己发表的文章出差错。如果是原文有错,编辑代为改正,不使作者“露怯”,那没得说,作者自然对编辑千恩万谢。而如果原文未错,发出来反而错了,作者又该如果对待呢? 我最近读了三位作者关于这个问题的议论,觉得颇为有趣,现介绍如下,也许时作者和编辑都不无启示。 三位作者,持两种态度。 前两位是自责,自我检讨。一位在给编辑的信中说:“我的原意是‘……彼苏、柏、亚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与吾孔孟老庄……’,而非‘苏、亚……’,很可能是我在稿子中的笔误或是字迹过于潦草所致。”又说:“‘噫吁 ’被印成了‘噫吁…  相似文献   
5.
“只要符合事实,为什么不能发?”这里的“发”,指发表批评报道。你道这句话是谁说的?是上任3天就下达了“新闻监督令”的山西省长治市的一位领导。这话是他对当地媒体诸多批评中的一条。他的其他类似批评也都尖锐直率,但在我看来与这条一样,均不无天真成分。  相似文献   
6.
王乾荣 《传媒》2002,(6):22
《环球时报》驻伦敦特约记者许安结3月14日报道:“近日,英国《星期日快报》完成了一项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评选全世界最美丽的三百位女性。” 我认为这不是“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而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星期日快报》评出的,仅仅是它这个报,或者说它所聘请的五十位评审委员心目中的“最美丽女人”。所以它拉的“全世界”这个大旗,完全是唬人的。 世界何其大,是区区五十双眼睛所能搜寻得过来的吗?我看便是他们每个人都长着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也不行。恰巧我最近看到一位  相似文献   
7.
标点和数字     
王乾荣 《传媒》2002,(1):50-51
我读过舒芜先生一篇文章——《标点符号与文章风格》。他说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李易,发现与他打交道的一些作者使用标点符号时各有特色:陈迩冬爱用破折号,黄肃秋文章里惊叹号多,张友鸾好用句号,周汝昌“大括号里面又套小括号”,舒芜喜欢分  相似文献   
8.
王乾荣 《传媒》2002,(3):17-18
有一种德国产高级小轿车,可能在二三十年前吧,我们把它译作“本茨”。这玩意儿对那时的中国老百姓来说,是相当陌生的。后来不知哪位高人将它改译成“奔驰”,音义兼顾,颇为传神。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富有了,“奔驰”也源源不断地涌入国门,但对芸芸众生来说,它仍然是一个神话。高官另说;民间人士,一年挣不下一百多万元,“奔驰”大约是不会“奔”到他家  相似文献   
9.
爱滋病随想     
王乾荣 《传媒》2003,(1):15-16
1.据联合国最新报告,全球目前已有4200万人成为艾滋病毒携带者,而预计到2002年年底,将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另有500万人将感染上艾滋病毒.我国已进入艾滋病病毒流行边缘,各种高危人群规模较大,流行形势趋于恶化.  相似文献   
10.
错别字心态     
写和念错别字时是什么心态,我虽然经常犯这方面错误,但却浑然不觉。最近读了昌学汤先生大著《汉语错别字心理分析》,方知人们之所以写念错别字,是由于“从上”、“从众”、“从洋”、“从古”、“从简”等心态作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