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论教师职业倦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的心理问题之一。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对教育的发展极为重要。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便会给教师、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我们可以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来避免和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现象。  相似文献   

2.
齐爱丽 《华章》2007,(1):77-78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职业倦怠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初中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职业倦怠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本文总结国内外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通过调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职业倦怠对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的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职业倦怠现象。因此,关注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探究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并寻找相应的对策以缓解职业倦怠,已成为当前教育界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据调查,目前在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的职业倦怠严重影响着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同时对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也构成一定阻力。消除教师职业倦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广大教育管理者关注的话题。教师职业倦怠是如何产生的?教师怎样才能消除职业倦怠?本期“三人行”栏目将围绕“教师职业倦怠”这一话题展开。  相似文献   

5.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的情境下产生的一种身心疲惫状态。职业倦怠易发于助人行业,教师乃助人行业之一,故职业倦怠现象频繁出现。为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本文力图通过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内外矛盾进行解析,针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的情境下产生的一种身心疲惫状态.职业倦怠易发于助人行业,教师乃助人行业之一,故职业倦怠现象频繁出现.为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本文力图通过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内外矛盾进行解析,针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职业倦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常见的职业压力的反映,而教师正是这种职业倦怠感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从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内涵、成因及对策着手,以期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职业倦怠现象正在中职教师队伍中蔓延,它严重影响了教师正常教学水平的发挥,降低教育教学效果。影响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因素有很多,主要来自社会,也和教师个人有关。对于中职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必须给予应有的重视,整体社会要切实提高中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学校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从根本上解决职业倦怠,同时个人也要积极利用适当、有效的方式进行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其社会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近年来已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更是引人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会对学生和教师的身心发展产生严重的负向影响,因此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意义重大。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调查了山西省高中、初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旨在探讨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教师职业倦怠这一现象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怎样避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成为教育当务之急。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这一现象进行简单描述,并结合实际分析了产生职业倦怠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11.
侯娟娟 《教育》2013,(33):20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师职业倦怠。因而,关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探究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并寻找解决对策,成为当前教育界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笔者从社会、职业、学校及教师个人的角度分析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了避免职业倦怠的措施,以引起社会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关注。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及成因"职业倦怠"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在1974年首次提出的,专门用来说明工作者工作状态的概念。职业倦怠是一种职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教师职业被公认为一项高强度、高压力的职业。高度的职业压力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文章通过对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问题的分析,以期引起社会各方对教师职业及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探因及自我调节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本文在职业倦怠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内涵,并从教师职业压力、师生关系、生活压力、角色冲突以及人格因素的五个方面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由此提出教师自我调节策略。  相似文献   

14.
教师职业倦息是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综合症状,它对于教师工作、教师生理和心理健康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出现具有多种原因,除了社会和学校组织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外,教师个人必须正确看待职业倦怠现象,进行自我调节。  相似文献   

15.
文章借鉴国外有关职业倦怠理论和测量工具,采用问卷的方法,调查研究了目前乌鲁木齐地区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被调查的英语教师存在职业倦怠现象,但程度并不十分严重。个人、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预防和缓解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笔者认为:在一些中学教师中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表现为情绪上的倦怠感、较低的成就感、教师厌教感、心理疾患多等,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是教师工作压力、福利待遇、社会地位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必须从教育机制、社会期待、主体心理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大背景下,新升格幼高专学校处于转型期,普遍存在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教师职业倦怠势必影响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从社会、学校、个人三因素探析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策略,希望从社会、学校、个人三方合力干预作用下,帮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地位的提高,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受到社会日益关注。本文回顾了国外关于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希望通过对职业倦怠研究的回顾,能够更好地展开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当今,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困惑教育界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同样,幼儿教师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也会产生职业倦怠。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不仅在于其个人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更在于它会影响到孩子的发展,使孩子成为"最终牺牲者"。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呢?一、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鉴于教师职业倦怠给教师本人、学生以至整个教育系统带来的诸多消极影响,研究者们都积极致力于教师职业倦怠成因  相似文献   

20.
吴雪慧 《中国教师》2013,(Z1):218-219
职业倦怠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登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用来专指从事助人行业的个体由于长时间面临情感和人际压力所产生的身心极度疲劳状态的职业倦怠。而教师职业倦怠则是这一问题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并在社会发展急剧变化的当今时代,日益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有研究表面,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在长期枯竭的状态下,会出现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丧失、情感疏离和冷漠的现象(Byrne,Schaufeli 1993)。教师职业倦怠对学生的发展也有消极影响,国内外相关研究表面,处于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