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学困生群体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对象,转化学困生既是促进语文整体教学成效提升的内在需求,也是拓展学生成长空间的有效措施。开展学困生转化工作需要对症下药,细致分析学困生的"成困"原因,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措施进行转化,从学习情感、学习技巧以及学习基础等方面综合着力,有效转化学困生。本文结合笔者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进行学困生有  相似文献   

2.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困生除了学习基础差或学习方法不当之外,主要是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如:有的学生散漫无羁;有的因“偏科”造成数学成绩不佳。有的学习被动敷衍、甘居落后。但是少年儿童的可塑性极大,决不是“出窑的砖——定型了”。教师要努力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动机,从根本上促进转化。  相似文献   

3.
<正>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个永恒的话题。所谓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基础差,学习目的不明、学习习惯不好、自学性较差、自信心不强的部分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感知能力、接受能力不及同龄人,生活经验、思考方式、学习方法不如其他同学,而一时沦为学困生。教育的关键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师帮生、生助生"的方法,使学困生得到逐步的转化。一、剖析原因,更新观念,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学困生教师要走近学困生,了解学困生,主动与学困生谈  相似文献   

4.
学困生指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基础较差或很差,以至于使继续学习或深造产生困难的学生。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学习进步不大,对学习容易产生逆反的情绪。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关键问题。要想提高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加强对学困生的帮助和指导,使学困生的水平得到提高。下面就我在帮助学困生学好数学的过程中的一些做法谈一谈。  相似文献   

5.
彭姣红 《湖南教育》2003,(24):45-45
一、激发兴趣,唤起求知欲,树立自信心。要给学困生补差,教师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首先,备课时心中有学困生,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应考虑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地给予他们回答、表演的机会,鼓励他们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其次,对学困生的作业最好坚持面批,及时给予鼓励和必要的强化性辅导。学困生在学习方法方面普遍存在着问题,教师应设法教会他们如何学习,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补差的效果。二、弥补缺欠,强化基础,提…  相似文献   

6.
王丽军 《教师》2014,(14):98-99
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能否突破词汇大关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提高英语学困生的词汇学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英语弱班学困生的学情、成因以及传统词汇教学对学困生的成效的分析,结合多元智能理论,从情感和课堂教学方式两大方面研究出英语弱班词汇教学的新策略,旨在提高学困生词汇学习的效率和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教学中,总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因此,我们教师务必要尊重、理解、宽容、善待学困生;各个突破,开发非智力因素;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倾注爱心,唤醒学困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困生由"吃得了"向"吃得好"转变,从而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8.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学困生是教师必须高度关注的群体,这一部分教学对象学习成效的高低直接关系语文整体教学效果的强弱。对于学困生而言,他们更需要来自教师的关心呵护与帮助,他们才是教学中最需要关注的群体。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倾注更多的情感关怀,让学困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并整合力量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技巧、夯实学习基础,更好地开展语文学习活动。一、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困生开展语文学习的重要促进因  相似文献   

9.
何基生 《中学教育》2008,(11):49-51
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为了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其综合学习水平的提升,我们应着力探讨有效促进学困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与尊重携手,创设自主学习环境;与教材深交,激发自主学习意识;与活动共行,培养自主探究能力;与课外联姻,奠定综合学习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学困生顾名思义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简称,是指那些对学习没兴趣,基础比较差,失去学习信心,在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上有明显缺陷,智力正常,但由于非智力因素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一直是我们教师面对的一个大难题。很多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家庭的,也有学校的、社会的;既有学生个人的原因,也有教师的原因。然而,不论是何种原因,学困生问题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的教学当中。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状况是:成绩好的学生知识结构好,时刻充满了积极、上进的学习心态,能自觉、主动学习:而与之相反,学困生则一般都是学习基础较差,知识缺漏多,反应稍慢,学习上懒散、马虎,失去上进心。鉴于此,要搞好高中物理教学,整体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得想办法,引导好学生这一学习主体,促进学困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2.
小学是学生英语学习知识的基础阶段,随着年纪的提高,知识也越来越难,很容易导致一些原本学习状况不好的学生放弃对英语的学习,从而加剧学生两极分化的情况。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困生进行转化,探索合适的方法,帮助学困生重燃英语学习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学困生是在学习上有困难,学习吃力,无学习兴趣且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群体。学困生历来是教师谈话焦点,每位教师都希望班级学困生少之又少,但学困生是必然存在的群体,这就需要教师认清学困生无学习兴趣的特点与成因,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措施进行转化、改善。本文就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如何提升语文学习兴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升入初中的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往往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加上教师在教学中教学理念的僵化、教学形式的单一,久而久之就使得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形成了一批所谓的"学困生"。而如何建立学困生学习数学的自信,使其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成为了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迫切问题和首要任务,而针对学困生的特点实行分类教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学困生"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成绩相对滞后,处于班级的后列。因为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等方面薄弱,导致他们难以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长期以来,很容易产生悲观、失望、封闭的心理,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学困生。对于这样的教学对象,语文教师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使他们能够放下思想的包袱轻装上阵、勇往直前,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一、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是教师应当关注的对象,无论其学习基础、能力发展状况以及学习成绩如何,  相似文献   

16.
对文化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的学困生,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是经常困扰广大教师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7.
<正>1.合理构建学习小组。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等有大致的了解,将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进行合理搭配,以保证每个小组都有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尽量让各个小组间的水平相近。根据学困生的个性特长,给他们安排适当的小组角色,大家通过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每个小组成员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学困生也能在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重建自信,培养和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所谓“学困生”.简单点说.就是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具体来说.就是指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不乐于学习。或是基础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学习、学习困难、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各门课的教学中.都会遇到一些这样的“学困生”。特别是在那些教育较为落后、生源质量又较差的农村地区的学校里.这样的学困生数量还很不少。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关系到我们整个教育教学的成败。  相似文献   

19.
从教学角度分析,学困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良习惯,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表现出学习困难、正确率低的学生.学困生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少部分学生不能适应群体教学,因而在学习上出现障碍,对学习失去兴趣.转化学困生既要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改变消极的学习态度;又要尊重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差异,在教学中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学困生"即过去所谓"差生",由于他们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因此,如何激发"学困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诱发和树立"学困生"正确的动机;根据学生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有趣的激发提高"学困生"隐在的潜能,提高其自身学习科学的兴趣,为学好科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