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依托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对沈阳经济区GDP潜在增长率做出定量分析,对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做出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议沈阳经济区职业教育应当以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来构建区域面向未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二是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三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目标是:(1)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学制体系为目标,以中、高职衔接为重点,形成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融通政策。(2)以普职规模大体相当为目标.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为抓手.实施积极有效的职业教育招生政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产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不断增多,即使是传统工业,随着技术改造的深入,生产的技术含量也大大增加,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要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努力提高专业设置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适应性,体现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应用性。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应有之义,高职教育的类型特色决定了其与产业的密切关系,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主动服务产业升级和动能转换,促进高职教育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当下我国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从三次产业和行业门类两个层面研究我国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对偏离度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提出高职教育要面向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制造2025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优化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布局和专业动态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新疆1978-2013年的时间数据,分析新疆的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通过计算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新疆三次产业的总产值和所占的比例发现:三次产业的产值都处于上升的趋势,第二、三产业的总产值非常接近且2000年以后二者产值的增加速度突然加快,与第一产业的产值的差距越来越大.三次产业的产业比重波动较大,2004-2013年的产业结构为:二、三、一.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一直保持上升的态势,但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快,就业人员较多的转向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极其不平衡,第一产业存在劳动力转移的压力,第三产业的就业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吸纳就业能力较强,对劳动力就业起到积极作用.依据分析的结果,新疆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使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广西的三次产业结构在“九五”期间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结构不合理和结构低质化仍很突出,存在着优化和调整的必要性。就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而言,当前广西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的目标取向应是进一步提高“二、三、一”格局的质量,不宜急于向“三、二、一”格局冒进。与此相适应,广西要加快工业化发展进程,进一步增加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努力提高第三产业的速度、质量和效率,加快第一产业的综合发展,提高其综合质量;继续加快发展第二产业,进一步提高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本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的重点和中心。  相似文献   

7.
国外实践证明了无论是职业教育的产生还是随后的发展都跟产业结构的转变和优化息息相关,职业教育在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过程中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二者之间是互动扣彼此促进的关系,基于弹性的实证分析也表明在国内职业教育和产业结构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其与产业的融合度,化工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的改革提出新的要求。企业发展需要职业院校提供人力支撑和技术服务,校企合作可促进产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分析了天津化工产业结构调整概况,阐述了必须依托行业办学优势,结牢工学结合的利益链条,并提出构建服务产业的教学体系,其关键是课程体系调整、课程标准制定与教材建设。  相似文献   

9.
采用安徽省1978-2015年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数据与三次产业的就业量比重数据,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包括产业结构和产出变动两层因素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就业影响的模型,结论表明:(1)安徽省第一产业内部存在隐性失业,而且二、三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不足;(2)总产值的增加对就业增长有正向效应,但在加入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后这种效应开始减弱;(3)产业结构的变动与产值增长的交叉作用对就业量有负向效应。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安徽省未来在产业调整上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做好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任务;建立现代农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赋予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使命;国家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国家战略,职业教育承载了新的期望。正如教育部副  相似文献   

11.
袁旭  王友保 《高教论坛》2007,(6):170-172
产业融合这一新型产业革命浪潮冲击并改变着传统的产业结构,产业融合丰富了产业发展的形式和内容,改变了产业的关联性,最终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在融合的过程中表现以下特点:产业融合以技术融合为基础、凸现产业横向一体化特点、产业融合最易发生在产业的边界和交叉处.这些特点要求在职业教育开发过程,要树立“宽基础、活模块“职教课程理念,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加强产业融合与职教地区分布的互动,重视远程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当地产业政策的要求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变化开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需要的专业。以株洲职教大学城内高职学校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当前与第一产业相关的专业缺失,与第二、第三产业总体上基本对接,但是专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提出了提升株洲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楼世洲 《教育学报》2007,3(1):82-88
中国近代的工业化实际上是沿着两条轨迹发展,即移植西方的现代工业和传统手工业的进化并存。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初步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实业学堂的兴办”——“实业教育制度的确立”——“职业教育制度的确立”三个大的过程。而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是沿着:现代工业移植——手工业改造——区域性的产业集聚的道路演变的。因此,近代职业教育制度嬗变对近代工业化进程有明显的“路径依赖”。近代职业教育嬗变的第一个层面是职业学校的演变,第二个层面是传统手工业的师徒制向工厂师徒制和职业补习教育的演变过程。影响这种路径选择的因素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劳动力结构和就业方式;二是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构成;三是职业分化和社会分层。推动这一过程的动力是工业化,决定演变模式的根本因素是工业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产业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随之发生改变的是就业结构。但是到目前为止,河北省的三大产业结构仍然不够合理,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科技含量低、第三产业裹足不前。因此,政府部门也提出了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工业体系,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产业调整方向。另外,十二五期间各行业的就业结构正在向着良性方向发展,这对高职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也必将影响和引领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高级化而益显重要。自从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强国之兴衰莫不与职业教育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英国工业革命之初,虽无今日之正规职业教育,但其严格的学徒制度已将职业教育的实际内容纳入其中。其后相继崛起的大国,无不以职业教育作为其实现强国之梦的基石,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等莫不如此,皆以不断升级的职业教育推动其制造业的升级转换。中国从经济总量上已是世界大国,但产品的总体水平仍居于中下游,商品的升级换代还有很大的潜力,而挖掘潜力的核心就是高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6.
工业作为直接创生工业文化的发生器和影响并左右职业教育文化发展与运行模式的刚性要素,它们的对接,是一个职教、职教文化与工业、工业文化适以相成的必然逻辑。以此审视天津职教与职教文化,天津职教创生和发展与工业、工业文化如影随形。从近代职业教育(实业教育)早期集聚化,到刘少奇试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以及当今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职教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为什么都选择天津?还是它的工业与职教基础,还是它工业文化与职教对接的条件和它在不同时期的先进性。没有这个历时的现时的、互动互为的大文化形态和体系,天津的工业、职教,也就发展不起来。也就没有天津工业历史上的辉煌和今日的再度腾飞,以及职教“天津模式”、“天津道路”的体系和内涵。  相似文献   

17.
吕江毅  宋建桐 《成人教育》2019,39(10):63-68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是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供需结构变化的结果,也是高职教育改革以及角色变化所使然,是一种产教融合的新型载体,其对于打破高职院校的封闭办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整体而言,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核心竞争力要素包括高效的资源整合力、独特的专业集群和高质量毕业生等三个方面。基于产业学院的核心竞争力要求,要提升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竞争力,就必须要不断推进其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其异质性办学活力;打破校企合作瓶颈,提升自身的内涵发展水平;不断优化资源整合机制,实现产业学院发展的价值增值;拓展其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不断扩展产业学院的价值延伸。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是促进工业经济增长的有效产业组织形式。辽宁产业集群化发展带动了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量的增加,这就要求职业院校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教育模式,提高职业院校的技术服务功能。职业教育要创新职业院校办学机制体制,促进校企深层次合作;要调整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集群发展;要改变办学形式,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的对接。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初始阶段,晚清产生的实业教育是中国新式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实业教育虽然产生较早,但发展缓慢、曲折,始终没有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主流。制约实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资金不足、师资不足、生源不足、管理不力等,其中最根本的还是经济动力不足,即晚清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既不能为实业教育提供必要的资金,也不能消化实业教育的成果。在以上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晚清实业教育始终没有发展起来,其作用也远没有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