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胡力涛 《网球》2010,(8):40-41
当我们讨论“纳达尔时代”是否到来时,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默认了“费德勒时代”的落幕。但在逻辑上无法回避的另一个问题是,费德勒将“个人时代”的定义提升到了一个几乎无以复加的地步。我认为即使将标杆放低一些,现在的纳达尔也很难拥有属于自己的时代了。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2.
强迫刘  何冰  王宁 《新体育》2021,(1):104-107
疫情下的世界体坛经历了一个沉闷的过渡期,而热爱网球的我从纳达尔身上感受到振奋的气息。与我同一年出生的纳达尔,在2020年真正成为与费德勒比肩的男人。喜欢纳达尔,是因为一直以来都会从他身上感受到强大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3.
从纳达尔4岁开始,托尼叔叔就精心打磨他的技战术,让他拥有了21世纪最独特的打法——超级上旋加无敌防守。托尼作为一位曾经的职业球员,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但是作为教练,他的严厉造就了伟大的纳达尔。在纳达尔在自传中回忆道:每当托尼叔叔在训练中对我百般折磨,甚至让我感到颇为不公时,我都要非常努力才能控制住自己不对他发脾气。但是纳达尔也承认“我有一个童话般的童年”。  相似文献   

4.
澳网四分之一决赛穆雷3:0获胜。纳达尔不敌伤势在第三盘结束后宣布退赛,不可否认的是,穆雷也取得了战术的胜利。这场比赛预示着穆雷时代的来临。同时也宣告了纳达尔传奇的终结。因为致命的膝伤,纳达尔不能再靠己愿叱咤网坛。  相似文献   

5.
陈君乐 《网球》2010,(8):37-37
纳达尔的成就已经足以被称为伟大,但纳达尔的伟大却还不足以构筑起一个时代,因为如今的网球世界信奉一条真理:得硬地者得天下。如果不能在巡回赛版图上占据了大半江山的硬地球场形成稳定、牢固的统治,那么任何球员都无法真正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王朝,即便强悍如纳达尔。  相似文献   

6.
保罗·费恩  李硕 《网球》2013,(5):41-44,40
从纳达尔4岁开始,托尼叔叔就精心打磨他的技战术,让他拥有了21世纪最独特的打法——超级上旋加无敌防守。托尼作为一位曾经的职业球员,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但是作为教练,他的严厉造就了伟大的纳达尔。在纳达尔在自传中回忆道:每当托尼叔叔在训练中对我百般折磨,甚至让我感到颇为不公时,我都要非常努力才能控制住自己不对他发脾气。但是纳达尔也承认"我有一个童话般的童年"。在纳达尔经历了7个月的休战重回赛场后,记者与52岁的托尼谈起了他是如何培养出这样一位伟大的冠军。托尼坚持他的执教理念来源于常识,而不是所谓的精确分析。  相似文献   

7.
很多人都说费德勒和纳达尔逐渐式微,我想今年法网上依然会是他们在争夺,纳达尔或费德勒,两者必居其一。  相似文献   

8.
人物     
《网球》2010,(10):12-12
如果不是有人提示,和美联社拍下的照片,我根本不敢相信纳达尔还有一个如此美丽的妹妹,她的名字叫做玛利亚·伊莎贝尔·纳达尔,虽然她的五官和纳达尔极其相似,  相似文献   

9.
来信选登     
《网球》2013,(7):6-6
serra先生:法网留下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比如费德勒是否已经结束他的时代,纳达尔是不是有可能超过费德勒的大满贯冠军数量,是不是只有男子选手才能制服塞琳娜,她超过格拉芙的22个大满贯还来得及不?你能告诉我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10.
在前9个土场冠军入账后,很多人都认为纳达尔只是个红土高手。没错,纳达尔就是红土高手。但我们现在不得不承认,在硬地上他有着同样优秀的表现,他不再单单是个红土之王。“我想在我状态好的时候,我一样可以在硬地夺冠。”夺冠后的纳达尔像个孩子似的双手扶着下巴,他才只有19岁,这就是资本。  相似文献   

11.
谢明 《网球》2012,(1):45-45
纳达尔表扬了德尔·波特罗!这件事情看起来好像比阿根廷已经和戴维斯杯绝缘更重要。当然,我们可以猜想纳达尔已经吸取了去年在德约科维奇身上的教训:反正2012他肯定要和我过不去,还不如我先给他打一针麻醉剂……  相似文献   

12.
《网球》2012,(3):12-12
【男子最长时间比赛】5小时53分钟。2012年单决赛,德约以5—7/6-4/6—2/6—7(5)/7—5击败纳达尔,这场比赛同时是公开赛时代以来用时最长的大满贯男单决赛。  相似文献   

13.
百科     
《网球》2013,(3):16-16
左撇子球员公开赛时代以来,左撇子球员一直是网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罗德·拉沃被誉为是史上最伟大的左撇子选手,两次完成年度全满贯伟业(1962年和1969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左撇子球员完成对世界网坛的统治,康纳斯、麦肯罗、维拉斯、纳芙拉蒂诺娃,这些网球巨星无一例外都是左手持拍。到了90年代,左撇子风暴有所减弱,但柯达、穆斯特、伊万尼塞维奇,仍旧为左撇子阵容赢得了荣誉。进入21世纪,随着纳达尔、科维托娃的崛起,左撇子选手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左撇子选手的击球特质常常让右手持拍选手叫苦不堪,球王费德勒在09年澳网负于纳达尔后悲伤地说:“我真希望我也是左撇子,那样我就可以在破发点时攻击他,这正是他的巨大优势。”而卡洛斯·莫亚也曾这样表示:“我一直希望能和左撇子球员一起训练,但我从来都不喜欢和他们进行比赛。”  相似文献   

14.
消失的对手     
serra 《网球》2013,(4):64-65
被德约科维奇在2010年生生掰开的费德勒和纳达尔终于又合在了一起,他们在印第安维尔斯的对决无关生死,无关美丽,纳达尔赢得了他复出之路上最重要的胜利,而年长五岁的费德勒沉到了更深的蓝,这是一对正在消失的对手,他们都退到了可以容纳对方的空间。在荒漠之中等待费德勒和纳达尔的第29次对决,这是整整16,000名现场观众的饥渴,我们不能忘记前28次谱写的史诗,我们曾经认为这样的过程永远不会被中断,它会在任何地方,任何地方发生,从2004年的的迈阿密大师赛到2012年的澳网半决赛,它横跨了一个时代的所有场地。只是这样对决的含义会有所改变,当这一次他们不再于半决赛或者决赛中相遇,而是像新生代一样相遇于八强,我们知道那个伟大对手时代已经慢慢消失,他们不再于最好的年华相遇,当那个最好的年华业已消失的时候,任何争锋相对的对比就已经失去了含义,正如纳达尔在赛后所说:“我赢了19次,他赢了10次,这是多么愚蠢的傲慢。”  相似文献   

15.
月度之选     
《网球》2006,(12)
最值得学习的运动员:纳达尔"看看纳达尔为网球运动做了些什么吧!在高尔夫球场上,你从来听不见有谁说我想击败泰格·伍兹,但纳达尔却说因为费德勒是世界第一,所以自己想战胜他,而这对网球运动是多么的重要啊。"2006年,高尔夫比赛电视转播的收视率直线下降,两届英国公开赛冠军得主格雷格·诺曼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时下高尔夫运动缺乏竞争性所致,并且他强烈呼吁其他高尔夫球手向纳达尔学习,要有挑战强大对手的勇气。  相似文献   

16.
保卫社稷     
张乐 《新体育》2012,(1):98-99
去年可以命名为德约科维奇年,其彪悍程度甚至超越费德勒的2007年和纳达尔的2010年,堪称公开赛时代以来最出色的一个赛季。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纳达尔最强大的武器?浑重的上旋?强力的正手?匪夷所思的移动?我不想过多地讨论技术,因为没有一项技术是无法击败的,不管是纳达尔的上旋球还是费德勒的切削和截击,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人神纳达尔     
编者按:每个豆粉心中都有不—样的纳达尔,但有一样,他们都爱他。当我们在微博上发起“我眼中的纳达尔”征文后,粉丝们纷纷寄来他们的真情美文,有豆粉也有奶粉。篇幅所限未能全部刊载。  相似文献   

19.
数说     
《网球天地》2011,(6):16-16
0:今年ATP马德里站半决赛,是费德勒在与纳达尔的24次交手中,第一次整场比赛Ace球为0,也是他在两人交手中第一次Ace球数量少于纳达尔(0:1)。  相似文献   

20.
师徒情未了     
姚昆 《网球天地》2014,(4):66-67
本赛季之初,众多高手纷纷更换教练,似乎让这变成了一种“时尚”,但纳达尔仍然对自己以叔叔为首的团队给予了充分信任。随着时代发展,像纳达尔叔侄那样能保持10年以上,乃至“从一而终”的师徒关系显得越来越珍贵,而每一段这样的关系背后,往往都是令人羡慕的成功与传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