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务印书馆汪家熔同志的出版史研究文集《商务印书馆史及其他》最近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汪家熔同志多年热心研究商务印书馆历史,整理、辑集有《张元济日记》《张元济书札》《张元济文诗》等  相似文献   

2.
八十年代后,中国出版史进入了高潮兴盛期,表现在八个方面:一是研完成果层出不穷,综合著述成批问世。著名的有魏隐儒《中国古籍印刷史》,李致忠《中国古代书籍史》,郑如斯、肖东发《中国书史》,来新夏《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宋原放、李白坚《中国出版史》等。二是研究范围不断开拓,诸多空白得到填补。三是研究方法多有创新,内容体例各有所长。四是研究成果形式多样,众多刊物提供阵地。五是研究层次不断加深,纠正不少谬误成说。六是研究目的日益明确,注意总结探讨规律。七是研究队伍不断扩大,规划选题逐步落实。八是境外学者积极参与,众多论著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3.
出版史是对出版历史进行总结归纳的学科。作为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和印刷术的国度,中国具有悠久的出版历史。对中国出版史的研究,一直是海内外的学术热点之一。海外的中国出版史研究,是指域外人士用英、日等文种出版的研究著述。由于外文的语种很多,本文主要介绍以英文为主的撰述,兼及其他语种。从1925年美国出版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印刷史的著作至今,海外的中国出版史研究已经有了八十余年的历史。根据这八十年来的研究情况,我们可以将它分为早期、中期和近期三个阶段。一、海外早期的中国出版史研究海外早期对中国出版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是编辑史、出版史研究的活跃时期。有组织地开展活动和有领导的集体研究与分工合作,对推动研究发挥了很大作用。出版业内人士、高等院校师生和相关部门专家学,是研究的基本力量。20世纪最后10年的地方出版史料编纂,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为代表的社史研究,以及编辑出版人物研究、出版史料汇编,硕果纷呈,使“两史”研究进入崭新时期。  相似文献   

5.
凡丁 《出版科学》2004,(5):74-74
周宝荣著《宋代出版史研究》2003年8月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刊行。此为断代出版文化研究中,继缪咏禾《明代出版史稿》、叶再  相似文献   

6.
《出版史研究》是一份大32开、252个页码的大型集刊,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它没有公家的经费和补贴,除排字、印刷和装订之外,编辑、版面设计、校对和出版、发行等工作,都是一些热心出版史研究的老同志义务来做的。 《出版史研究》已出二辑。先后介绍了中国最早的一家出版社(创办于1815年前的澳门东印度公司印刷所)和大量中国人参与的、中国最早的一副铅活字制造活动和马礼逊的《中国语文字典》;介绍了晚清西书中译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十年内战时期苏维埃区出版简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出版史理论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50年到1980年为萌芽阶段,出版史基础理论研究几乎是空白。1981年到1989年为起步阶段,对出版史的研究意义、分期、研究对象等理论问题有了初步的探讨。90年代伊始,学者们开始在中国文化史的理论框架内探讨出版史,力图使出版史研究学术化,显示了与前期研究的迥然不同的学术趋向,并逐渐确立了出版史研究的学术规范,为出版史理论在21世纪的进展奠定基石。由于中国出版史的分期问题已有叶再生、汪家熔等多家探讨,在此不赘。下面从出版史的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范围、…  相似文献   

8.
编辑史、出版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道弘 《出版科学》2002,1(Z1):18-22
近20年是编辑史、出版史研究的活跃时期.有组织地开展活动和有领导的集体研究与分工合作,对推动研究发挥了很大作用.出版业内人士、高等院校师生和相关部门专家学者,是研究的基本力量.20世纪最后10年的地方出版史料编纂,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为代表的社史研究,以及编辑出版人物研究、出版史料汇编,硕果纷呈,使"两史"研究进入崭新时期.  相似文献   

9.
中国编辑学会于6月15—19日在浙江温州市举行第三次编辑史、出版史研讨会,也是该会有关编辑史、出版史研究的第五次学术活动。本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是:探讨20世纪我国编辑、出版活动的特点和作用,以及有关事件、机构、著作和人物的研究。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湖北等10余个省市的出版业内人士和北京印刷学院、河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的教授、专家,以及《中国出版》、《编辑学刊》、《编辑之友》和《浙江出版》的编辑、记者,共30余人出席了会议。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吴道弘在开幕时作了中心发言。 研讨会集中探讨百年中国出版史的特点和作用及其分期等问题。关于如何认识古代出版和现代出版的异同,出  相似文献   

10.
我和出版史研究结缘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二十年来坚持不懈,也取得了些许成绩,与人合著有《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中国编辑出版史》等,发表论文近百篇,论文《试论雕版印刷术起源问题》1997年被选入《大学语文》课本,论文集《出版文化史论》2002年1月出版后,被一些高校选作教科书、研究生考试指定参考书。  相似文献   

11.
也谈重视出版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家熔同志的出版史研究文集《商务印书馆史及其他》最近已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老出版家王益同志为这本文集写了序。王老称赞这本文集中“有许多篇是花了极大的功夫、搜集了丰富翔实的资料,才能写出来的力作”,认为其中许多内容是已出商务史料“书中找不到而是对今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出版印刷史是中国科技文化史研究中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门话题。早在本世纪初的1904年,东京民友社就出版了日本学者岛田翰的《古文旧书考》。1925年,美国学者卡特又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发表了《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西传》,当时获得相当大的反响,激起了不少学者对中国印刷术历史研究的兴趣,引出了一批对其修订、增补、发展甚至是重复的著作。1953年,法国巴黎又出版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20年代,随着西方史学思潮的引进,中国民族史研究也开始起步,王桐龄、林惠祥、吕思勉等人是这方面的开创者,吕振羽在 1948年出版的《中国民族简史》,是解放前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编写的较早的民族史著作。解放后,各种民族专史、民族关系史等方面研究纷纷展开,并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江应 主编的《中国民族史》三册(民族出版社 1990年出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较早的一部民族通史;王锺翰主编的《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在理论、内容与编纂体例方面都反映了新中国民族史研究的新成果、新…  相似文献   

14.
《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以16~19世纪中国出版业为研究对象,以丰富的史实和细致严密的论证,提出明清出版史系列问题的新认识。突出明清出版史专题与个案研究,所论皆属开拓与创新问题。本研究着重论述《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一书的开拓与创新两方面。  相似文献   

15.
毛主席的光辉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示要编写近百年的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教导我们要认真研究我国的历史。本刊第九期中文之冈同志建议编写《中国出版史》,我表示积极响应。编写《中国出版史》是应该做而且有条件可以做到的。而《中国出版史》的能够编写完成,也就是中国政治史、文化史的组成部分。我想提供一点建议和一些有关文化出版资料: 一点建议是关于请文化出版界人士撰写资料。当代从事于文化出版工作的老前辈老同志,大多还健在,他们都是亲身经历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过针锋相对的斗争,掌握第一手文化出版史料。有必要请  相似文献   

16.
李海燕 《出版科学》2008,16(1):92-94
王建辉从事近代出版史史料爬梳和学理研究始自1996年,至今已逾十年,有论著《文化的商务:王云五专题研究》《老出版人肖像》《出版与近代文明》问世。《文化的商务》评叙了王云五经营下的商务印书馆是在把文化作为一种商务来运作。《老出版人肖像》纪录了在近代出版史上留下踪迹的五十余位老出版人。  相似文献   

17.
自清末民国以来,藏书文化史研究就逐渐发轫滋长。代表著作为清末叶德辉《书林清话》,初版于1929年的金步瀛、杨立诚《中国藏书家考略》,及吴晗的《江浙藏书家史略》。数量虽然不多,却成为藏书史研究领域的精品著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18.
1897年商务印书馆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的开端。作为中国现代出版史上最知名的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馆史的研究受到了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商务印书馆史的研究更成为出版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综观近20年来的商务印书馆史研究,可以看出具有下列特点: 一、系统整理并出版馆史资料 改革开放以后,商务印书馆的馆史受到了重视,商务印书馆开始对历年的馆史资料进行整理,为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书目是了解一个出版社的最基本资料,能反映出版社的出书结构和对社会的贡献。1981年,商务印书馆整理出版了该…  相似文献   

19.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商务印书馆创办于上海。创办人为夏粹方,又名瑞芳。他引进了外国先进技术,自力更生经营中国人自己办的出版印刷事业。张元济是历任商务经理和编译所所长,主持商务印书馆编辑大政。该馆是我国近代资本主义经营的最早企业之一。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上海商务印书馆购买日商修文印刷所,始用纸型。 同年,《亚泉杂志》在上海出版。它是中国人最早自办的科学期刊。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上海商务印书馆最早出版杂志《外交报》(月刊)。同年《译林》(月刊)创刊,由林琴南、林长民、魏易等主编。 清光绪二十九年(…  相似文献   

20.
杨嫚 《图书馆学刊》2005,27(2):44-45
民国时期丛书的出版十分繁荣,其间短短几十年出版了大量古籍丛书。古籍丛书出版的兴盛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民营出版机构成为当时古籍丛书的主力军。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部丛刊》、《丛书集成》与中华书局出版的《四部备要》是当时古籍丛书的集大成者,它们的出版说明,民国时期的古籍整理、编辑与出版水平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