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继《敦煌问学丛稿》(1999年甘肃文化出版社版)后,王继如先生的《训诂问学丛稿》于2001年12月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与训诂学相关的40篇文章,包括训诂学如何面对新世纪、古书疑难词语训释、敦煌俗字和通读字研究等七大类,是王先生近二十年来有关训诂学方面研究成果的一个总结。 训诂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学问,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训诂学是否有危机?它有科学性吗?在理论上该有什么建树?这是刚刚跨入新世纪门槛的训诂学者不能不面对的问题。 训诂学的对象,是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的语言,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有着几乎无穷无尽的资源。训诂学者需要对其传统的方法进行现代化的转变。电脑的使用,不仅使训诂学者在获取资讯的途径和方法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进一步拓宽了训诂学的实质内容,具体  相似文献   

2.
唐丽珍 《兰台世界》2016,(7):153-155
在《说文解字》这部字典的训释语中存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复音词,其中一些是当时新近产生的新词。现代大型辞书——《辞源》以古代词语为收录对象,所举书证重在溯源及流,但个别词语的书证存在滞后缺憾。据《说文》释语中的复音词可对此进行补正。  相似文献   

3.
《训诂问学丛稿》是苏州大学教授王继如继他1999年出版的《敦煌问学丛稿》之后出版的又一部论文集。全书共收集有关训诂的论文40篇,作者在此书的《跋》中将这40篇论文分为七类:一是关于训诂学如何面向新世纪的思考;二是古书疑难词语的训释;三是总结敦煌俗字和  相似文献   

4.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董志翘教授,研究中古汉语与训诂学成绩斐然,发表了一百多篇学术论文和《训诂类稿》、《中古虚词语法例释》、《〈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等专著多部,深得学术界的重视。2000年4月查先生所著《中古文献语言论集》又在巴蜀书社出版。 该书收21篇论文,大致分为五组。第一组9篇,属于中古汉语词汇史方面的论文,涉及《高僧传》、《洛阳伽蓝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等专书词汇研究、敦煌文献等中古文献疑难词语的考释、古汉语词汇与日本语词汇的比较研究等专题讨论、古汉语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等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5.
2010年,岳麓书社"博导文丛"推出王齐洲教授的《稗官与才人——中国古代小说考论》(以下简称《考论》)。该书收集了作者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部分论文,这些论文分别发表于《文学遗产》《国学研究》《中国文学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其中不少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人  相似文献   

6.
尔雅编者伏名,晋郭璞注,明金蟠校订。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解释词义的训诂学专著,也是我国的第一部词书。成书于汉代。据《汉书·艺文志》载,此书原为三卷20篇,而今本只有19篇。所收一般词语和名词术语词条有2091条,共收词4300多个。全书按照词义内容分类编排,前8篇名为《释诂》、《释言》、《释训》,主要解释古语、方言和常用词,收623个条目,2000多个词,均为普通词义的解释。后16篇即关于各种名物的解释,其名称为《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释草》、《释木》,由此,它又是我国最早的综合性词书。  相似文献   

7.
高一雅 《大观周刊》2012,(45):40-41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代词是汉语虚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古汉语代词的继承和发展情况在本书中有着较为全面的体现。本文对《左传》经典篇目(参考《古文观止》中所选篇目)代词的研究,结合了训诂学和语法学的理论和方法,以训诂学的方法训释虚词的意义,以语法学的方法说明其具体性质和语法作用。通过研究发现,《左传》经典篇日中代词和代词数量比较多,类别全面,为今后语法学和代词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亮阴"是《尚书》里一个难题,异文颇多,又与"三年之丧"起源关系"密切相关",所以连带"亮阴"探讨"三年之制"的文献颇多,可参看丁鼎《〈仪礼·丧服〉考论》相关章节[1]22,最近亦有学者结合出土文献对"梁闇"进行考察[2]1,不过这些对于"亮阴"训释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目前,关于"亮阴"的释读大致有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左传》杜预注、孔颖达疏,以及洪亮吉《春秋左传诂》、竹添光鸿《左传会笺》、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等《左传》重要文献在训释、校勘中存在的疑误之处,进行较为详细的考辨。提出不同的看法,以助研讨。  相似文献   

10.
清训诂学家郝懿行《尔雅义疏》(上海古籍出版社83年6月影印本。以下简称《义疏》),虽不象《尔雅义疏·序》作者宋翔凤所说"凌唐跞宋,追秦汉而明周孔,至于旁皇周浃,穷深极远"那样完美,然郝氏知识渊博,功底坚实,长于名物训释考据,郭璞《注》、  相似文献   

11.
由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主持编写的《简明中国古籍辞典》(以下简称《简明》),是建国以来一部比较大型的书目解题著作。这部辞书简要介绍了现存中国古代主要典籍。对于从事中国古代文化学习和研究的读者来说,确实非常欢迎这样一本工具书的出版。但是,笔者最近读了《简明》的部分条目以后,发现该书在选目、释  相似文献   

12.
哈佛所藏《世说笺本》1826年日本刻本和哈佛、韩国所藏《世说新语补》1586年刊本是配套的训诂书,前者为笺注本,后者为被笺本。从文本内容看,《世说新语补》和《世说笺本》均具有较好的文学价值。《世说笺本》不仅有与传统训诂一致之处,如以释词为核心,也注重解释单字,也解释句意、段意、语法、修辞、文体等。同时它也有自己的个性,即两用史注之法。征引训释成果时,除了采纳中国学者旧注之外,也精采日本学者的训释成说,显示出其作为日籍著述的域外特点。打破了传统训诂不引文学评点的惯例,在其广征史籍、中日、传统小学文献的同时,也精简录入并注解文学评点,甚至自身也加入文学评注。  相似文献   

13.
元末明初的朱升将《名物蒙求》《性理字训》《历代蒙求》《史学提要》4种蒙学教材合编而成《小四书》,其主要目的是方便个人课徒训蒙,同时也希望为其他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以提高教学质量.该书在明清两代广为流传,至今有20余种版本存世.主要考察该书的编纂动机、内容特色与刊刻流传.  相似文献   

14.
《女四书》是我国古代四部女子教育教材——《女诫》、《女论语》、《内训》、《女范捷录》的总称,在明朝晚期被学者王相汇编合刊。尽管有些学者认为《女网书》并没有超越中国古代其他女训著作,仍然是以封建伦理道德为中心,阐述妇女礼教规范和言行准则,但由于是由女性亲自撰著,  相似文献   

15.
从《姜白石诗集笺注》说起■承熹以前读《姜白石诗集笺注》(晋版)里的一些诗,觉得孙玄常先生的笺注颇具特色,着重典实诠解,有益于体味诗旨,这是很重要的,不足处是疏于词语训释,不便一般读者疏通句意。即如古诗《虞美人草》,“永赞项羽、虞姬事,悲壮、真情交融,...  相似文献   

16.
《全唐诗语词通释》(以下简称《通释》)以《全唐诗》和《全唐诗补编》中的口语疑难词的训释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史和诗文交证纵横两面切入,“力求通一代语词之衍变,究诗文之交通”,是断代语词训诂研究之专书。  相似文献   

17.
朱祖延先生主编的《尔雅诂林》,约1000万字,最近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一) 《尔雅》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编纂的词典,有人还认为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具有百科性质的工具书。这部书的著者和著作年代,学术界基本认同这么一种观点:最初成书当在战国末年,是当时一些儒生汇集各种典籍词语的训释资料编纂而成,并非一人之作。此后流传至汉代,又经过经师儒生的陆续增补,才成为今天所见到的《尔雅》。所谓"尔雅",意思是以雅心之言解释古语、方言,使古  相似文献   

18.
龚泽军 《图书馆杂志》2005,24(2):69-72,83
《敦煌愿文集》作为国内最早的一部,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敦煌愿文的集校本,其对于敦煌愿文研究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其在有些方面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我们选择了其中五十例,从原卷核对、字形辨认、词语训释等方面作进一步的分析、说明,以使敦煌愿文的研究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9.
金璐璐 《兰台世界》2012,(15):41-42
班昭的文献注疏通过训释字音、解释字词、阐释句意、揭示文本元意的方式,建构起传统意义上的训诂学,体现了"我注六经"的注疏模式。同时,班昭把注疏的对象从经书转向辞赋、史传等文体样式,扩大了训诂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理据性研究是词汇研究的重要部分,通过理据研究可以对词语的来源和结构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虽然现代语言学中的"理据"是受西方影响建立起来的,但如何从我国古代训诂学、语源学的实践中借鉴经验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尔雅》郭璞注中的理据性思考为着眼点,通过排比分析、总结归纳,对郭璞注理据的类别、方法及价值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