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继20世纪70年代学界对传统中国文学史的写作不断提出反驳和讨论之后,面向21世纪,伴随国家社会经济大发展、大转型的形势,学界又风生水起,革新思潮再此涌动。相应地,我国文学研究界希望重写中国文学史,重读历代文学经典和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呼声也开始高涨,一些有建设性和开创性的学术构想纷纷出台,于是应运而推出了一批与时代要求相感应的全新学术专著或高校教材。其中,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杨义所著《重绘中国文学史地图》,宁宗一所著《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和陇上学者郭外岑著作的《重读中国文学史》(下文简称《重读》),可谓独辟蹊径,另树新帜,堪称其中的力作和代表。这不啻为中国文学史研究领域的重大收获和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东西方文化互相撞击影响的产物,它记载着我们民族大觉醒、社会大变动的足迹,对中国文学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文学史界对中国现代文学史这段辉煌历程的研究,也始终伴随着文学史的发展而发展.迄今专家的著述已浩如烟海,不少人已臻自家之言.我们这里仅就不同时期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并具特色的七部文学史作一粗线条比较,以期对初涉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同志有所裨益.我们选出王瑶先生的《新文学史稿》、刘绶松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唐弢、严家炎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林志浩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黄修己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王超冰四位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和香港司马长风先生编著的《中国新文学史》,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下简略的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文学在教学内容上相对比较稳定,传统上各大院校一般都以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和朱东润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作为配套的通用教材(以下简称游本《文学史》和朱本《作品选》)。这是解放后编写的几种较流行的颇具权威性的古代文学教材之一。有人认为,游本《文学史》是自林传甲于清末宣统二年(1910)出版的为京师大学堂编写的讲义本《中国文学史》,也就是我国第一部自编的文学史之后,迄今为止第三代文学史的代表作之一。其特点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纲领,是“思想理论型的”、意识形态化了的文学史 。尽管有…  相似文献   

4.
由川、滇、鄂、湘、浙、皖、闽、晋、豫、甘、苏、赣等十二省近三十所师专参加编写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纲》(下简称《史纲》)于一九八八年八月出版了,师范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中文专业)终于有了一部自己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5.
由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选文严格,解题精当,注释简明。作为高等学校古典文学教材,自1962年出版以来,深受高校广大师生的欢迎,一版再版,其功甚巨。但无庸讳言,在众多的作品注释中,也偶有几处不甚严密。笔者在阅读这部教材的过程中,发现注释中有不够妥当者,随手记之,凡得数条。不揆梼昧,为之辨正,以求教于前辈、识者。  相似文献   

6.
《贝奥武普》是一部著名的民族英雄史诗,在英国文学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部作品以"战争"、"复仇"来展开故事,其中的文学隐喻也值得我们去品味。本文主要从人、物、神话几个角度来分析民族英雄史诗《贝奥武甫》中的文学隐喻。  相似文献   

7.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使用的《外国文学史》,是由金元浦等主编、36位中青年专家合作编写、并由4位老专家审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笔者教学使用的是2002年第4次印刷了65300册的修订本,但发现其中可以商榷的地方不少。属于思想观点、安  相似文献   

8.
《子夜》与《家》是中国新文学史上堪称双璧的两部重要作品。用比较研究方法对这两部作品的艺术特色加以分析很有价值。两部作品在艺术视角、艺术结构、艺术风格上的差异,颇具代表性地体现出30年代文坛的两种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9.
“重写文学史”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就是出现了以新左派文学史观解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研究倾向。作为“新左派文学史观”的先驱者之一,李杨的《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可以说大力推动了“新左派文学史观”的发展,在该书中李杨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再解读”为“反现代的现代主义文学”。对这部著作的中心理念和逻辑的分析将使我们清晰地看到“新左派文学史观”在理论上的苍白和空洞。  相似文献   

10.
文学巨作《红楼梦》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倾其所有精力与毕生经历的一部伟大小说,也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和艺术性的经典文学上的瑰宝,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而《红楼梦》这匹千里马在1987年被著名词曲作家王立平先生挖掘出了巨大的音乐价值,在电视剧《红楼梦》中创作的全剧音乐旋律优美、主题鲜明,将《红楼梦》这一名著的思想与情感重新演绎了出来,被认为是最精彩的红楼主体音乐,至今还被广大音乐爱好者传唱。  相似文献   

11.
胡裕树、黄伯荣各自主编的《现代汉语》和张静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以下分别简称《胡汉语》《黄汉语》《张汉语》)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使用的三部部颁教材。其各具特点早已有人论述。本文仅就教材语音部分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并以此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2.
由苏成全、宋寅展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是一本全面、系统地阐述20世纪欧美文学发展新趋势、新成就、新问题的断代文学史教科书。全书4章20节,在体系结构上新颖别致。从史的角度着眼,牢牢把握文学发展的总体框架,既有对这一时期文学的整体论述,又有对20世纪西方无产阶级文学、资产阶级传统文学以及现代主义文学的条分缕析,亦有对各种文学思潮、流派、现象、重点作家作品的具体阐述。对尼克索、布莱希特、海明威等18位在西方文坛影响较大的作家及其代表作,该书也作了重点评介。  相似文献   

13.
童庆炳先生主编<文学理论教程>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理论教材中能反映较新研究成果且具有一定创造性的高校文科教材之一.但在理论体系、教材结构和概念阐释等方面难免存在一些缺憾,仍是一部有待完善的文学理论教材.  相似文献   

14.
由师专《中国古代文学史纲》(以下简称《史纲》)编写组选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以下简称《作品选》),于1988年12月出版了.笔者在使用这部新教材的唐代部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教材的特点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归纳如次:1.选文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作品选》依据教学大纲的规定,选文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作为《史纲》的配套教材,它既注意切合《史纲》的体制,即亦采用“三段四体”的编法.三段是先秦至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和元明清文学;四体是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四类文体.同时更注重紧密联系师专的教学实际,充分考虑了师专的教学课时,培养目标.学  相似文献   

15.
蔡世连教授新著《祛蔽与返魅》是一部极富创见性和探索性意义的一部著作。作者以返魅作为基本理论,以文学的现代性作为核心价值观念,重构当代文学史。  相似文献   

16.
由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李清凌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化史》一书 ,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目前我国高校《中国文化史》教材中内容比较宽泛 ,体系比较庞大而又结构谨严 ,叙述清晰 ,文字简洁、流畅、生动、优美的一部新作。它从物质文化、心态文化、制度文化和风俗文化 4方面 ,分远古、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前期及民国 8个历史阶段 ,全面系统地叙述了中国文化发生、发展的过程及重大文化现象。具体地说 ,绪论部分叙述了本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目的 ,中国文化的特点和基本精神 ,以及《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又进入新的编写重构期,“现代国家文学史观”、“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民国文学史观”及“民国文学机制”等是其间引起较大关注的建构理念。在众多建构理念的研讨中。人文史观或人文视角不应该是被漠视的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学科属性规定着人文应成为决定一部作品价值和入史地位高低大小的重要参考标准。人文史观摆脱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中已有史观线性思维的局限,具有更强的涵括力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18.
中华书局版《中国文学作品选注》是目前高校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时采用颇多的教科书,针对此书在题解和训诂方面存在的一些不甚妥帖的例子进行了辨说和商榷。  相似文献   

19.
范伯群教授和他的学术团队在2000年和2007年分别出版了《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和《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两部文学史著作。相对于前者而言,后者一方面在编写体例、观点论述和文学现象的成因上均加强了史识整合,论述更加严谨和清晰;另一方面在作品细读、资料征引和图像配备上显得更加完备和细致,增加了论述的说服力度和感性色彩。这一所谓的通俗文学研究"二期工程"显示了在通俗文学研究上走向纵深、精益求精的发展态势,为进一步建构通俗文学与新文学"比翼双飞"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土改运动的震撼性影响及其历史意义,要比随后的合作化运动更为剧烈和深刻,但在新中国文学的视野中却被不自觉地淡漠了。这更凸显出《暴风骤雨》的文学史意义。它在关于土改运动过程的反映方面显示了无可替代的认识价值;这一“过程真实”的实绩,得益于作家“真实反映”的文学观和对真实性的重视。其不足之处也具有文学史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