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一首流传极广的好诗,但由于断句不同、标点不同,其意趣也就不同。有人曾将它改为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即或改成四言句,亦未尝不可:“清明时节,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指杏花村。”相传清人纪晓岚,将它压缩成五绝:“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古人亦有将它改为六言诗的:“清明时节雨纷,路上行人断魂。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村。”《清明》诗如重新标点,则成一首颇具特…  相似文献   

2.
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不仅是一首传诵十分广泛的诗,而且也是被后人改为其他文体形式最多的诗。旧时有人为了给孩子启蒙,将其改为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清代文学家纪晓岚将其压缩成五绝:“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后有人巧妙断句将其改为一首绝妙的好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还有人另作断句,便改成了一篇优美、隽永的散文:“清明时节,雨…  相似文献   

3.
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不仅是一首传诵十分广泛的诗,而且也是被后人改为其他文体形式最多的诗。  相似文献   

4.
清明诗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逢清明节,人们就想起唐人杜牧的这首《清明》诗。然而,殊不知,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几经后人别出心裁的修改,成了妙趣横生的新作。  相似文献   

5.
杜牧有首绝句叫《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如果改动标点及其位置,则可分别变成优美隽永的散文,脍灸人口的小令,富有情趣的话剧: 散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小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相似文献   

6.
唐代诗人杜牧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有趣的是,古今人们对这首诗有多种改写和仿作。其中改为诗歌的又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之别。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四言诗:  相似文献   

7.
春雨的诗情     
浩瀚的春雨诗海中,唐代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乡村风俗画,读来令人神往。他的另一首《江南  相似文献   

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这首七言绝句,为人们广泛传诵。诗人以清新流畅的语言,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优美含蓄的意境,表达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一特定环境中行人的思绪和愿望。全诗不事雕琢,通俗自然,耐人寻味。围绕这首诗还有许多趣话。  相似文献   

9.
正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有一首千古传诵的七绝《清明》,清新隽永,脍炙人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但是,在千年传唱的过程中,曾有诸多名人雅士,从多方面别出心裁的修改该诗,却又成了妙趣横生、幽默有加的新作,仅举四例:一、《清明》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二、《清明》五绝  相似文献   

10.
断句趣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这首七言绝句《清明》,是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有人不按七言断句,把它读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样,这首七言诗就变成长短句形式的词了。 相传有个书生,入山遇雨,又值黄昏,投宿一人家。主人有意拒绝,写了一行字给书生:“下雨  相似文献   

11.
唐代诗人杜牧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有趣的是,古今人们对这首诗有多种改写和仿作。其中改为诗歌的又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之别。  相似文献   

12.
话说清明节     
少先队员们: 唐朝大诗人杜牧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中就提到了我国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相似文献   

13.
清明和谷雨     
一般说起“清明”,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就是扫墓。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几乎为“清明”奠定了永远的基调。  相似文献   

1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写的七绝《清明》,脍炙人口,历来受人称道。但诗中的“杏花村”却众说纷纭,或云在山西的汾阳,或云在安徽的贵池。其实,这“杏花村”却在齐安(湖北黄州)的麻  相似文献   

15.
每年四月五日前后有个清明节。《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在农业生产上,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气;在风俗习惯上,这又是一个祭祀的节日。从先秦开始,人们就在这一天扫墓祭祖;到唐宋,更盛行开来。因此,唐宋诗词中有许多以清明扫墓为题材的佳作。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要数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由这首诗引出来的趣话恐怕是最多的了。先是有人把它删削为五绝,而且满有理由:清明时节雨,(春雨当然“纷纷”)行人欲断魂。(行人当然在“路上”)酒家何处有?(已…  相似文献   

16.
佳名储备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哎,一到清明就情不自禁地想起这首诗,太悲凉太惆怅了。  相似文献   

17.
今天是清明节。想起了唐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可能是最流行的唐诗之一。也许不是每个人都会背诵全诗,但大多数人会顺口地诵出这第一句。全诗四句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作者是杜牧,小杜。小杜的诗清丽流畅,很易上口,也很吸引人。诗是四句,每句七字。也有人把这四句另外断句,变成长短句,读起来也通,有起伏,有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传说清代的纪晓岚曾用类似的方法,摆脱了一次窘境,也是由一首唐诗而起,那是王之涣的绝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古诗如果运用标点采用不同的断句,就会产生一种新的读法,获得崭新的艺术效果。如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本是一首七言绝句,若断句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首古诗就变成了一首标标准准的词了。这种古诗新读的方法,不仅有助于让学生认识到古文断句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杜牧的《清明》绝句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一首佳作,历千年而弥新。诗人这样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春光明媚,但天气有时也变幻无常,这不,诗人途中恰恰遇上了雨。细雨纷纷,剪不断,是乡愁。因此,“纷纷”既是春雨的意境,也是作者的内心写照,请看下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乃行旅之人;“断魂”,是指一种很强烈很深隐的感情,诸如相思、惆怅、暗愁、深恨等。诗人孤身行  相似文献   

20.
最短的小品某文人根据唐人杜牧的《清明》诗改写了一则小品:[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