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型,教育的思维方式也发生着从“非此即彼”到“亦此亦彼”的范式革命,这对课程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是课程观向动态的、开放的和综合化方向发展。课程目标要超越知识达到对学生存在的关注;二是课程内容回归生活,课程内容更加关注知识的不确定性;三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杰斯的培养自我实现的完整的人的教育目的观,有意义的学习天性的学习观,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的教学观是其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具体体现,旨在实现由“教书”转向“教人”、实现学生学习主体复归。“完整人格”、“意义学习”、“非指导性教学”是其价值追求。基于此,我国以注重知识的“单面人格”、“机械学习”、“讲授教学”的教学现象需要根本超越。  相似文献   

3.
传统德育功能观存在着整体功能定位的窄化或泛化、划分社会性功能和个性功能的错误以及对个体超越性功能的忽视等问题。我国学者鲁洁教授的研究从德育的本体价值、道德的内在超越性以及个体的精神世界的建构等角度出发来考察德育功能,把德育功能定位为“促进个体的人的社会化进程”,意味着传统德育观的“终结”和新德育功能观的萌芽。  相似文献   

4.
知识与教化:课程知识观的重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时代的知识状况和现代哲学对传统知识论的超越,迫切要求课程领域建立一种以知识与人的意义关系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知识观。“教化”是人的精神的转变,强调人既走出自身与知识和人类文化等客体精神交往、又回到自身的双向历程。在“教化”的视野里,知识从有待人去占有的对象物转变为人实现自我超越并与世界建立完整意义关系的手段,课程成为人与知识“相通”的可能情境。在这样的课程里,人的存在方式发生了变化,知识由规训人的强制力量转变为参与人的精神转变的促进者。构建这样的知识环境需处理好知识与精神自由、知识与智慧以及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一、学习“新知识观”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学习理论,是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钟启泉教授指出:“时至今日,尽管依然存在对知识的不同理解,但已经达成共识的是:知识不是游离于认识主体之外的纯粹客观的东西;学习过程也不是打开‘知识百宝箱’向学生移植信息那么简单机械。学习乃是学生建构他们自身对于客体的理解,亦即知识是由学习主动建构的。”  相似文献   

6.
创新学习观是继“双基”学习观,以能力为本位学习观和以素质为核心的学习观之后的一种新学习观,是相对于维持性学习观而言的一个新概念,创新学习观要求教师角色由“讲师”向“导师”转变,课堂功能由“讲堂”向“学堂”转变,课本定性由“教材”向“学材”转变,课案定位由“教案”向“学案”转变,教学取向由“传授”向“发展”转变,教学目标由“统一”向“差异”转变,教学精神由“专制”向“民 主”转变,教学重点由“结果”向“过程”转变,信息交流由“单向”向“立体”转变,教学策略由“灌输”向“启发”转变。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教师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在教学中的各种决策总是以他对知识、学习和教学的理解为基础的,就中小学教师对知识、学习和教学的基本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的初步研究表明:教师们普遍认识到知识是相对的、辩证的和有联系的,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建构学习,并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的活输,而是帮助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教师在知识观的“机械——辩证”和学习现的“接收——建构”两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教师学习观自身的两个维度之间也有显著的正相关,人师的教学观与知识现的“机械——辩证”维度以及学习观的“接收——建构”维度都存在总显著的相关;只有学习现的“接收——建构”维度上存在着性别差异,学历与教龄在教师知识现、学习观和教学观各线及上未见统计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技术知识观视角下的高职专业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知识观是制约高职专业课程发展的重要变量。在高职专业课程的改革中,必须依据当代技术知识观,确立与之相适应的培养完整“职业人”的多元课程目标体系,实现从实践能力的提高到实践智慧的生成;构建以“任务逻辑”为组织方式的课程模式,实现多种形态技术知识在课程中的整合;超越学校本位学习与工作本位学习,实现课程实施途径与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课程观强调在开放的、互动的、共同的对话中重建师生关系,开放性和互动性、多元性和差异性、反对权威和去中心化是后现代课程观的基本理念。后现代课程观催化传统教师角色由“权威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后现代课程观拓展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角色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本质、类型、属性、价值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和看法,是人们对“什么知识最有用”和应“掌握什么样知识”的根本立场和观点。信息化产业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知识观已经由传统的知识观向现代的知识观转变,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对知识本身的研究与讨论,同时对学校教育领域中课程模式的选择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新实用主义知识观作用下的美国大学本科教学改革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新实用主义哲学在美国学术界逐渐兴起。新实用主义不仅使得实用主义思想重新获得生机,而且促进了美国知识观的革命性转变:一种有别于古典实用主义知识观、更不同于欧洲传统知识观的新知识观被确立了起来。在这种新知识观的作用下,美国大学的教学改革呈现出了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知识是认识的结果,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的内涵、性质、功能、价值及其来源、获取途径等问题的根本看法。随着人类知识进化步伐的加快,知识领域的整体面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这也必然引发教育领域的一系列变革。对于身处变革时代的教师而言,也面临着转变教育观念,丰富、完善和创新专业知识的任务。那么,全新的知识观有什么特点?全新的知识观视阈下的教师学习有什么特点?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更新和完善教师专业知识,提升教师学习的品质,促进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反思研究型教师,从而获得可持续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自乔治·西蒙斯于2009年前后率先提出以“软、硬知识”区分为标志的“新知识观”以来,“新知识观”在我国产生了日益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当前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关于“软、硬知识”划分的四种观点,大都是从知识的表达或运用的角度来对知识进行分类,而不是从知识的本体与根源上进行划分的。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虽然“新知识观”对于...  相似文献   

14.
内在、开放、动态的知识观为探究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它认定知识是在探究活动中形成的开放的、发展的、有待完善的假设。探究教学充分体现了新知识观的内在精髓,是一种走向知识生成的教学。探究教学的实施要求转变传统的课程观、教材观、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以及师生的角色行为。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对物理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革新传统教学观念,促成主动、开放、高效的教学,这是当代教学改革关注的核心问题。建构主义理论正是为改变这一状况所取得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 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其它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建构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进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三让”,使课堂成为促进学生生动活泼、跨越式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张岱年是“解析的唯物论”的代表 ,但他的“本体”观既不同于强调解析的清华学派哲学家 ,又不同于当时的新唯物论者。张岱年所谓的“本体”是“理”与“物”的统一、“本”与“至”的统一 ,是总结中西“本体”观念基础上的一种综合创造。这种创造体现了张岱年超越清华学派和新唯物论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我们天津路小学以校本培训促理念更新,以课题实验促行为转变,以理念创新促课改深化,树立现代的大课程观、大课堂观、大课型观、大课件观和大课业观。这“五大新观念”,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这一中心课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陈丽 《辽宁高职学报》2006,8(4):141-143
论述高职院校要建构新知识观,促进学风建设;实行人性化管理、培养学生“愿学、善学、勤学”的学习品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教风促学风,培养新型学习者。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阐述了残疾人观理论中的“代价论”和葛新斌基于哲学人类学提出的“三观”,即“缺陷观”“补偿观”以及“价值观”,并对这两个理论的论证逻辑进行了批判;在此批判的基础上,避开两个理论对新残疾人观论证上的薄弱之处,从人道主义的视角对新残疾人观进行了全新的论证,强调了新残疾人观作为人道主义精神的组成部分,间接反映了人类的类本质是必须坚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