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提高医学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我院对2012届护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追踪调查,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就业取向、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等方面分析了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高职医学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大学毕业生激烈的就业竞争,一般本科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普遍感到较大的就业压力。本文以某一般本科院校机械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回归方程,确定影响这些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主要因素和影响程度。该案例的实证分析效果良好,可运用此量化分析法,扩大样本空间,进一步对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校发展迅速,本科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长,就业竞争不断加剧,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成为目前高校迫切关注的问题。文章以某多科型高校为例,在统计调查的基础上,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沟通能力、实习经历、思维力、学习成绩、就业态度对学生就业能力有显著性影响的结论,并对如何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研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文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对文科毕业生进行访谈、调查,分析了就业环境对地方本科院校文科毕业生竞争能力相关因素的影响.探讨了文科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培养环境,并结合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培养和提高地方本科院校文科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独立学院法学教育面临的就业形势,分析影响独立学院法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探索加强独立学院法学本科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对于促进法学本科毕业生顺利就业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2005年我校矿业类大学生择业状况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就业单位选择、就业影响因素、本科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等对毕业生就业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当前矿业类大学生就业的新趋势,提出加强矿业类本科教育改革,有利于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东北三省三所体育学院的院队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的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毕业生就业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回归结果表明:毕业生的外语水平、获奖次数、人脉关系对院队毕业生的就业结果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对院队毕业生的就业结果则有负影响。本文对改善毕业生的就业结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家庭、学生关注的热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文章针对工科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剖析影响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工科院校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等对策,以促进工科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二本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后是否被社会接受和认可是衡量二本院校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二本综合型院校K大学的本科毕业生进行随机采样,调查学生对社会归属感的预期情况,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二本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归属感预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二本院校毕业生所在学校的社会认可度、所学专业和就业意向的契合度、所学专业的社会认可度等因素对其社会归属感预期感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始终较大,但是新疆医学类毕业生就业压力相对较小,因为新疆卫生资源分布不平衡,南疆四地州医疗卫生人才紧缺,医疗行业市场潜力巨大。为给毕业生提供更为科学的就业指导,必须预判就业市场的变化,新医改的大力推进及新疆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基层就业机会增多,结构性失业有所缓解,学校需积极调整就业工作思路,逐步挖掘周边省市的就业市场,毕业生应该结合区域现状,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占大学毕业生多数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问题更是值得关注。文章基于文化资本理论,对重庆市A学院2019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调查,发现影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动的因素,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量表法以200名地方性院校本科毕业生为被试研究就业、学业、恋爱情况、气质类型等因素和毕业生总体幸福感的关系。(1)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就业情况和学业情况这两个因素对毕业生的总体幸福感影响显著,其中就业情况的效应比学业情况显著;气质类型对地方性高校毕业生总体幸福感的影响显著。(2)两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表明,就业情况与气质类型两因素对地方性院校毕业生的总体幸福感效应均显著且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我校2012—2015连续四届护理学本科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探讨护理学本科毕业生升学影响因素及就业现状.方法:对我校2012-2015连续四届的毕业生整群抽样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我校2012-2015年4届1892名护理学本科毕业生升学及就业情况.结果 :2012-2015连续四届毕业生的升学率为4.4%,就业率为95.5%,就业率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连续4年就业去向选择就业和考研的比率变化不大.在就业意愿的选择方面,大多数护理学本科毕业上更倾向于选择三级及以上医院,占89.1%.结论:护理学本科毕业生升学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目前护理学本科毕业生大多选择三级及以上医院就业,就业形势良好.  相似文献   

14.
《滁州学院学报》2015,(4):88-93
当前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非常激烈,对于刚升本不久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更加明显。由此,解决好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很多学者研究的课题。就业观是影响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的一项重要因素,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就业观现状,本文通过对皖西学院进行调查,以实际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就业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学生就业观的主要因素,提出引导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的建议,以期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就业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课题组于2021年6月—8月持续两个半月对全国34个省区市展开第二轮调研。根据回收的调查数据样本,与2020年第一轮调研比较发现:2021年近五成毕业生签约税后薪酬每月3 001-5 000元、就业岗位与专业总体对口率显著提高、就业满意度保持高位略有下滑、考虑离职率略有上升。2021年未就业毕业生自感疫情因素对就业影响程度显著降低、向体制内就业的期待倾向明显、公考和升学失利者复考意愿更加强烈、薪酬待遇超过工作地点成为最被看重的就业因素、期待薪酬与实际薪酬之间的差距在扩大、对民营企业的就业期待位次出现明显下降。受调样本中用人单位招聘计划在压缩、裁员率在上升、薪酬水平在增加、招聘标准在提高。高校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满意度与2020年总体持平保持良好。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户籍、家庭经济状况、学校类型、学校层次、学科类型、学科层次、个人学历、学业成绩、创业意愿等变量在不同类别间对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与2020年不同之处是2021年农村户籍毕业生比城镇户籍毕业生就业概率更高、医学类和师范类高校应届毕业生比理工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概率更高、本科毕业生就业概率低于大专毕业生就...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的发展,就业环境的不断变迁以及学生就业观的不断改变,越来越多的医学类高职学生开始踏上自主创业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严峻的就业形势,也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当然,创业结果有成功也有失败,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校生规模剧增,每年医学类毕业生超过百万,医学类高职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1]。同时,国家及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部分政策,鼓励学生改变传统就业观,进行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然而,医学类高职生自主创业受到学生自身、项目、社会、团队、资金等多元因素的影响,本文对此展开调查,希望有益于医学类高职生自主创业。为探讨影响医学类高职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因素,笔者进行相关调查并提出些许浅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状况愈加严峻.作为学历层次较低的医学高职毕业生不断顺应趋势,就业形式呈现多样化的格局.以沈阳医学院为例,通过研究医学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式多样化格局的形成因素,提出了促进就业形式多样化良性发展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毕业生、在校生、用人单位和人才交流中心的调查分析,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校内因素和校外因素,也有学生自身和家庭因素.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努力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长效机制、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长效机制、高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大学生就业服务长效机制,以促进和帮助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2006年我国本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本研究选取了南京地区部分高校,包括文科、理科、工科三大类,以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从就业期望、就业过程、就业质量和择业时考虑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得出我国本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相似文献   

20.
薛凡凡 《大学教育》2018,(12):216-218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其就业流向值得高度关注。通过对西部某农业高校2014-2017届21334名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类型、就业地域、就业行业、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度等指标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新特点,剖析其影响因素,为高校更加精准地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促进毕业生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