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决定继续深造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不考虑选择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哪个导师。当决定找工作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不考虑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单位。这些选择至关重要。但是我发现我当初面临这些选择时,选择的不是最好的,而是最易获得的,我还发现我的很多同学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2.
佚名 《高中生》2008,(21):15-15
刘小川,一个贫穷、离异家庭的孩子,在他失去很多童年快乐的时候,却幸运地拥有一位喜爱围棋而没有机会深造的、被别人称为"棋王"的父亲。父亲发现他是学习围棋的好苗子,于是努力拼搏为他学习围棋提供条件。在《棋王和他的儿  相似文献   

3.
我们班有几个同学,经常在课堂上调皮捣蛋,让老师很是头疼。四年级的时候,我们班来了一位能"降龙伏虎"的班主任——温老师,那几位同学一下子变得很懂事,到底发生了什么?接着住下看巴。温老师对付调皮的同学,可是有一套"绝活"的。绝活一:暗中观察。一次,有几个同学在美术课上大吵大闹,让其他同学无法静下心画画。这时,温老师悄悄地站在后门观察,没有立即采取行动。等下课后,他给那些吵闹的同学每人"奖励"了一个大"礼包":课堂  相似文献   

4.
1989年秋,我校招收自费生(经市教委批准,报省教委备案),毕业后发毕业证书,不包分配。我虽年过五十,但自愿做该班班主任,为青年一代成才贡献微薄之力。工作过程中,仿徐老“诗教”,时有诗作记事。现选几首,就教于同行。致七班同学一些同学因念自费,感到抬不起头。近日给学生讲陶行知,作此诗。成才之路万千条,行知办了晓庄校, 自费学习是一招;工学团里人才高; 教育何必只一统,诸生不必气自馁,  相似文献   

5.
这是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作文训练,训练的要求是写一件事。选材范围是从和老师、同学或亲人、邻居在一起的时候发生的很多事情中,选择一件印象  相似文献   

6.
"对不起,我们不招女生." "你很优秀,如果你是男生的话,会有九成的机会我们选择你." "你同学里有和你一样条件的男生吗?有的话介绍给我们吧."……  相似文献   

7.
《教育》2007,(30)
日前北京青年报刊登了短文,说的是位"七旬老人寻找童年玩伴"。74岁的老人想找儿时的玩伴,童真挚情令人感动。看着身旁那些虽然放了假但还在上着各种各样补习班或者埋头苦读的孩子们,我感到阵阵心悸。我想,他们老了的时候,回首童年的时候恐怕除了"同学",想不起几个玩伴来。  相似文献   

8.
"喂,你知道吗?严老师回来了!"一位同学忽然在电话中欣喜地对我说。"是老严——老师吗?"我惊喜地问。"不是他还能是谁?晚上我们几个同学请他聚一聚,也好再让他给我们上一课。"放下电话,我的脑海中马上浮出一位个子不高,微微歪着头,头发很听话地顺向一边的老师,正瞇缝着不大的眼睛,在盯着你,嘴角总是带着若有若无的淡淡的笑,似乎能洞悉你心中  相似文献   

9.
涂皓 《教育》2013,(1):27-27
是回家乡发展还是留在当地农村学校?新发民族小学的特岗教师杨洋面临两难的选择。一边是学生和学校的挽留,一边是对个人发展前景的担忧,他很纠结。"我真的舍不得这里的学生,可是在这里真的不知道自己未来能有什么发展,和我同期毕业的同学很多已经月薪过万了,而我连一千都没有。"杨洋表示,语气颇为无奈。最终,杨洋还是选择回到家乡,只为谋求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杨柳 《大学生》2014,(3):22-22
2013年6月,我毕业了。不幸的是,第一批90后本科毕业生就遇上了“史上最难就业季”;所幸的是,除了选择留学深造、出国留学的同学,多数走出象牙塔的我们,都还能找到份看似还不错的工作,公务员、国企、上市公司、事业单位等等。  相似文献   

11.
从“一边种地一边等兔子”谈起听一位老师教第七册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教学结束时,老师问同学:《守株待兔》里的那个种田人错在哪里?一学生举手作答:……他应该一边种地一边等兔子。应该肯定,同学的回答,反映了一定的思维方式。但我们应明确,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2.
一年一度的高考录取工作已经结束了。有的同学如愿以偿地进入高校深造,而有的同学则被意外地淘汰出局。仔细回想整个的高考过程,其中值得我们思索的还很多,如素质的考察、个人能力的培养等。本期“非常制造”将就今年高考作文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对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士有所帮助(本栏目所列观点不代表本刊态度)。  相似文献   

13.
职业选择是个大事,很多时候是我们了解信息不够,想当然的以为是什么样,到了工作单位才发现原来不是那么回事,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对职业世界了解很少,更没有相关行业经验,在事前多花点时间了解,总比事后拍大腿要好。在准备求职之前,也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很多同学虽然下了很大的决心想要改变,也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尝一尝工作的辛苦,  相似文献   

14.
实验 很多同学小时候可能玩过这个游戏,还用这个游戏来比赛:游戏的“赛道”——“小河”的长短可变,比赛的双方各拿一块石头,将小草放在橡皮筋的中间,两个人同时用石头敲击或摩擦钉子,看谁会将小草赶到对方的那一边。  相似文献   

15.
提起我们学校的标本室,那叫一个恐怖:阴森的屋子、奇形怪状的动物、逼真的人体器官……同学们都称它为"鬼屋".可那是我最向往的地方,我总想什么时候能去见识一下它的庐山真面目. 机会终于来了.这天,戴老师让我和几个同学去打扫标本室.到了目的地,我们小心翼翼地打开门,蹑手蹑脚地走了进去,生怕惊醒那些沉睡的动物们.  相似文献   

16.
期末考试完毕,孩子们陆陆续续走出校门.儿子班里的几个同学一边走一边谈论着什么. "刘亚楠这次可完了!" "是啊,她太可怜了!" "谁让她不好好答卷的,活该!" 我摇摇头,叹口气,心想:这孩子,不知道又惹出什么乱子来了. 看到家长,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地汇报刘亚楠的"事迹".  相似文献   

17.
对黄山学院毕业生的调查表明: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的毕业后去向大多选择继续深造,择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发展机会,期望工作地点近半选择小城市,工作单位排前三位的分别为国企、政府部分和学校,对就业竞争力最认同的是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在中国.本科生已经很多了,但大专生更多。很多人感觉社会对大专生的关照相对要少一些,他们在学校学习的资源和知识相对有限,对于未来的出路总是忧心忡忡。于是很多家长希望孩子续本、考研,借此进入—个更高的平台,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但有些同学想先工作养活自己,再寻求更好的深造的机会,于是很困惑,不知到底该怎么选择才好。关于大学生如何摆正心态,适应社会的需求,且听张晓楠老师给大家支招。  相似文献   

19.
许荻枫 《当代学生》2011,(11):16-17
主持人叶子:临近毕业,奔波于面试"竞技场"之间,很多同学都会心生悔恨:为什么当初没有好好读书、认真学技能?害得现在"书到用时方恨少",要找工作了才发现自己一无所长……在本期,我们的专家要告诉你  相似文献   

20.
我的同桌叫"大肚子"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姓杜,二是他特别能吃。杜养文,别看他那么瘦小,可特别能吃。据他说小时候他最多一次吃了七个馒头。另一位同学说,春游的时候,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