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国罗浮宫,五彩缤纷的艺术殿堂。人们誉为世界“三宝”的“胜利女神”、爱神“维纳斯”雕像、达.芬奇的绘画《蒙娜丽莎》等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宝陈列罗浮宫。其中“维纳斯”这件高两米,上身半裸的公元前的古希腊雕塑,在以收藏古代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的罗浮宫里,被称为“首席珍  相似文献   

2.
美丽的维纳斯失去双臂,却是法国罗浮宫的第一珍宝,为什么?  相似文献   

3.
举世闻名的古希腊美神维纳斯雕像,是古希腊靡塑艺术高潮时期最成熟的完美杰作。她以键美、匀称、圆润的身姿,自然、柔和、流畅的线条,典立凝视,充分体现了女性美,被人们赞誉为“美神”。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尊高约两米的大理石雕像,于1820年在希腊米塔岛山里发掘出土时即失去双臂和其他一些部位。  相似文献   

4.
当人们习惯于惊叹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那夺人心魄的神秘美感,而扼腕叹息她因为失去双臂所留下的遗憾时,日本当代作家清冈卓行却大声告诉人们:“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一篇谈美学理论的“至理”美文。作者清冈卓行从出土的古希腊美神阿佛洛狄特①的断臂谈起,阐发了一番有关“缺憾的美感”的美学道理。其理论精髓是:“米洛斯的维纳斯虽然失去了两条由大理石雕刻成的美丽臂膊,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这是一种有别于自古希腊直至…  相似文献   

5.
美术作品其精神内容和物质实体融而为一,自然物象的塑型和人的精神情感舍一,在《米洛的维纳斯》中,维纳斯的瞬间态势最能表现出她的“一般性格”,即爱与美。断臂维纳斯,也更符合人们的审美想象空间,体现了美术作品在艺术审美中的作用与地位。  相似文献   

6.
“残缺”真的美吗?长久以来,断臂的维纳斯被誉为是美的化身,许多人都习惯于将她的美归结为“残缺美”。因为断臂,所以美丽。简直荒谬!我不相信当维纳斯原先的手臂完美无瑕地被接好时,人们便认为那是丑的化身。维纳斯的美在于她的姿态是人类所能摆出的最美的姿态,在于她的线条流畅,在于她的神韵迷人,而绝对不是她的断臂。假如人们非得视之为美,那也只是上述的美点掩盖了断臂,使人们接受并包容了它,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丽。我无法想像,所谓的残缺之美,竟然是美的极致,事实上那都是一些所谓“专家”的故作高明。如果维纳斯的美真的在于她的断…  相似文献   

7.
提起断臂的维纳斯,有些人认为她是“残缺美”的代表。《断臂的维纳斯》一文(作者李钟淮)讲:“在当时众多的维纳斯女神雕像中,大都首先强调的是感官上的美,而米洛斯的维纳斯,却把她提高到古典理想美的高度,使形象具有一种崇高的内在精神美。”《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作者清冈卓行)言:“她是  相似文献   

8.
举世闻名的古希腊雕刻杰作《米洛斯的阿芙罗蒂德》(或译《米罗的维纳斯》),长期以来一直被西方学者视为古希腊最优秀的雕刻作品之一,古希腊雕刻艺术中的珍品,被认为是西方艺术中表现女性美的典范。 阿芙罗蒂德是古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在古罗马神话中称作维纳斯),传说她诞生于大海之中,一出生便已成年,美丽无比。西方文艺作品常常取材于有关她的传说故事,在雕刻、绘画  相似文献   

9.
人体摄影的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丹说:“在任何民族中,没有什么比人体的美更能激起富有感官的柔情的美了.”黑格尔也认为。人体是高于一切其他形象的最自由最美的形象”,从石器时代的维纳斯到古希腊雕刻,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都有人体艺术的经典之作。摄影作为对美的一种全新的记录手段和艺术表现手段,人始终是它的关照核心。借助摄影的技术扣艺术手段表现人体之美,人体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在她短短一百五十年的发展中趋渐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本文试图从人体摄影的历史沿革、形态演变等方面着手探讨人体摄影的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10.
形与形之外     
陈郢 《培训与研究》2003,20(4):105-107
人们对绘画艺术的早期认识是:绘画艺术的任务就是用线条和色彩记录下艺术对象在某一瞬间的状态。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东晋名大画家顾恺之,他正式建立了中国古典绘画理论中的“形神论”。第一次鲜明的提出了“以形写神”的观点,正确地处理了“形”和“神”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1.
教罢日本作家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我颇受启发:维纳斯之所以秀丽迷人,就是因为她失去了双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缺憾之美”,从而激起人们丰富美  相似文献   

12.
“意象”作为中国传统文人画特有的艺术形态,在百余年的油画艺术中国化的进程中,被越来越多的画家所关注,并形成了各自的绘画图式。高飞植根于安徽地域本土,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艺术精神,通过借景造境——构建作品的象征性、以色抒情——强调色彩的特质美、用笔畅神——探询笔法的灵动感,实现了油画这种外来艺术形式的“语境转换”,建构起自身油画作品独特的写意图式。作品既凸显油画本体意味,又充满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象图式特色,创造出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形、神”问题,历代画论众说纷纭。本文对“形、神”的关系问题“舍形重神”和“以形写神”论进行论述.并列举了古今绘画大师们的创作实例,阐明“舍形重神”论只能导致绘画艺术严重地脱离自然、脱离生活,走进形式主义中去。而“以形写神”论注重艺术实践,注重师法自然,注重写形,写生,在形毕肖中求生韵,才是当今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所追寻的绘画真谛。  相似文献   

14.
美术作品其精神内容和物质实体融而为一,自然物象的塑型和人的精神情感合一,在<米洛的维纳斯>中,维纳斯的瞬间态势最能表现出她的"一般性格",即爱与美.断臂维纳斯,也更符合人们的审美想象空间,体现了美术作品在艺术审美中的作用与地位.  相似文献   

15.
张文田 《学语文》2011,(2):38-39
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著名的美神,一场争夺维纳斯雕像的战争使其成了一个断臂女神。虽然残缺,但是其所体现的充实的内在生命力和精神智慧使她拥有独特的美。从心理学视角和审美角度来说,过于面面俱到会制约欣赏者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审美活动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例如:作家写文章,  相似文献   

16.
亲爱的余老师和同学们,我是被人类称为“爱与美之神”的维纳斯。听了你们在学习《米洛的维纳斯》这一创新思维课上的争论,我再次哑然失笑了;为著名艺术家的浅薄,为日本作家清冈卓行疯狂的固执。因为我偶然的一次断臂,给人类留下了一点空白。自从1820年我被发掘于希腊米洛斯岛以  相似文献   

17.
维纳斯——爱与美的代名词,这个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她是罗马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起源于希腊神话的阿佛洛狄忒。自她出现的那天起,人们从未放弃过对她的追求。众多的艺术家都凭借自己的天才智慧把自己对爱与美的神往通过作品展示出来,据陈醉、李成贵在《维纳斯面面观》中的不完全统计就有关于维纳斯的33幅世界闻名的作品,包括著名画家乔尔乔内的《沉睡的维纳斯》、  相似文献   

18.
全臂维纳斯的诉说……福建一考生亲爱的余老师和同学们,我是被人类称为“爱与美之神”的维纳斯。听了你们在学习《米洛斯的维纳斯》这一创新思维课上的争论,我再次哑然失笑了:为著名艺术家的浅薄,为日本作家清冈卓行疯狂的固执。因为我偶然的一次断臂,给人类留下了一点空白。自  相似文献   

19.
早在2500多年前,古希腊就研究“科学中的美和美的科学”,从深入研究比例问题中提出:“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使全线段的长比它长的部分等于长的部分比短的部分”,并把这个比称为“黄金比”或“黄金分割”,得出这个比为1∶0.618.长宽比为1∶0.618的矩形称为“黄金矩形”.邮票、收音机、电视机、包装盒等多以“黄金比”或近似“黄金比”作外形.人们还发现,人体以肚脐眼为分割点,下半身与上半身的比例或身高与下半身之比以“黄金比”为最美,身材匀称.维纳斯这个希腊神话中的女神,欧洲的绘画和雕塑常以她作为题材,被称为“爱与美的女神”,其身高…  相似文献   

20.
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以下简称《米》)选入高中课本第二册,大家对断臂女神缺憾美的解读,可谓是众说纷纭。细细品读《米》作,反复斟酌众人的解说、举证,发现了一些让人糊涂的地方。缺憾而生出美,人们称之为“缺憾美”。断臂的缺憾如何生出美?生出什么样的美?在《米》篇中说是“米洛斯的维纳斯虽然失去了两条由大理石雕刻成的美丽臂膊,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原来这种美是由“想象”产生的,生出的是“想象中的完整美”。很多人用“美人脸上痣一点”或“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