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世纪的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以及高等教育事业得以重视和发展的新形势,高校图书馆要实现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必须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建立新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与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参考献8。  相似文献   

2.
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对图书馆建设提出的新课题朱露霞(浙江省建筑工业学校)最近,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图书馆建设列入我国中长期发展放到,为图书馆事业迈向新世纪展示了美好前景。尤...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变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世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以及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必将更加广泛和深入。文章从信息资源建设,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人才资源管理及图书馆建筑四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网络环境给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带来了新的变化。通过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构成及其特点的分析,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关于21世纪高校图书馆建设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随着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型教育的转变,高校图书馆旧的性质和功能已经不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因此,怎样建设新世纪高校图书馆正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新世纪高校图书馆性质定位及其功能拓展、新世纪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新世纪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新世纪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建红 《图书与情报》2000,(3):34-35,46
文章认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一词取代过去的藏书建设,而其主要的职能有增无减。新世纪信息环境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发生着重大影响,这使今天比过去变得更为繁难而重要,文章探讨了新时期图书馆搞好信息资源建设的方针及措施。  相似文献   

7.
面向21世纪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与共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述了新世纪,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数字化及网络信息环境对其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影响,提出了新世纪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与共享的策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的意义出发,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及的问题,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如何加强馆藏资源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网络环境给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带来的挑战,从印刷型纸质文献建设、电子文献资源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等方面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如何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潘海涛 《图书馆论坛》2002,22(6):50-51,38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如何进行信息资源建设,通过对网络环境的特点分析,认为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的开发与利用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具体的途径、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信息技术视角出发,通过对信息处理的数字化、网络化等方面的观察,阐述虚拟图书馆的形成过程,并探讨电子、数字、虚拟及全球图书馆概念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公共图书馆专题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题图书馆是一种依托于专题文献资源的收藏开展专题服务的图书馆。专题图书馆不同于专门图书馆,两者在组织结构、服务对象、馆藏特征和服务特征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经济的发展激活了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潜力,公共图书馆灵活的服务方式和求变的思路又为专题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舞台。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成功的专题图书馆建设范例,随着全民阅读事业的推进和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专题图书馆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近代图书馆的孕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认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近代社会思潮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维新变法思潮促进了中国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转化。转化的主要标志是原有藏书楼的开放和新式藏书楼的出现。在中国民主科学思潮兴起期间,中国图书馆完成了由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全面转型,形成了“形似”的近代图书馆。此后,中国藏书楼才全面、完全地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图书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图书馆发展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当前金字塔型的公共图书馆体制存在若干问题与弊端。结合现实国情和国际先进经验,应采取一系列体制改革措施,包括在各地区设立国家图书馆的贮藏中心,省级图书馆的公众服务职能剥离到市级图书馆,与国家图书馆一起组建政府图书馆系统;公共图书馆则由市级图书馆辐射社区图书馆和县级图书馆辐射农村图书馆的网络构成。  相似文献   

15.
文章概述了基层图书馆目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相对于基层图书馆存在的优势,指出其在基层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应起到引导作用,并提出了几点引导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省级图书馆应属综合性研究图书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It is realistically necessary to have the provincial libraries turned into research libraries. Local socialist construction needs comprehensive research libraries with local 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it is also the need for the cooperation, the coordination and the professional exchange of regional libraries.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braries, not a few provincial libraries have on the whole already been up to the standard of comprehensive research libraries.ref.7  相似文献   

17.
传统图书馆与图书馆传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指出所谓“传统图书馆”这个提法本身并不科学,但图书馆传统则是客观存在的。图书 馆传统包括古代图书馆的传统、近代图书馆的传统和现代图书馆的传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概述图书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理论依据,对当前国内外不同类型图书馆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回顾和调研,以期为今后国内更多图书馆开展应急信息服务提供借鉴经验。[方法/过程] 通过网络调研、文献调研以及对比分析的方法,系统地梳理和分析美国图书馆、英国图书馆、新加坡图书馆以及国内医学专业图书馆和省级公共图书馆,针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和既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服务实践,总结国内外可供借鉴的经验。[结果/结论] 大型图书馆应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事件预案和处置机制、充分发挥图书馆信息集成作用以为不同层次用户及时提供信息服务、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信息报道宣传。  相似文献   

19.
20.
In recent years, eBook collections have been increasing at a slow but steady rate in both public and academic libraries. With the increasing eBook collections in libraries and the advancements made in information discovering services, users can now discover materials existing outside of their local library more easily. EBooks also offer the potential for quick interlibrary loan delivery. Ironically, eBook interlibrary loan has not become prevalent in libraries. Many studies have been done to explore eBook licensing and interlibrary loan in academic libraries and to offer practical solutions for eBook interlibrary lending. Few studies have been done in public librarie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eBook interlibrary loan activities in American public libraries. Survey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to 118 randomly selected public libraries. Questions focused on current eBook interlibrary loan best practices, issues, and obstacles in American public libraries.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indicate eBook ILL is not a priority for the surveyed public libraries, and the adoption rate of eBook ILL in public libraries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academic libra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